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白金农民麻烦哥 > 分节阅读 92

分节阅读 9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用起来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好比一个普通人,就算给你把枪,你拿上手就能打的中目标就像谭木匠所说的,这是个技术活,玩家们总不可能为了玩个游戏还花大把的时间去学习吧

“秘书,有没有办法在现有的条件下解决制造的问题啊”麻帆有点苦恼,因为身份不能曝光,很多事情都只能靠他自己解决,只能是求助万能的秘书了。

“理论上来说,只要是有资源和能量,各前进基地就能满足玩家的所有需求,但是根据0号你所说的,那样就失去了游戏的趣味性。”秘书显然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麻帆发愁的爬上一堆砍伐下来堆积在一起的原木,在上面坐了下来,一边无意识的看着玩家们工作,一边端着下巴模仿起了思考者,

现在异界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瓶颈,初期的新鲜感过去后,绝大部分玩家们已经对自己亲手干活失去了兴趣,而异界中目前又没有什么可供玩家娱乐的项目,探险、战斗之类的游戏元素也受到了装备、武器、技能等方面的限制,想要制造装备、武器、学习技能,却又受到了生存环境、资源和学习时间的限制,环环相扣的纠缠成了一团。

就好像前两天,香格里拉家族的试探性攻击,为什么对方仅仅是试探了一下就缩回去了原因就是装备和技能等各方面的限制,让赤手空拳的玩家现在没有进攻其它玩家营地的能力,而想要满足发动战争的条件,起码一点就是要满足生存所需,还必须具有足够满足全部玩家的生产力。

麻帆已经看出来了,即便是谭木匠能够制造出合格的弓箭,且不去考虑玩家能不能熟练的使用,起码一点,目前异界中所拥有的生产能力就无法满足玩家的需求。

东天镇现在趋向于战斗和冒险的玩家就有一万多人,现在东天镇能动的上手的只有谭木匠一个人,可制造一把合格的弓需要多长时间就算安排人打下手,形成流水线,一天也做不出五把合格的弓来吧一万把弓少说也要5年多的时间玩家能等的了那么长的时间

还有,就算一万把弓做出来了,要供给这么多把弓需要的箭又需要多大的生产力一把弓就算只配一壶20支箭吧,做一支合格的箭从削杆、上羽、装矢怎么的也得半个小时吧20万只箭要花多少时间又需要多少人来制造

要想满足生产力,就必须有足够多的工匠,可是又要上那去找那么多的工匠呢因为社会的发展,绝大多数的手工匠人的技术已经失传了,就算他们想从地球那边招募手工匠人过来,也找不到,难道要自己培养培养一个学徒得多长时间等学成了搞不好玩家都把飞机大炮造出来了。

“提高学习速度”麻帆突然想到了个问题,传统网游中学习技能是一个很简单的过程,要么是打出一本技能书嗑了就学会了,要么是找某个技能nc学习就会了,无非是有一个熟练度的问题让玩家自己慢慢去练而已,不晓得能不能像那样

秘书对麻帆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快给出了答案:“可行”

“真的可以”麻帆也没有想到自己异想天开的一个念头,秘书居然还真的有办法解决,这难免让他有点喜出望外

“碳基生物的生物脑储存信息数据的模式很复杂和繁琐,是一种和我这样的硅基智能生命完全不同体系的信息数据储存模式,碳基生物通过生物脑之中遍布的神经元细胞,产生微电脉冲来释放记忆信息,然后利用一些被称为ndan甲基d天冬氨酸盐的受体,来不断强化这些记忆信息,并形成信号组储存在神经元细胞之中,也就成为了你们所谓的记忆。

秘书习惯性的为麻帆扫盲了一下,然后解释道:“如果将一些信息数据,转化为特殊编码,通过微电刺激生物脑来形成脉冲,重复的冲刷生物脑的神经元细胞形成信号组,并人工开启nda受体的加强记忆功能,让生物脑记住这些信号组,就完成了信息数据被拷贝过来,黏贴到生物脑之中的过程。

但是由于人类的生物脑的容量并不是无限的,在生活的过程中,大量例如昨天几点钟上了厕所、几点钟吃了饭的无用数据经年累月的积累下来,占据了大量生物脑的容量,所以生物脑会本能的选择遗忘那些长期不用的无用记忆,也就是新陈代谢掉那些无用的神经元细胞,然后通过神经干细胞neura ste ce分化出新生的神经元细胞来记忆新的信息数据。

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拷贝、黏贴的模式,使人类的生物脑像你们所使用的电脑一样简单快捷的存储信息数据,所以理论上是可以无限制的加快学习速度的。”

麻帆眼睛一亮:“那照这样咱们可以把那些各行业的制造技巧、制造工艺做成生活技能让玩家来学习,不就可以快速的获得大量的熟练工匠了甚至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解决战斗技巧、武器使用等问题,创造出技能体系”

麻烦:总算把“技能”掰出来了还算合理吧

第三卷 殖民异界:游团部落版本 134 就职木匠

134 就职木匠

“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实际上还是有一定的问题。”

秘书解释道:“记忆拷贝,只是将数据复制到玩家的生物脑中,玩家获得了弓制造流程的记忆,但是并不代表他就真正具有了制造弓的能力,只是一种帮助记忆的技术。

玩家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都会影响到他所获得的技能熟练程度,这需要玩家自己去练习。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将一些掌握熟练技术的人类生物脑中关于制造某种物品的记忆完整的复制下来,刻录到其它的玩家脑中,使其获得仅次于制造记忆提供者的成熟制造技艺,只要稍加练习就能够真正成为自己的能力。

唯一的问题就是,玩家在接受记忆复制后,自己的生物脑中能保存下来多少,而且能保存多长时间,虽然通过技术可以植入记忆,但是也要看玩家自身是否愿意接受这份记忆,如果本身有排斥,或者过于依赖植入技术,是没办法保存下来大量数据的,而且植入成功后并不经常使用,也会逐渐遗忘。”

麻帆想了想:“那就是玩家自身的问题了,我们可以开发这种功能,让感兴趣的玩家自己去选择是否进行记忆植入,自然也就不存在排斥的问题了替我联系钱老c,我这就去召集那些手工匠人来试试。”

而突然接到“总部”的通知,一下子手忙脚乱的钱老c只能苦命的临时派工作人员,召集一头雾水不晓得要干什么的手工匠人们集合,集体进入调培舱,通过意识层面“录制”技术。

这次参与“生活技能”录制的职业有木匠、石匠、铜匠、铁匠、篾匠、泥瓦匠、厨师、渔夫、农夫、猎人、矿工等等数十个行业的数百个分支。

但是,通过“录制”之后,麻帆却发现一个问题,即便是同一个职业的手工匠人,他们所掌握的技术也不一样,例如“木匠”,有的人擅长做小件木制品,比如梳子、木盒子、小匣子、木杯、木碗等,也有的擅长做桌、椅、板、凳,桶、盆、柜子、床之类的家具,有的擅长做亭、台、楼、阁等大型建筑,甚至还有会做车、舟、船、辕的。

而且他们手艺的好坏也优劣不均,偏注的关键也各不相同,这样一来就造成了需要录制的信息数据庞大,如果说一次性把所有的技术全都集合到“一本技能书”里的话,就会造成大量的无用记忆,就好比说有玩家想学做板凳的,他就不一定需要去学习做船,那么做船的那部分记忆就形成了无用的记忆,会占据玩家的生物脑记忆体“容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