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朱门风流 > 分节阅读 139

分节阅读 13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发生了械斗。这一日的晚堂,益都县、乐安县、寿光县、诸城县、安丘县都报上了类似的案子,结果知府以下几个属官一商议,除了凌华坐镇之外,便决定明日到各县去看看究竟,否则等酿成民变就来不及了。

对于如今的大明官员来说,最怕的就是天灾,报上去了这考评自然难免受影响,但若是敢隐匿不报,那就是大处分而不是小处分。若是遇上水旱蝗灾等等,布政司可先赈灾后上报,算是一项仁政。只仁政却也得要官员肯实行能实行,若是遇到朝南坐不管事的也没用。

既然是五个县都有旱情和械斗,张越这个署理同知和两个通判都少不得要下去瞧瞧。议定之后,他饥肠辘辘地回到自己的公廨,当即吩咐崔家的去传饭,自己径直掀帘进了正房东头的耳房,盘膝坐在炕上闭目养神。

不一会儿,灵犀便亲自捧着丹漆木盘送了饭来,晚饭却是一盘水饺一碟米醋。见着这个,张越不禁抬起了头,满心奇怪地问道:“今儿个家里包水饺吃”

“是孟小姐看到小五来了,又怕杜小姐想着事情伤心,于是便拉着她们俩和春盈包饺子,结果厨房里头差点闹翻了天。”

灵犀一想到刚刚孟家灶下的光景,竟是再端不住平日那副严谨面孔,噗哧一声笑了出来:“那饺子馅是我和秋痕琥珀一块拌的。因为是难得包一趟饺子,上上下下总不能两样吃食,结果用去了十几二十斤肉,都是我从公廨里头拿过去的。如今这是孟小姐的手艺,杜小姐包的饺子她死活不肯让我拿来。”

一听说包一趟饺子竟然整出来那么大声势,张越不禁哭笑不得。见这一盘水饺个个均匀,他便拿起筷子挟了一个蘸了些米醋,一口咬下只觉皮薄馅多,还有一种说不出的鲜味,他不禁朝灵犀竖起了大拇指。因笑道:“我还不知道你们还拌的一手好馅,果然不错。对了,送一些过去给凌大人,我平日里每每去他那儿蹭饭,有好东西也得想着人家。”

“这个不用少爷您说,我早就送去了。”

听张越振振有词的把蹭饭两个字说得震天响,灵犀不禁好笑。眼看张越一口一个将那盘饺子消灭得干干净净。她不禁想起杜绾那一盘杰作,可不管怎么样。比起自称“心灵手巧”的小五那一盘饺子,杜绾至少已经算是能出师了。想着想着,她索性丢下碗盘置之不理,笑吟吟地让张越过去看看热闹。

孟家上下的四房姨娘两个小主子一起过了十几天的苦日子,这天听说有饺子吃自然是高兴,就是下人们也满脸喜色。然而,两个原管着厨房的媳妇都站在外头。听着那厨房里喧哗阵阵竟是货真价实的一团乱,她们不禁在外头面面相觑。

这伙小姑奶奶们不会把锅碗瓢盆都给打破了吧

杜绾和小五春盈都是南方人,对于面食勾当素来不熟悉,纵使想要好好出力也是有心无力。首先那和面擀皮实在是难为煞了她们,杜绾小心翼翼也就罢了,小五干脆闹得满头满脸都是面粉,最后琥珀秋痕干脆接手,不敢让两人再干这个。

待到包饺子的时候,虽说孟敏手把手示范了好几回,但小五手下出来的饺子没一个能好好站住的,全部是睡倒在盘子里爬不起来,甚至不少用了两张皮方才包住了馅。杜绾那盘饺子大小不一,擀得均匀地面皮在她手中就是不服帖,急得她手忙脚乱。

孟敏起初还能忍,到后来实在忍不住了就偷笑,渐渐地偷笑变成了轻笑,轻笑变成了大笑。自从父亲入狱母亲重病之后她就鲜少露出欢容,一旁的红袖见此情景起初还高兴,随即就觉得鼻子酸涩,忍不住转过了身去。听到这笑声,小五却不服气地拿手往鼻子上一抹,冲着案板上的面皮发起了狠。

“哼,我连写字那样难的事情都学会了,就不信治不了一张小小的面皮”

张越挑帘进厨房的时候,恰听到孟敏的大笑声。此外看到的就是一群莺莺燕燕包饺子的情景杜绾正红着脸向琥珀和秋痕请教,手中那个饺子胖鼓鼓的;孟敏正在手把手地教小五如何让饺子站起来。额头上沾了一丁点面粉。发现没人瞧见他,他不禁咳嗽一声。

小五如今觉得天下最难的事莫过于包饺子,此时一看到张越那笑容就觉得他是幸灾乐祸,遂嚷嚷道:“咳嗽什么咳嗽,有本事你来包个饺子我看看要是你能包出来,我我就拜你为师”

头上包着帕子系了围裙的孟敏却没想到张越会在这时候闯进来,正想说君子远庖厨,却不料杜绾抢先赶人道:“你可别笑,你若是包饺子指不定还及不上小五咦”

众目睽睽之下,张越径直在旁边的盆子中洗了手,抹干水珠子就拿起一张饺子皮挑了馅,熟练地一掐一转,一个饺子便成了型。见四周的小姐丫头们都是目瞪口呆,他便微微一笑,狡黠地向小五眨了眨眼睛。接下来他却又洗了手,冲着众人笑道:

“看你们忙活这大半天才包了这么一些,自己都顾不上吃一口吧虽说忙活得开心是大好事,但外头那两个媳妇怕是过意不去,还是让她们来干,你们也该歇一歇了。”

见张越撵了孟敏和杜绾出去,小五只好气鼓鼓地去洗手,秋痕实在不敢相信,遂用手肘撞了一下旁边的琥珀:“你和我跟少爷那么多年了,他什么时候学会包的饺子”

琥珀却笑说:“少爷的事情,咱们不知道的恐怕还多着呢”

不多时,外头那几个媳妇就进来换班,包好了所有饺子又一批批下了锅煮熟,恰是人人有份人人管饱。孟敏让人将煮熟的饺子一盘盘都端到了正屋的炕桌上,又招呼众人一同上炕吃。小五一时贪吃了几个,结果直打饱嗝,其他人也忘了食不言寝不语的说法,口中都说着今儿个的趣事,到最后彼此看看脸上头上的面粉印子,一群人顿时笑得前仰后合。

这一刻虽说无酒,虽说人人心头都压着石头,人人都不知道明日究竟如何,但空气中却飘荡着一股酣然醉意,让人不自觉地乐在其中。那笑声一直传到了正屋,吴夫人听着心中不禁颇为欣慰熬过这段日子,一切就都好了

第六卷 春雷动 第017章 骚乱

自古村庄的名字素来是天马行空,靠山的以山为名,靠水的以水为名,出了名人的往往干脆打出了名人的旗号当名号,但更多的却是赵家庄、李家屯、王氏村等等。这些带了姓氏的村子大多就是点明了那个势力最强的宗族,毕竟,在这些庄子里,里甲这些朝廷摊派的乡吏比不上族长的一声吼,而村里那几个德高望重的里老,说话也同样比官府还有效用。

自从初春的时候,官府又是垦荒又是屯田又是借牛又是贷种子,行了种种善政以来,在地里卖力气的人顿时多了起来。然而,人力架不住天意,这旱灾的迹象一露头,乡间难免是着了慌。曾经开了沟渠的还好些,不曾开沟渠的便只能捶胸顿足。于是,村与村、族与族之间由族长里老带领的争水夺渠就愈发严重。

寿光县境内的小河庄和高山屯为了两村之间直通巨洋水的一条沟渠,两位德高望重的里老振臂一呼,结果把往年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往事统统翻出来,短短七天内竟是一连三场械斗。虽说还没闹出人命,但好些人却已经是打得头破血流动弹不得。

这天一大早张越带人来到时,一眼就看到不少原本该绿油油的地里被睬得乱七八糟。由于好些天没下雨,土地上甚至还能看到一片片暗红色的痕迹,仿佛昭示着这儿曾经发生过的厮杀。张越吩咐人去找里正,旋即便脸色铁青地站在那条沟渠边。

那并不是一条宽阔的水渠。而且也不知道用了多少年,颇有些淤塞的光景。往日雨水充沛的时候不要紧,如今天一干旱,这条原本的命脉顿时成了导火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