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朱门风流 > 分节阅读 683

分节阅读 68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群群的牛羊马匹,随即就望向了远方的苍翠高山,继而仰头看了看一碧如洗的天空,随即轻轻闭上了眼睛。即便是这个季节,但草原上的风已经很大,再加上城墙极高,一阵阵的风兜头兜脸刮在脸上,不知不觉就让面皮绷紧了。良久,他才睁开眼睛,将手支撑在垛口往底下瞧了瞧,心里有些恍惚。

这座城池曾经花费了元皇忽必烈众多精力和金钱,一经建成便号日上都,曾经被誉为草原上最璀璨的明珠。然而,当元末天下大乱时,元朝的皇帝带着文武百官和军队仓皇逃到了这里,可往日的坚城却挡不住义军的一把大火,从亭台楼阁到百宝珍奇全都被付之一炬。等到了洪武年间,这座城池干脆就被废弃了,差一点便湮没不见踪迹,纵使后来重建,也终究看不到过去那巍峨雄壮的痕迹。

但如今,开平城又重新建起来了。不再是蒙古人引以为傲的上都,而是明人引以为傲的塞外第一城不知道瓦剌的脱欢率军西来的时候,看着这座坚城会不会心生大志;也不知道鞑靼的阿鲁台,在去年进京入贡时瞧着这座城池,会不会生出几许可追不可及的怅惘;也不知道不知道那已经失去了权力的黄金家族后裔,看着开平是否会眼睛里冒火

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西南的麓川已定,缅甸正在卑辞求贡,安南彻鹿,成为大明一省,宝船震慑东洋西洋,这个国家,无论南北还是东西,都远远超过万里,恰是真正的万里河山。

张越往右边一瞟,就看到那边的朱赡基正在向自己招手,走上前的时候方才发现皇帝竟在吟诗。他原以为走动了诗兴即景赋诗,却没料到朱瞻基念出四句之后,突然转头看着他。“又是宫车入御天,丽姝歌舞太平丰。侍臣咎天贺颜喜,寿酒诸王次第传。这四句怎样”

虽说张越杂书看得多,诗词歌赋看得少,但这四句诗他细细品评了一阵子,随即心中一动:“皇上这不是耍弄臣吗,又是宫车又是诸王,声声句句都是颂圣,没有皇上的气魄,也断然不是我朝臣子所做。这四句诗大约是无时那些扈从的词臣跟着从大都到上都之后所作的应制诗吧”

“你倒是警醒”朱瞻基看到几个勋贵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知道这些人是庆幸没有胡乱插言以至于马屁拍到马脚上,于是又走了过来,却是摆摆手让那些人不用凑过来,又笑道,“要说这四句之中,有两个字是如今应景的,你说是哪两个字”

“自然便是太平”

张越想也不想就答了,见皇帝又连连点头,脸上颇有自得,他不禁微微一笑,亦是随着朱瞻基抬头望着远处。太平盛世好年景,不用那些歌舞伎笙歌曼舞唱太平,只看民间百姓的平安喜乐,那活脱脱的盛世便摆在面前。

否则,又怎会有人说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突然,他的耳边飘来了一句轻轻的话。

“张越,岁岁太平年年盛世,他日朕若是封你世爵,便用太平这两个字”

第十七卷 儿孙福 第113章 衣锦还乡

一张清明上河图,十卷东京梦华录。道不尽宋时东京开封的繁华富庶。只不过,那个兴许曾经盖过汉唐长安独步世界的名城,如今却只是河南布政司的治所,在大明的版图当中,单单是一座平平常常的府城而已。

入夜之后,满城便是一片黑暗,市肆彻夜做买卖,城中百姓不造饭只下馆子的景象早就不复得见,就连那一口开封官话,也已经被南北二京的官话所取代,本地人甚至只听见那两种熟悉的口音,再一看来人衣着,便能辨明来的是贵还是富。

宋时的开封城外城城门十二座,内城城门十座,而到了元末时节,为了防止起义军宫城,内城的十座城门被堵上了五座,这一格局也沿用到了如今,分别是东墙的宋门和曹门,而南北和西面则各只留了一座城门。

西边的梁门原本和郑门双双敞开,如今郑门封闭已有百年,它这一座面西敞开,到是显得有些孤零零的。这些年都是太平盛世,只黄河常有泛滥,但如今的时节并不是雨季,因而守门的兵卒平日也颇有些懒洋洋的,可这一日却一个个精神抖擞。

原因很简单,今天河南布政司、河南都司、河南按察司,这三司衙门的所有官员全都云集此地,谁还敢偷懒磨洋工虽说如今这天气已经是异常寒冷,可官员们都是官靴官服站着等候,愣是没有一个进城楼旁边的屋子去避风休息的,这光景就是平日周王府有什么贵人出来,也没有这等隆重。因而,尚未轮值的几个兵车在屋子往外张头探脑,随即又缩回了头来。

“啧啧,布政司的罗藩台,都司的秦都帅,按察司的方桌台,这三个平素就是出现一个也是不得了的,如今竟是三个齐上阵,小张大人可真是有面子”

“什么小张大人,如今那个小字早该去掉了。那三位大人算什么,就是在京城那等权贵云集的地方,小张大人说一句话,这地上也得抖三抖你们没看见么顾家人居然也敢涎着脸混在迎接的官家人里头,还不是看着张大人这回回乡是来祭扫祖坟的”

“也不瞧瞧自己什么身份,顾家人这些年得的帮衬也不少了,顾家大公子那回上京,还从人家手里讹了好些田来,可如今该败落还是败落。要说顾家七爷倒是有本事的。不过那是学官,而且又清正,要有族人打着他的名义招摇撞骗,立马便是主动送衙门,就算远在别的地方也会出条子给官府。这才真正断了顾家的路,就只看这一回张大人如何待他们了。”

顾家长房长孙顾林在一大堆身穿鲜亮官服的官员后面,裹着一件半旧不新的羊皮大袄,冷得直打哆嗦,到最后实在忍不住,顿时一个喷嚏打了出来。见比自己靠前的祥符县县承没好气地回过头来看他,他立刻缩了缩脖子,强忍住跺脚取暖的冲动,暗恨张越姗姗来迟。

也不知道过了多尖,前头终于有人叫嚷了一声:“来了来了”

一时间,原本已经有些窃窃私语的人群顿时安静了下来。顾林人在最后排,使足了劲踮脚也看不清前头什么光景,顿时暗自着急,可左右的闲杂人等早已被清了个精光,就是县衙里头的县承典史也不是如今的顾家能够轻易差使的。

这情形起自数年前,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原本看着姻亲张家缘故,对顾家还有几分看顾的县衙府衙,突然对他们就苛严了起来。子弟胡作非为,逮着就是一顿板子;欺男霸女亦或是欺凌百姓立马便有人来管;至于什么其余的就更不用说了。眼看顾家的家境渐渐败落,那四百亩早地两百亩坡地亦是因为坐吃山空,没两年就转手了出去,如今境况还不如当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