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弑禅 > 分节阅读 251

分节阅读 25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卓知远淡淡一笑:“正是如此。想来大家都知道,真气入体,乃是修禅的第一步,而后当真气逐步凝练,便可凝为真晶,真晶再凝练,可为真元。但是真元究竟是否还有凝练成为更高层次,想必直至今日都还不曾有人知晓。在场诸位至少也有真晶的实力,或许有人也同我一样,凝练出了真元。自从凝练了真元之后,我的真气蕴含量便增长极为缓慢了,似乎遇到了什么瓶颈。我想,这大概是飞升之后方才能够突破的境界。但是,自从我将真气灌入生灵之力之下,我又开始明显感觉到真气的迅速增加了,而且,在生灵之力之下,我根本凝练不出真晶来,而恢复到了真气的状态。总量没变,可是似乎我的肉身容纳真气的限度要大了许多。别的法术我还不曾修炼,只是仓促间修炼了一个大雷音宝幢佛光,不过按照这个法术和真气的变化来看,领悟生灵之力之后,修炼的起点凭自被提高到目前的修持,却是丝毫不错的。”

此时,混沌突然开了口:“所以,主上适才将真气灌入生灵之力之下之后,我等竟然完全看不到主上身上有丝毫的修持,甚至于连眼识都不曾突破,便是因为这个缘故么”

第四百零七回传道授业四

第四百零七回传道授业四

卓知远含笑颔首:“用生灵之力提升修持之后,是否如同修禅一般眼识、耳识如此这般的提升我不得而知,不过,当我将真气引入生灵之力之下之后,所有修炼都必须重头来过,这却是不假。但是如今的起点,也比我之前的巅峰丝毫不差。”

众人顿时哗然,他们都是通玄界一等一的高手,实力到了他们如今的地步,想要再增进就十分的困难了。大家都是一只脚几乎踏入仙界的人,修持和实力之间的不平衡也就被愈发的放大了起来。虽然说修持一旦进入第七层末那识之后,每突破一个镜界,实力都是几何倍数的增长,但是,越往后增长的幅度就越小,并且依赖之前的实力基数的缺点就越发的明显。可以说,前五识打下的基础,决定了第六层意识之后实力增长的速度,又限制了第七层末那识之后实力究竟是一步一个突破还是按部就班的缓慢增长。

今天卓知远所面对的这些人,其实在实力上基本上都算是定了型的,除却修持进步之后带来的绝对力量的增长,他们对于各种法术以及法宝的运用,几乎已经到了极限,再也没有什么明显的进步了。即便力量在不断的增加,可是法术和法宝的顶峰已经早早来临,是以,除非是性命相搏,完全不计得失的用真气和本体去拼,否则,从招式和法术等等角度来看,其实他们都落入了一个停滞的瓶颈当中。

而卓知远今天所说的,如果不错的话,那等于将从前他们所修炼的那些法术、招式以及法宝,都凭空提高了一个层次。比方说他们将某种法术已经修炼到了最极限,再也没有什么提升威力的空间了,但是,用生灵之力重新修炼的结果便是,这种法术重头来过的同时,仅仅相当于这个法术入门的基础,而后的提升空间就相当之大了。

换句话说,他们一旦领悟了生灵之力,并且用其重新修炼的话,那么,就等于他们现在是一个天才到死的人物,一身根骨好到无法言说的地步。这就像是一个天生就是仙体的神仙,虽然什么法术都不会,什么真气都没有,但是由于他是仙体,而并非凡胎肉身,其修炼起来那根本就是普通人无法比拟的。同样的一个最简单的法术,在人家手里是仙术,在普通修禅者手里只是一个小伎俩而已。这种差距根本就是天与地之间的差异。更何况,现在这帮人都是具有数百上千年乃至更长时间的修炼经验的人,他们从前所获得的所有关于修炼的经验,都可以被驾轻就熟的运用,完全省略掉了从前那些试探的过程。

用最简单的方法说明这一点,那就是从前他们是从凡人的基础开始修炼的,不管天才与否,始终都只是凡人。而现在,他们等于是从神仙的基础开始修炼,从前的那些所谓天才,就根本不值一提了。并且最为可怕的是,进入第七层末那识之后,提升一个镜界那是何等的困难还要冒着神魂俱灭永不超生的危险。但是重头来过呢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简直就是易如反掌。以他们的经验,将这六识从容突破怕是连一年的时间都未必需要,但是那样的话,他们的实力却能达到如何的地步

当然,在场的除了卓知远,恐怕任何一人的实力都不足以达到神仙的地步,可是,那也是无限接近于神仙的地步啊

众人都有些不敢相信了

不过事实摆在眼前,也不由得他们不相信,卓知远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缠,继续开始讲解关乎于生灵之力的各种细节。

九大神兽,绯羽、渡天童,月小猜、古燃以及剑仆,不由得都缓缓坐了下来,将卓知远围在中央,认真的听着卓知远给他们讲解一切,并且帮他们梳理整个脉络。这种景象,就仿佛他们当初刚开始步入通玄界初闻禅修之道的时候,听各自的师父给他们讲禅时一样。不知不觉的,卓知远成为了为这帮绝顶高手们开蒙的禅师,而这些绝顶高手,却成为了不入流的小弟子。

这段讲解,足足进行了七天七夜,卓知远才将自己所获悉的一切讲完。

最后,他说了一句:“无心无欲,道法自如。这,再不是禅之道,更不是那编造出来的所谓天道,而是一种无为之道无为之道,便是无道,各人有各人的道,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拥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唯独受到自身的限制。诸位自行领悟吧”

众人似乎也刚刚从卓知远所讲演的生灵之力之中回过神来,卓知远话里有太多他们无法明白的东西,都需要按照各自的理解去领悟了。

“无为之道,便是无道,各人行各道知远,这岂非乱了么”渡天童本是孩童心性,遇到这种似是而非的东西,最是无法领会,是以有此一问。

卓知远笑道:“道可,道非,常道也。名可,名非,常名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有道、无道,实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而玄之又玄,则乃众妙之门矣。渡大哥,禅典也有云,休要偏执,可是大禅本为偏执,是以始终不谓大道。天地初分,产万物只为逍遥二字,若得逍遥,神仙不神仙却又何妨便是如是了。”

虽然卓知远这最后的一段话,更让人完全如坠云雾之中,但是在场之人都是极具慧心之辈,又加上成百上千年的修炼,又岂是那些凡人所能比拟听到这番话,他们各自又有不同的领悟,但是却又有一个相同的领悟,那便是所有的禅,所有的道,如今在他们心中,不管从前如何,现在都已经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