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朱门风流 > 分节阅读 450

分节阅读 45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晚上是线报弄错了,知州衙门的巡丁以为有夹带私货的兵跑到咱们客栈来了,结果被彭师傅打发走之后,在隔壁一家客栈抓了个正着。所以昨儿个人家就派人来赔礼了。”

张越知道历史上的朱高炽是出了名的短命皇帝,心思原本就更多的投在朱瞻基身上,因此什么明升暗降,什么投闲搁置都没放在心上。毕竟,当初朱高炽一直深居东宫,他与其并没有多少往来,更何况他还和朱瞻基交往甚密,如今就成了忌讳。可是,即便早知道朱高炽即位必定会禁下西洋,听到下番官军如今的境遇,他仍是忍不住为之失神。

这可是一支曾经扬威西洋的海军,若困在陆地上,不出几年,这支官军就全完了

“元节,喂,元节”发现张越走神,孙翰不禁没好气地连叫了几声,等把人叫回了魂,他就摇了摇头,“总之,知州衙门和卫所都已经派人赔过礼了。不过是小小的骚扰,我也就代你打发了他们,没必要过于小题大做。你也别想太多,这下头人是不知道咱们的身份,所以才有这一遭,不会是别人针对咱们耍什么阴谋诡计。你病才好,多多休息,少动脑子”

见孙翰口口声声关切的都是自己的身体,一番劝慰却是牛头不对马嘴,张越虽觉得好笑,却也不无感念。等到人走了,看见杜绾噗嗤笑出了声来,他只得瞪过去了一眼:“笑什么,你也跟着别人来笑话我”

“我只笑二妹夫不知道你多事的性子,他要是知道你不是担心别人算计你,而是在想着那下番官军,估计就得伸手试试你是否发烧了”杜绾笑吟吟地在张越身边坐下,又打趣道,“我说夫君大人,你是不是在担心下番官军不得所用,想要设法伸一伸手”

“我就知道这些想法瞒不过你。不过,这件事情不是眼下我就能够插手的,只是记在心里罢了。对了,王勋亮家里那位找你做什么是有难处,还是表心意”

杜绾收起了脸上的戏谑之色,淡淡地说:“表心意的话,他要么直接遣太太去京城,要么等你到了南京再说,万没有在半路等着的道理。再说,论拐弯抹角的辈分,你还得称呼那位宜人一声婶子。听说那位王全彬王公子在南京不知怎的得罪了锦衣卫,给关了起来,她正好到徐州来托人求情,谁知恰好得知你到了此地,自然就来求你了。虽说锦衣卫见官大一级,谁也惹不起,但王家毕竟是英国公的亲戚,也算走动得勤快的,南京锦衣卫不该轻易拿人。”

张越轻轻活动了一下脖子,随即点了点头:“你说得对,确实是不该。但既然别人做了,总有别人的道理。要么是看中了他手握两淮盐政的权力,想把他拉下来;要么是借此要动一动背后的大堂伯;再要么,就是想要批一批大堂伯的逆鳞,看看大堂伯究竟是什么底线。前两种都太单纯了,我觉得可能性不大,但后一种论理也说不通罢了,等到南京再看。”

夫妻多年深有默契,因此,杜绾看到张越说完话之后,就无意识地将两只手绞在一起,上上下下活动着手腕,便知道他是动了怒。尽管知道这会儿该出口相劝,但话到了嘴边,想到王夫人的待人接物,她忍不住心里暗叹。

如今朱高炽重建三公三孤,一则是为了赏那些已经无赏可赐的武官勋贵,二则是为了尊崇那些跟从他多年或者是能帮着他坐稳江山的部阁文臣,让文武能够分庭抗礼。太师乃是三公之首,但自从当初李善长之后,三公之位就废除了,坐在这个位子上,英国公张辅束手束脚,很多事情都不好做。所以此次下江南,张越的处境何止比从前难一倍。

张越想着想着,眉头不禁拧成了一个结。朱高炽的位子远远比当初的建文帝朱允文坐得稳当,假以时日,当了二十多年太子的他只要能够继续用眼下这些部阁大臣,也会是一个好皇帝但是,没有朱棣的魄力,却只一味追求休养生息,那种繁荣更多的却是虚假繁荣。赫赫有名的仁宣之治之后没几年就是土木堡之变,这其中或许有阴谋有诡计有巧合,却何尝不是那十年的后果

“绾妹,咱们不在徐州多呆了,明天就上路。对了,你告诉李国修和芮一祥,把我之前让他们做的文章交上来,我要亲自看。”

见杜绾离去,张越端起桌子上的茶盏,轻轻吹了吹那滚烫的水。他的文章学问师承杜桢不假,但更多的是继承了杜桢那种缜密却又发散的思考方式。就如同当初他认为孔子一句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一样,如今那些简简单单的事,也可以有多种理由。新君登基的一把把火已经够旺了,其中有赦免建文旧臣的善政,也有推翻永乐政令的意气,他能做的不是灭火,而是火中取栗

第十四卷 定乾坤 第016章 伤心人别有怀抱上

张越在南京住了一年有余,此后又曾经因为巡查粮仓事来过一回,对于这座六朝古都熟悉得很。随行众人中,除了出生北地的李国修芮一祥两个少年看什么都新鲜,头一回南下的牛敢张布四个人也是沿途东张西望。其余人多半都在这座繁华的都城住过一阵子,进城之后的反应自然是寻常。如今南京的居民比当年锐减了三分之一,街上瞧着竟有些空空荡荡。

一行人从江东门入城,张越便让杜绾带着其他人等先去宅子安顿,自己和孙翰分头前往衙门。他带了牛敢和张布顺着江东门大街一路直行,穿过好几条纵向巷子,远远就看到了一座上书忠廉二字的木质牌楼,立刻快马加鞭奔了过去,疾驰了一箭之地便跃下了马来。

应天府衙坐落在西楼牌坊中段,紧挨着府东街,两边都有牌楼,张越刚刚经过的就是西牌楼。进了府衙正门便是三丈长的大照壁,上刻江牙海水及莲花图案。如今已至年关,大堂空闲了下来,因此引路的衙役直接把张越带到了二堂。这一路上,张布牛敢东张西望,见这府衙气象森严屋舍无数,都忍不住暗地咂舌,心想就连京师的兵部衙门和礼部衙门也比不上这般景象,及至听说这里里外外共有两百余间房舍,两人就更讶异了。

“永乐十八年先帝迁都,从南京调了将近三万民匠充实北京,如今这南京却是冷清多了,咱们府衙也不像从前那么繁忙。”

如今的应天府尹章旭昔日曾经是张倬的上司,因此张越拜见之后,他便笑着召集了其他属官各来相见,又亲自领人在府衙之中转了一圈。由于张倬曾经当过一阵子江宁知县,之后又升任应天府治中,如今张越来此地上任,恰是给人一种父去子继的感觉。

张倬当初任职时不揽权不争权,为人恬淡,上司同僚都相处得好,而应天府向来人事变动不大,如今上下官员和当初几乎没什么变化,因此对于这个昔日同僚之子,众人自是客客气气。而即便是年纪最大的几个老官员,也不会在这时候倚老卖老。

府丞仅次于府尹,高于治中和通判,即便张越年轻,那也是上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