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朱门风流 > 分节阅读 570

分节阅读 57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了,若是彼此确实相合,那会儿再做亲不迟。听到这话,平日不干涉儿女辈事情的杜桢也是点头赞同,裘氏更不消说了。

及至万世节和小五带着孩子回去,张越又留下来多盘桓了一会,这才告辞回家。如今已经是过了夜禁的钟点,但京师达官显贵多有晚间拜客的,因此路上遇见巡夜的更夫亦或是五城兵马司的军士,凭着一个张字便可畅通无阻。沿路太平无事,但他不欲大晚上在街上晃荡逍遥,一直等拐进了武安侯胡同这才放慢了速度,在家门口就着灯笼的微光下了马。

“少爷,大老爷和四少爷来了。”

下午去拜访的时候,张信和张赳父子都不在,冯氏也只是淡淡的,因此张越并没想到这会儿两人竟会一同过来他和张赳的兄弟情分自然深厚,但对于大伯父张信并不亲密,张赳过来看他这个哥哥份属平常,张信这个长辈亲自过来做什么

想到这里,张越进府的时候,脚下步子自然而然慢了一些,详详细细向高泉询问了张信张赳什么时候到的,如今安排在哪儿,可有说什么。高泉一一答了,又斟酌着说:“小的瞧大老爷忧心忡忡的模样,仿佛是心里搁着有事,四少爷也有些不太自然。恕小的多嘴,大老爷四少爷这一回过来,恐怕是有事相求。”

大约摸准了来意,张越也就不再想那许多,笑着让高泉把落锁等等事情交给别人,先去休息,这才径直去了外书房。一进里头,他就看见了一坐一立的两个人。父子俩都是一身莲青色绉纱衣袍,瞧着极像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但两年不见,张信比当初苍老了许多,张赳却是身量又拔高了些许,脸上已经不见了曾经的稚气。

彼此见过之后,两边都少不得客套,随即张越就笑吟吟地问起了张赳在翰林院的进展。得知他在庶吉士的季考年考中都是优等,如今正在选官,他不禁赞赏地点了点头,又勉励了几句。直到他问完说完,张信方才顺势带过了话题。

“我也是傍晚回来才知道你回来,打发人一问,又听说你去了杜家,想着你大约快回来了,就拉着你四弟一块过来。你年纪轻轻,这次重任压肩又立了大功回来,实在是不容易,我们这些老骨头是比不上了。”尽管极想立刻把事情说出来,但张信又拉不下长辈的面子,东拉西扯了几句,这才把心一横说,“我改授武职之后,原本是授了锦衣卫指挥同知,但如今兵部进言说锦衣卫武职虚衔太多,请择优除授实职,据说,我不日要除授四川都指挥佥事。”

见张信脸色很不自然,显然是刚刚这番难以启齿的话让他相当尴尬,张越不禁心中嗟叹。再看看张赳站在那里局促得无所适从,他只得含含糊糊岔过了话题。毕竟,就算他想帮忙,也得好好忖度,否则贸贸然答应下来却无从下手,岂不是更尴尬

第十六卷 挽狂澜 第038章 太平天子的怨怒

由于张越如今尚未分归部院。不用赶早去参加次日的朝会,因此,回来的第一个晚上他着实睡得极其安稳。虽说父母和妻妾儿女都不在身边,妹妹张菁也暂时没从英国公府接回来,但这种真正回家的安心感却让他破天荒睡到日上三竿也不愿意起床。直到那个留守的小丫头小心翼翼催了第三次,他这才懒洋洋地起身穿衣。

如今张家三支都已经分了居处,使唤的人自然也是一样各自分了开来。那些官中赏赐的官奴婢自然是全归了阳武伯府,多年的老世仆则是多半给了张信,张越只留了平素用惯的一些老人,此外也新添了不少新面孔。男仆都是父亲张倬早看好带进来的,丫头婆子等等也是新进的居多,就好比眼下房中那几个,张越许久不见,竟是几乎叫不上名字来。

用过早饭,张越就在外头书房见了连生和连虎。得知族学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除了族中子弟,附学的已经超过了百人,竟是比得上那些赫赫有名的私学,他不禁暗自点头。不但如此,这些学生在院试和去年的乡试中都有斩获,已经有八人考中了秀才。两人考中了举人,虽说听着不算多,但在远近已经算得上是极高的成就。毕竟,族学中的学生年岁都不大。

随手翻了翻账册,张越就欣然点头道:“不错,这两年你管得很好。”

“小的只是照少爷的吩咐管。”连虎笑嘻嘻地行了礼,又惋惜地叹了一口气,“前时少爷捎信说收了李公子和芮公子做学生,可惜他们没赶得上这一科,还得去赶明年的院试,否则今科说不定就及第了。要真是那样,少爷得了两个进士学生,可不得名扬天下”

“你以为进士就那么容易考”

两个学生的能耐张越清楚得很,他自己在敲门砖上的能耐有限,在应试上头更是教不了两人太多的东西,所以若是明年要参加院试,李国修芮一祥回来之后,还得另外好好参加文会好好破题拟文。他也没想着他们能一蹴而就,因此也不在意这些,又问起了连虎田庄上的事,得知田庄上种东西并不顺利,倒是花匠来回折腾,培育出了几种从前没有过的盆花,如今大多是卖给了各家勋贵和官宦府邸,他不禁哑然失笑。

这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连生和连虎本就比他大两岁,如今他已经是儿女俱全,这兄弟俩自然也是如此。得知两人的儿女大的已经有七八岁。小的还在地上爬,他略一思忖就开口说道:“回头等静官他们回来,也需要人陪着读书,让你们两家的小子跟去认字,等再大一些也能跟着你们分担些活计。至于女孩子,回头三妹妹也得接回来,再加上三三,也有用得上她们的时候。家里以后只会事情越来越多,你们多上心多留意,日后还有大用你们的时候。”

一听这话,兄弟俩全都是喜得无可不可,慌忙跪下磕头。三房当初不显,他们被挑来陪伴张越读书,家里人却一点光都沾不上,可谁能想到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昨儿个甚至听说长房大老爷都特地过来求自家少爷帮忙

“少爷,外头钦使来了”

昨天王瑾过来不过是以私人名义拜访,所以不用开中门,也不用换大衣裳,但此时外头报说是天使前来,便是正式召见。张越立刻让连生连虎出去帮着高泉打点,自己则是匆匆回去换了公服。等到乌纱帽团领衫上身妥当,他这才急忙赶到前院,却见此次前来的是一个面貌极其陌生的中年太监,所宣的也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意思乾清宫觐见。

从永乐到洪熙再到如今的宣德,宫中的人事已经变化了许多。郑和王景弘又回归了当年的老本行下西洋去了,侯显再次启程前往赏赐乌斯藏、必力工瓦、灵藏、思达藏等西方各国,张谦坐镇广州市舶司,刘永诚代替郑和王景弘守备南京,海寿去了宣府若是再加上那些老死的病死的不知所谓死的,宫中已经完全换上了一批新面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