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朱门风流 > 分节阅读 163

分节阅读 16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趁着张越分神的当口,她便停住了脚步。等他上得前来并肩而行时,她便狡黠地笑道:“敏敏良善温柔,绾儿机敏练达,都是男子良配,我胜过她们的就只有一个郡主头衔而已。只不过,她们俩你究竟喜欢哪一个上回我可听人在皇上面前提过你的婚事,就算我不问,指不定哪天皇上也会问起。”

尽管早知道朱宁就是这种有什么说什么的性子,但张越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仍不免有些招架不住。想要开口搪塞,偏朱宁盯得紧。他索性就直截了当地说:“就像你说的那样,敏敏和绾妹都很好。无论谁都是贤内助,能娶她们之中任何一个都是男子莫大的福分。可郡主也该知道,这事情我说了不算。我虽不是那种一定要挑门户挑家世的人,可这年头家里议定婚事都是看的这些,我只担心到时候不由自主。”

“你说得没错。”朱宁原本巧笑嫣然的脸上一下子布满了阴霾,“张家乃是名门,你上头还有父母,你父母上头更有一位老祖宗,就好比我上头还有父王和皇上,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若是孟大人这回谪充办事官,你家老祖宗必定会对婚事有所犹疑。若是杜大人被羁押锦衣卫诏狱迟迟不得放出来,抑或是贬官去职,那你和绾儿的事情也是休提。唉”

她愤愤不平地摇了摇头,和张越并肩又走了几步,她忽然再次停下了步子,目不转睛地盯着张越脸上看了一会:“我能看得出来,皇上对你还是有几分维护的,虽说没什么前例,但婚事的事情你若是求一求,保不准就会答应你。只不过这毕竟是越过家里头的长辈,你最好和你家那位老祖宗先提一提,免得以后人家说你目无尊长。”

此时此刻,张越心头豁然开朗,暗想快刀斩乱麻,这婚事再拖下去指不定成了什么不可开交的样子,于是便点点头道:“多谢郡主指点,等我从青州回来,便去求恳皇上。”

仲夏日晌午的阳光火辣辣的,众人在地上的影子都缩成了一团。孟家这条夹道极长,两边又是无遮无盖,因此朱宁的脸上须臾便被晒得发红,直到上了宝徽堂两侧的穿廊,她那脸上的红霞这才减退了些。张越的回答让她很是为之松了一口气,但想到自己不可测的未来,她不禁觉得心头沉甸甸的。直到张越将她从内仪门送到内垂花门,她方才恍然醒悟了过来。

“张越,你此去青州千万要小心。我听凉殿的一个小太监说,廷议已经定了,此次刑杀非同小可,至少要掉几百颗脑袋,以后你必定是白莲教的眼中钉肉中刺,就是青州百姓也必定会畏你如虎。但此事毕竟是皇上安排给你的,比起名声来,圣眷更加重要,千万别手软。”

第七卷 悲喜事 第016章 立场

对于大明来说,最大的敌人自然是蒙元,因此,开平、宣府、大同、兴和、万全等邻近蒙元的州府素来屯扎了大批边军,负责镇守的无不是战功赫赫的公侯伯。张辅永乐八年二征交趾归来时,曾经在宣府万全练兵一年督运北征,如今重临故地,自然也没有什么不习惯。

张辅自燕师起兵靖难时便从父亲张玉征战,之后在第一批论功行赏的功臣中便获封信安伯。彼时封伯共十四人,那时候他年方二十八岁,在所有功臣中位列第十九,伯爵中位列第四。然而,永乐三年他进封新城侯,永乐六年,他又因征交趾大获全胜而册封英国公,一举登上人臣极致。相形之下,当初那些伯爵大多仍是伯爵,几乎不曾晋升。

此时在宣府城墙上眺望远方,他只觉耳边回响起了铁蹄声号角声厮杀声刀剑声,竟是对扑面而来的阵阵大风恍若未觉。身后的兴安伯徐亨乃是靖难功臣兴安伯徐祥的孙子,承袭爵位之后北征备边多年,对年长五岁的张辅素来敬仰,此时便上前笑道:“英国公,听说夫人如今身怀六甲,等你此次练兵归去,指不定就要添一个大胖小子了”

先头王夫人的家书已经送来过,张辅心中本就高兴,只他素来严肃,不肯在下属同僚面前忘形,当下便笑说:“我在子嗣上头素来艰难,夫人也年纪大了,倒没有想到这时候能够再有喜讯。对了,如今瓦剌和阿鲁台虽说都已经臣服,但瓦剌恭顺,阿鲁台却包藏祸心,兼之此人打不过就逃,两次大军征讨都让他逃出生天,不可不防。”

听张辅说着说着就把话题转到了正事上头,徐亨立刻换上了正色。将宣府大同等地兵备情况一一道来。为了防备蒙元,宣府附近驻扎有宣府三卫、万全左卫、万全右卫、怀安卫、怀来卫。屯田军户总计两万五千人,战时都是骁勇善战的精兵。大同更是驻扎有整整八卫军户,人数达到四万人。可以说,这些边兵就是大明屡次北征的基础所在。

如今的明军仍然是一支天下雄军,再加上备边的功臣往往是经历过靖难之役和数次北征南讨的名将,因此练兵和用兵都极用心。徐亨陪同张辅在宣府三卫的练兵场上视察了一圈,又升帐召见了卫所的上下将领,检视了武库中的兵器,直到日落时分方才回到城中的府邸。

张辅乃是奉圣命前来督促练兵,徐亨便让出了行辕主屋。因既是从军,无论张辅和徐亨都不曾带女眷,一应起居便是行辕中原有那些丫头伺候。她们都是迎来送往多任镇守总兵和钦使的老油子,个个都是乖觉谨慎。

傍晚张辅回到行辕正房之后,就有两个丫头送上饮食,旋即便一声不吭地垂手低头侍立一旁。他出身世家。素来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再加上如今乃是练兵,他更是下令饮食以简朴为主,每餐一肉一菜一汤,一顿饭不过盏茶功夫便结束了。

用完晚饭,他原打算找徐亨参详一下明日的行止。此时却有家将进来,双手呈上一封书信,道是成国公朱勇从南京送来。他接过拆开一看,眉头顿时紧锁,攥着那封信沉默了一会,便径直出门去了书房。到书房中,吩咐随行的心腹小厮取来炭盆将这封信连同封套一起烧成了灰烬,他这才来到墙上挂的那幅地图前,望着上头几个用朱红御笔圈出来的地方出神。

虽然出门在外,但英国公府每隔三日便有信送来。此外南京的成国公朱勇和其他各处交好的功臣也常常有书信捎来。因此张辅对于天下事即便谈不上廖若指掌,却也知之甚深。张越受召回京,杜桢下锦衣卫狱,乃至于皇帝犹豫不决难下决断,如此种种他都在第一时间知晓,但并没有十分在意。然而,成国公朱勇今天送来的这封信却让他颇为忧心。

太子朱高炽的病有所好转,但皇太孙朱瞻基竟是在一次外出时从马上摔了下来尽管朱勇说并无大碍,也已经处死了犯错的太监和随从,太医更是精心诊治,可这世上谁知道有多少万一而且从这次练兵来看,保不准皇帝不服老,在迁都之后又会生出北征的打算。

“老爷,夫人打发荣管家来了。”

听到书房外头传来了这么一个声音,张辅顿时眉头大皱,旋即沉声吩咐道:“让他进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