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朱门风流 > 分节阅读 403

分节阅读 40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逃,早就丢足脸面了。如今他实力不足,纵使大军出塞,恐怕他还是要望风而逃。不是臣看低了他,哪怕我朝不出兵,十年之内,阿鲁台这个名字也会成为过去。”

“刚刚朕还说你夸口,你这一回居然直接断言好,待会朕倒要听听你怎么圆这番话。”

朱棣没好气地摇了摇头,只是内教场在望,他也不好再问下去,遂重重一扬马鞭,纵马飞一般地疾驰了出去。他这突如其来的动作顿时吓着了身后随从的张谦海寿和一大帮御马监亲兵,再加上执掌御马监多年的刘永诚不在,于是,刚刚还整整齐齐的队列顿时不对了,一大帮人撒丫子飞奔跟在风驰电掣的皇帝之后,那情景恰是一种另类的壮观。

内教场中此时官兵云集。由于地方有限,再加上大批军士入宫亦是干犯禁令,因此刀牌手、弓箭手、长枪手、铳兵各抽调了三百精锐,都是武艺精熟身家清白的军中健儿,年纪都不超过十八岁,恰是英气勃勃。在教场入口处迎了朱棣,朱瞻基便将皇帝请到了事先搭好的遍插龙旗的高台上,随即又立在一旁解说了两句。

“明日万寿节朝贺不过是官样文章,今天你既然邀了朕来,待会就上场射柳,让朕瞧瞧你的武艺是否有长进”吩咐了朱瞻基,见其二话不说便躬身答应,旋即笑吟吟地下去准备,朱棣不禁对这英武的孙子更是满意,又招手叫了张越上前,“你刚刚的话才说了一半,现在继续往下说,让朕听听你有什么未卜先知的想法”

“臣哪里称得上未卜先知,但之前所言并非诳语。如今的阿鲁台众叛亲离,兵力声势都跌到了最低点,所以不得不在表面上装出和大明争胜的表象,其目的一是想让瓦剌三部不敢合在一起进攻他,二是想继续捧着黄金家族的孛儿只斤氏当招牌,让鞑靼各部聚拢在他的麾下。而前次北征时,瓦剌三部之所以先答应出兵,继而又作壁上观,也不过是想趁着两败俱伤的时候捞便宜。所幸皇上慧眼如炬,击败兀良哈人后便立刻退兵,使他们没了可趁之机。”

慧眼如炬天纵英明之类的话朱棣听了无数次,早就免疫了,但张越前面那番话却是和杨荣等大臣的意见颇有相近之处,因此他便渐渐沉思了起来。此时此刻,场下的官兵已经开始了演练,红色的袢袄在太阳底下显得异常鲜艳耀眼,枪尖和刀锋更是闪烁出点点寒光,但他的心思却全然不在这上头。

看到朱瞻基已经开始弯弓射柳,想起先头这位皇太孙对自己说的话,即便看到朱棣脸色不那么好看,他仍是没有退缩。上次北征获得了上万马匹数万牛羊,但消耗的粮食暂且不去算,因为军粮供给太大,运送军粮的骡马死了两万五千余,再加上军器损耗以及其他损失,那些战利品不过九牛一毛而已。

“皇上,之前瓦剌马哈木兵败于大明,随后又败于阿鲁台,甚至连其子脱欢都曾经被俘,但脱欢袭封之后,他的绰罗斯部已经休养生息数年,不但强于辉特部和客列亦惕部,而且可以说是蒙古诸部中最强的,瓦剌三部加在一起,已经远远强于鞑靼本部。脱欢此人野心勃勃,去年眼见阿鲁台避战兀良哈人险遭灭族,此人决不会坐视阿鲁台招兵买马,只要说服了贤义王太平和安乐王秃孛罗,瓦剌今年必定有所动作。”

昔日成吉思汗东征西讨,奠定了蒙古帝国的基础,因此成吉思汗的直系家族直到现在仍然是大明最提防的力量。由于瓦剌地处漠西,对于中原的威胁远远小于鞑靼,所以朱棣早年曾经扶植过瓦剌,在对方露出不臣之心的时候又迎头痛击了一次,可即便如此,他仍然觉得相比鞑靼,他宁可瓦剌取而代之。

要知道,没有故元的旗帜,瓦剌就算统一了草原,也迟早会被那些不满的部落掀下去

“皇帝陛下万岁”

犹如山呼海啸一般的呐喊突然传来,高台上的君臣俩同时回过神来。看见朱瞻基神采飞扬地一骑绝尘飞奔而来,朱棣立时明白自己的长孙再次三箭全中,不由得满心高兴,暂且把其他事情都抛在了脑后。等到朱瞻基滚鞍下马上前双手献上柳条下拜,他当即连连叫好,唤了其上来后,竟是随手解下了腰中佩剑。

“有孙英武果敢如此,朕就放心了这剑随朕多年,虽说已经不能上阵使用了,却是真正的杀器,今天就赐给你”

“孙儿叩谢圣恩”

朱瞻基从小就看着朱棣佩着这把剑,此时一听此言,立时心中大喜,慌忙跪下接过。见到朱棣兴冲冲走下了高台,他爱不释手地摩挲着那剑,随即直截了当地取下自己原先的佩剑丢给了张越,又把那天子剑佩在了挂钩上,对张越笑道:“皇爷爷既然赐剑给了我,我那把剑就赐给你了这些天你常常陪着我射柳赌斗,刷了那么多趟马,这就算是赏你的辛劳。”

“多谢殿下”

张越一眼就认出朱棣给朱瞻基的那把剑是自己曾经拥有过一阵子的天子剑,心中正犯嘀咕时就听见后一句,不禁愣了一愣,随即连忙谢过。只是,他今天也佩着剑,自然没办法学朱瞻基那样把自己的剑扔给别人,只好就这么捧着。眼看朱棣要离开,他扫了一眼下头,恰是看到刘永诚从教场左边绕了过来。

跟随朱棣身后的海寿也瞅见了刘永诚,连忙上前禀报说:“皇上,刘公公回来了。”

说话间,刘永诚已经赶上了前来。他乃是常常跟在皇帝身边的人,此时便只是一跪即起,随即便退到了朱棣身侧,禀报说已经把人送了回去,紧跟着声音又低沉了下来。

“皇上,老奴送了李茂芳回去,又下令拿了万春宫中所有执役的宦官问私自纵囚之罪。结果有个小猴儿怕挨打,竟是说说李茂芳在万春宫中日日拿侍女泻欲,此次还让她们放血取墨抄经”

第十三卷 山陵崩 第018章 大怒,大捷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小人报仇只争朝夕。至于夹杂在这两者之中,非君子非小人的某一类人,则是能够暂时隐忍仇恨,可一旦找到机会却决不会轻易放过。当看见朱棣忽然之间向刘永诚大声质问着什么,尚留在高台上的张越就知道,这一回的事情十分成了八分。

刘永诚去年北征时横遭人暗算,这自然有自己不小心的缘故,但更多的却是因为有人死死盯着御马监那点侍卫亲军,死死盯着东宫。可是,那终究是从燕王府开始就跟着朱棣的老人了,但使过了那一关,不瞅准机会做一番事情报仇,那么刘永诚这个御马监太监恐怕也就是徒有虚名了。据他所知,这位老太监回来之后明面上隐忍,背地里可是动作不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