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朱门风流 > 分节阅读 282

分节阅读 28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几个属官便齐齐上前恭喜,闹得他很是怀疑这消息怎么传的。

“咱们兵部距离五军都督府那么近,早就有人把消息传过来了”

万世节笑嘻嘻地说了一句,员外郎崔范之和另一个主事便点了点头,几个不入流的书吏更是齐齐上前行礼道喜,结果张越随身带的那几个喜封子全都散了出去。由于武库司之前趁着空闲的时候连不怎么急的事务全都料理完了,如今恰是闲得发慌,因此这天下午自然是在申正时分便准时散值。平日总会多留一会的张越这次走得异常快,结果落在后头的几个官员少不得议论了一番,崔范之更是打趣起了万世节。

“人家小张大人现如今连孩子都有了,你家里人就不急”

“我家里”万世节淡然一笑,随即漫不经心地说,“他们就算急也已经没法子了,婚姻大事不可儿戏,我如今也才二十有二,再等两年也不迟。”

崔范之和万世节不过泛泛之交,随口一问也就不再多言。而万世节上了马径直往另一头回家,脸上却没了往日那种无所谓的笑容。哪怕是对张越和夏吉这样的好友,他也很少谈及家事,每每别人问到便岔过去。久而久之,张越机敏再也不问,夏吉亦是闭口不谈这勾当。可别人不问,并不代表他就真的不想。

万家几代都是单传,他十四岁考中秀才,原以为能够博取功名日后孝敬双亲,结果就在他中了秀才的三个月后,父母竟是齐齐感染了时疫过世,那几亩薄田不过是支撑着他守完了三年孝考中举人。此后他背井离乡游学天下,善恶也算是见识了一个齐全,尽管出仕之后得过朝廷封赠,但至今竟已经五年没回过家乡。

心不在焉地转过几条街,万世节便忽然拍了拍脑袋:“羡慕别人的福气做什么,想当初以天为被,以地为床,那日子都已经熬过去了,眼下还有什么关坎过不了”

张越却不知道自己的喜讯竟是让心性豁达的万世节生出了如是一番感慨。打马拐进武安侯胡同,他就远远望见自家门前停了几辆马车,心里就明白多半是得信的亲朋好友上门道贺了。果然,从西角门进去,门房就报出了一连串名字。因各家当家的多半是要上朝理事的,来送礼的几乎都是女眷,这会儿没走的都是自家至亲。

“如今还在北院老太太大上房那儿的就是英国公夫人,还有咱们家大小姐和二小姐。因咱们家早上才打发人去各家报喜,所以她们都是下午避开了前头一拨客人才来的。噢,小的差点忘了,杜太太一大早就来了,探望了三少奶奶之后一直都是三太太陪着,之前刚刚走。”

张越点点头径直回了自己的西院,大衣裳也没脱就先去了西厢房。虽说杜绾在分娩时并没有吃什么苦头,但失血仍然是难以避免,因此脸色蜡黄蜡黄的。他陪着说了一会话,又逗了逗自己虎头虎脑的儿子,还想再赖着却仍是被小五撵走了,这才换了衣服赶去见客。

因为孟俊去了宣府,又要为孟贤守孝,如今独守空房的张晴便显得有些消瘦,倒是出嫁之后的张怡丰腴了不少。两姊妹一个是月白缎衫白绫素裙,一个是荔枝红缠枝葡萄纹褙子石榴红裙,一个素净一个鲜艳,和从前大相径庭。看见张越进来,两人自然不好如王夫人那般坐着,连忙站起身来。等到团团行礼之后,张越被众人这么连连一贺,面上自然尽是喜色。

虽说从前已经有了一个重孙一个重孙女,但杜绾的这个儿子毕竟是第一个嫡出的重孙子,顾氏自然是喜得无可不可,一早上也不知道流水似的送去西院多少东西。就是此时,她对王夫人等说话也是满口的欢喜,最后又吩咐洗三的时候都过来观礼,众人自是齐齐答应。

一大群人在屋子里欢声笑语了一通,眼看天色将晚,王夫人起身告辞,张晴和张怡也连忙跟着一起站起身来,顾氏忙吩咐张越出去相送。由于王夫人乃是家中长辈至亲,张越便一直送到了东角门,先把她送上车走后,他转过身正想对张晴和张怡说话,谁料从前最是羞怯安静的张怡却忽然对他和张晴裣衽行礼。

“大姐姐,三哥哥,刚刚在里头一直没机会和你们单独说话。我如今过得很好,可我能够有今天全赖你们,虽说自家人说谢谢二字就生分了,可我能说的只有谢谢。”

第十卷 燎原火 第024章 光华灿烂

张越长子的洗三和满月酒都办得热热闹闹十足喜庆。虽说张倬这个祖父公务在身不能回来,但在孩子出生之后没几天,他从南京捎来的信就到了,恰是拟好了名字。若是儿子,这一辈男丁从火,光华灿烂曰烨,张倬定的就是一个烨字;而若是女儿,则是一个萱字,取的是萱草忘忧之意。尽管这正名人人满意,但上上下下却都是只管叫孩子的小名。

毕竟,即便大夫都道张烨体格健壮,但顾氏仍是生恐孩子生在大富大贵之家容易夭折,于是便吩咐合家上下十岁之前不许用尊称。于是,静官便成了家中上下人人都念叨的两个字。然而,人人都为这么一桩大喜事欢喜的时候,刚刚荣升父亲行列的张越却一面得周顾二伯父前往张攸前往交趾上任的事宜,一面不得不开始应付各地的兵马调动。

六月末,敕辽东总兵官都督朱荣于所属卫所及鞑靼女真等部选精锐五千,七月率至北京;敕山东都指挥使刘忠率领冠军三千,八月朔至北京。虽说朱棣如今只是说准备北巡兴和开平,但这样大的阵仗,只要是脑袋不糊涂的人,都能看出皇帝的昂昂战意。

面对沸沸扬扬的关于北征的议论,东方氏在背后少不得也有些话埋怨。这天晚上请了晚安出了北院大上房,因张攸这几天忙着交割公务早出晚归还未回来,她便在院门口堵住了张越,也不管儿子媳妇都在,竟是直截了当地说出了一番话。

“越哥儿,我虽说是女人,却也知道外头一些事情。这兵部叙功,首先是北边带兵的功勋,然后是交南辽东,再接着则是西南苗夷,还有内地那些不省心的。如今北边眼看就要打仗了,这跟着大军乃是最稳妥的勾当,况且不到一年就能回来了,总比上交南那个不见天日的地方强。你又在兵部做事,又得皇上宠信,也该给你二伯父选个好地方”

这话还没说完,张超就皱起了眉头:“娘,都这时候了你还胡说八道什么爹的交趾总兵官任命就要下了,朝堂大事岂可儿戏而且,爹是自己愿意的,和三弟有什么相干”

“什么不相干,你指量我什么都不知道”东方氏原本就心里窝火,这下子更是恼了,“要不是他上了什么关于安抚交趾的条陈,皇上怎么会想到你爹要不是他出风头,你爹好容易才从那地方脱身,怎么还要上那儿去受苦这阳武伯的爵位都已经得了,你爹还有什么不知足的,怎么还会想着去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