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朱门风流 > 分节阅读 230

分节阅读 23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进了国子监才不过几日,大嫂就舍不得赳哥儿了。我家老爷和超儿如今都在大海上头,我可不也是成天提心吊胆睡不着觉就是起儿也是三天两头在军营里不归家,这家里如今却是我最苦。”

冯氏一听此言,顿时想起自己的丈夫如今还在交趾,心中不禁极其不快。然而,即便恼怒东方氏话中藏锋带刺,但她生怕一言不合争吵了起来,便没有接话茬。莺歌见屋子里气氛有些僵硬,忙推着儿子张赹上前,心里颇有些企盼。而张越看到这个虎头虎脑的小家伙懵懵懂懂走上前,顾氏仍然沉着脸眉头大皱,他便站起身抱起了张赹,将其放在了炕上。

“要儿子成才自然得舍得,没看越哥儿也是遭了几趟凶险才有今天好了好了,赳哥儿既然好容易回来一遭。老大媳妇便好好陪他叙叙话,下一次再回来指不定什么时候。至于老二媳妇更不用抱怨,这一趟过年的时候,单单宫里贵妃娘娘赏赐给你的尺头就不是小数目,若不是他们父子俩上阵拼杀,能有这么多东西”

一番话说完,听得张赹用清亮的声音叫祖母,顾氏面色稍霁。而冯氏东方氏妯娌俩眼见得老太太又动了气,哪里还敢争辩,连忙讪讪地上前认错。当下顾氏便打发了东方氏去派发下月的月例,旋即又让冯氏带张赳回去。见莺歌眼巴巴望着自己旁边的张赹,她便淡淡地说:“我难得见赹哥儿,留下他和越哥儿陪我。你们都回去吧。”

冯氏闻言一怔,旋即连忙点头称是,而莺歌却是掩饰不住脸上的喜色,妻妾二人各揣心思,便和张赳一起起身告退。等到她们都走了,顾氏方才疲惫地揉着额心叹了一口气:“年纪越大越是喜欢争个长短,真是不让人省心越哥儿,皇上留着你都问了些什么”

“祖母,皇上今天兴致好,所以留着我不过是让我看着写了刚刚御赐的那一幅孙子横卷,又勉励了几句,随后又问了二伯父的事情。”

白芳见顾氏将张赹揽在怀里摩挲着他的脑袋,听了这话却忽然停了手,忖度意思便把几个小丫头撵到了院子中,自己也闪到了门外。这时候,张越方才继续说道:“皇上的意思是,二伯父这次平倭有功,再加上之前在交趾的战功,回来之后大约会封爵。”

“封爵”顾氏这下子再也顾不上张赹,竟是撇下他站起身来,面上又惊又喜,“即便不是世爵,那也至少是封伯爵世指挥同知。你二伯父自幼便是爱好舞刀弄枪,而且性子又死硬,最是钦佩你大堂伯,想不到张家竟然能再出这么一位可惜,你大伯父不如他果决,不如他聪明,也不如他的运气。”

说到这里,她忽然苦笑了一声:“你二伯父封爵自然是好事,只是你大伯父人在交趾尚未得归,我倒是希望皇上能稍加恩典准许了他回来,哪怕就是闲置也好。我一把年纪了,实在不希望白发人送黑发人。”

张越连忙劝慰了两句,心里却想起了身在南京的皇太子和皇太孙。皇帝将太子丢在南京已经将近三年,身边只有一个赵王,汉王虽屡有逆举却丝毫不问。如今寻常百姓家尚可不论嫡庶,只看才能,但天家一母同胞的三兄弟却得因长幼定君臣,那两位自然是不甘心。

而家里也是一样,昔日能同舟共济共患难,如今共富贵可能不生龃龉

第九卷 群魔舞 第006章 师生翁婿情

北京城西的杨树巷尽管不是勋戚云集高官齐聚的那些繁华之地,甚至可以说有些幽僻冷清,但当初皇帝赏赐的这座宅院无疑很合杜桢的秉性。翰林院原本就是清贵之所,他又从不迎来送往,结交的只是那些合自己脾胃的人,所以门前冷落车马稀反而自在。有这样的主人,下人们自然不会埋怨没有油水可捞要是为了钱财,当初杜家只有母女二人撑持,只靠十几亩水田度日,他们要是想走早就走了。

因此,见着张越进门,院子里正在忙活的下人们便笑容可掬地行礼打招呼,旋即各自忙各自的。老门房岳山把张越送进了屏门,便乐呵呵地说:“并不是下人们怠慢偷懒,实在是老爷太太早就吩咐过,姑爷随时来随时进,以后不用通报,您自己进去就是。”

之前孙氏说好了多留杜绾十日,算算时日她还在路上,这天张越便是单身前来。见惯了别人家门前的车水马龙,骤然踏入这个安静的地方,他不由觉得那些杂七杂八的心思淡了很多。从前还不是娇婿的时候,他就是这儿的常客,因此杜家下人拿他当自己人待,他也觉得自然,当下就点了点头。

从外院入了二门,他思忖片刻便先不去北院上房。沿着鹅卵石小路往西走了一箭之地,远远就望见了那一排三间书房。他才认出守在书房檐下是鸣镝,那边人就兴冲冲地跑了过来。当初在开封的时候,杜桢给他授业启蒙,却也同时教过鸣镝和墨玉读书认字,因此他和他俩自然是最熟。见鸣镝躬身一礼,他便笑吟吟地说:“岳父可在书房里”

“姑爷可是来得巧,今儿个大沈学士也来了。”

“大沈学士也来了果然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正好还思量什么时候去沈家拜访,这回却是正好撞着了。对了,岳父和大沈学士是正在里头闲话,还是在商量事情若是说正事,我这会儿若是贸贸然撞进去不免惊扰了他们,索性先去岳母那里。”

“姑爷可是猜错了,大沈学士今天兴致很好,正在里头写字呢”

“写字既如此我待会倒是要好好观瞻观瞻唔,岳父说过大沈学士的书法重在静心二字,他不写完我不好进去,你就陪我在门外等一会吧。”

虽说知道沈度的字乃是一绝,但张越更明白这位翰林学士绝不清闲。沈度每天陪伴皇帝左右,凡诏、诰、制、敕及御制诗文碑刻,无论是朝堂使用、内府收藏,还是颁赐属国,几乎全都是沈度书写。任凭是谁,这样一天天的字写下来,也鲜少有兴趣泼墨挥毫,故而据他所知,沈度如今的爱好是鉴赏收藏书画,平日已经很少写了。

随鸣镝走上两级台阶到了檐下,他就看见书房门前挂着厚实简朴的青布棉帘子,里头却没有丝毫动静。情知这时候必定是沈度专心致志的在写字,旁人不敢出声打扰,他便站在门外等候。刚刚进来的时候天空就灰蒙蒙的,此时更是飘起了星星点点的雪花,虽上头有屋檐遮挡,但一阵阵寒风还是挟着雪扑面袭来。裹紧大氅的他约摸等了一刻钟工夫,终于听到里头传来了一阵说话声,连忙打起帘子跨进了门槛。

“咦,是元节来了”

张越一进门就看到杜桢在书桌边上执着一幅竖卷的一角,头发花白的沈度则是拿着另一角,两人正在品评着什么。看到他进来,沈度将笔搁在了笔洗上,含笑点了点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