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朱门风流 > 分节阅读 185

分节阅读 18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就够了。既然是夫妻人伦大义,不论遇上什么事都应该互相扶持。”

“你放心,我都答应你。夫妻本是同林鸟,若逢有事自然要彼此携手。”

听到张越这句话,杜绾顿时感到心里头那根不知道绷了许久的弦一下子松弛了,那肩负了多少年的担子也忽然消失了,而自己的背后则是多了一个坚实的倚靠。想到拜别父母时他们那欣慰的目光和笑容,她没有躲避张越揽过肩头的手,而是任由他箍着自己的肩背,又轻轻伸手解开了外头那霞帔的扣子。

富丽堂皇的霞帔飘然散落在地,随即便是那一袭云霞练鹊文褙子,当张越看到杜绾贴身穿着的那件颜色喜庆的大红遍地金缎子银红绉纱里子的对襟衫子时,那满屋子的红色终于让他一下子放开了所有矜持等待,随手放下了那高高挂在帐钩上的大红罗帐。

“唔”

吻在那绵软的红唇上,张越不由分说地封堵住了杜绾才出口的惊呼,尽情品尝了那一抹芬芳的红色。他勉力挪开了一些,见红晕已经布满了那娇俏的脸,竟是不禁又吻了吻那滚烫的脸蛋,随即方才伸手为其宽衣解带。此时此刻,那一层层系得极其繁复的衣服扣子和带子再也成不了什么阻碍,须臾就被一件件抛落在地。

跳动的灯火映照着红罗帐中交缠在一起的两个人,忽然轻轻爆响了一声。然而,这种程度的声音却完全淹没在内中传来的喘息声中,赫然是道不尽的春意盎然柔情缱绻。当两个人终于完全融为一体时,面对那种猝然到来的疼痛,杜绾只轻呼了一声便死死咬住嘴唇,最后还是禁不住张越在耳边的低语,这才松开了编贝一般的牙齿,却仍是不肯吭声。

初试云雨,张越惦记明日新妇要拜见长辈,不敢太过癫狂,不过是浅尝辄止。然而,本该累了一天倒头就睡的他却丝毫没有睡意,而杜绾亦是醒得炯炯的。两人就这么在炕上侧身面对面四目相对,也不知过了多久,杜绾方才听到张越轻声嘟囔的声音。

“哪怕是拜师的时候已经知道先生是大有名头的人物,我也一直都以为先生是孤身一人,直到后来才知道他在老家还有家眷。先生尽心尽力教了我四年,所以最初见到师母的时候,我很担心她不待见我,可那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知道么,那时候我第一次见你的时候,其实也心虚得很,而且那心虚还维持了好一段时日。”

“自从师母流露了那种心意,我就觉得有些惶恐,或许说是不自然。骗到了一个世上最尽心尽责的先生,若是真的娶了恩师唯一的爱女,这岂不是好事都让我一个人占了”

“人家都说我少年沉稳,可我是不得不沉稳。偌大一个家族,上头都是顶尖的高官,若是我不能靠自己崭露头角,那么就只有被人遗忘在一边。若是只有我一个人也就罢了,但是我还有爹娘,又有了妹妹,如今还有你,有先生和师母,我就只能愈发沉稳,但谁知道我的骨子里,也和别人一样有恣意,有时候也想肆无忌惮一回”

“大姐夫曾经问我是否喜欢你,我没有答他,但这句话我可以现在答你。绾妹,婚事是我自己向祖母求来的,我自然心里有你”

杜绾越听越觉得诧异,待看到张越的眼睛已经渐渐合上,嘴里仍在叽里咕噜,隐约还能闻到一股酒气,不禁恍然大悟原来他竟是喝醉了酒说醉话。虽则那心里有你四个字已经低不可闻,但听在她耳中却是别有一番滋味。脑海中一闪晃过那个衰裳缟素服丧的身影,她不由得想起了顾氏当初在桂花林中的一席话。

“虽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为人父母尊长,谁不是为了晚辈着想不论是高门大户还是书香门第,谁都知道戏文上那些私定终身后花园是不明就里的家伙写出来骗人的。我知道你心里头的顾虑,但这婚事不但是你们两个小辈的事,还是两家人的事,更关系到你还在狱中的父亲。和杜家结亲固然是有一条是因为杜大人,但我也从灵犀那里听说了绾姑娘你的人品性子和担当。如今大家千金要多少有多少,可关键时刻能沉住气的却少有。即便孟家没有出那样的事情,那位四姑娘不必守孝,我心里也早就打定了主意,孟大人功利心太重,和你爹的风骨相差远矣。今天你娘答应了,我实在是松了一口大气。越哥儿的父亲虽说不是我亲生,但我膝下四个孙子,将来却必定要看他的,我就将他托付给你了。”

第七卷 悲喜事 第047章 情义

孟家祖籍山东海丰,但自从第一代保定侯孟善出仕之后,孟家就迁出了海丰,但祖坟和家族祠堂依旧在,至今仍有不少族人散居于祖宅。如今孟贤嫡妻吴夫人去世,自然也要归葬海丰,因此在七七过后,家中人就开始预备葬礼。痛失妻子的孟贤任凭保定侯府派来的几个大管事打理这所有事务,自己除了不得不出面的场合,其他时候都关在书房中闭门不出。

孟家嫡庶子女均需为吴夫人服丧三年,而身为丈夫,孟贤只需为吴夫人服丧一年。这一日,孟家难得来了一位客人,只出示了一样表记就被请入了书房。

此时此刻,孟贤在书房中盯着对面那白面无须的老者,眉头拧成了一个大疙瘩,许久才不满地哼了一声。

“黄公公,这当口人人避我如同蛇蝎,你能上门来看探望,我心中自然感念。只不过,我夫人尸骨未寒,你就上门说什么名门淑女,这也未免太过了我孟贤虽说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但还不至于无情无义到这个地步夫人和我乃是少年夫妻,贤良不妒,此次又一直等到我归家方才含笑而逝,我早就在她灵前发过誓愿,今生今世绝不再娶”

那老者一听这话顿时嘿嘿笑了一声,嗓音尖利刺耳:“孟大人,尊夫人就是泉下有知,想必也不希望你就此蹉跎下去。夫妻情深固然是好事,但你也得为你将来的前途好好想想。这保定侯摆明了就是明哲保身,休想他为你说一句好话,其他武官也多半恼了你,若是一个不好,你就得在宣府当上一辈子办事官”

永乐朝沿袭洪武朝旧制,宦官设十二监四司,以司礼监为首,各设太监少监。即使是郑和这样在西洋扬天威的得力人物,在宫中所有宦官之中仍是位列次席,其缘由就是他的资历及不上另一个人司礼监太监黄俨。当初燕王朱棣尚未开府封王,黄俨便在他身边伺候,自小看着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长大,却是与朱高燧最为投契,和孟贤也颇有交情。

虽然是一介武夫,但孟贤自小为了盖过嫡出的弟弟孟瑛,在弓马上固然下足了功夫,在读书上也用了不少脑筋。这书房足足有十步方圆,一格格书架中满满当当都是书。为了平复出狱后陡遭丧妻的悲愤,他这几天有意取了论语来看,闻听此言顿时掷下了手中的书。

“英国公处事向来公允,如今他练兵宣府,只要我悉心办事,未必就永不能起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