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易鼎 > 分节阅读 298

分节阅读 29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时,群席静了下来,就有人出惊异、迟疑、诧异的表情。

王弘毅从容起身,朗声说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

何以价优,唯有屯谷。

这句话,有着对岁月的感慨,有着名将落寂之感,上接古之王者知寿命之不长,故并建圣哲,以贻后嗣之意,许多人不解,但是李刚李显李存义等人,一听就明白。

这是向大帅致意啊

还没有等“轰”然叫好,只听王弘毅又继续清唱。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联系着上段,这“忧从中来”,就不是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因此求贤若渴,听到这里,众人不由凝神听了下去。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只听王弘毅最后清唱,特别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句,真是声绕大殿,余音不绝,一曲完之,整个大殿都一片沉静。

这是借歌而发,忧其时光短暂,要建功立业,又苦于得不到众多的“贤才”来同他合作,而有着“求贤”之心。

嗣子才登位,这诗就是开场首篇,已经向天下人显示了志向和求贤若渴的心声,这就有着强大感染力量。

王弘毅歌完,看这大殿上一片沉静,针落有声,众人目瞪口呆的情形,心中不由一阵大快。

这诗是曹操所作,他以贤相周公自居,王八气就没有太暴,但是整个诗内,建功立业,求贤若渴的心声,以及心怀大志,治国按邦的宽宏气度,也已经显示出来。

为了一炮打响,争夺气数,王弘毅hu了不少时间,问了不少诗人文人,知道这首诗这个世界没有出现过,才一鸣惊人。

片刻,大帅王遵之才醒悟过来,大赞一声“好”

显然正合其心。

这时,群席轰声哗然,李刚就首先起身举杯笑的说着:“大帅,少主有此诗,必可轰传天下,这是大帅的洪福,当是本镇之幸,当饮之。”

“正是,正当如此”下面应声如潮,连连举杯。

李存义和李承业父子也不得不举杯,心中却是一片沉寂,甚至有些喘不过气来。

诗以咏志,可见格局,这给的压力,就沉甸甸,如巨石一样了。

而在这时,远远角落里的素儿,眸光流动,惊讶的看着台上的王弘毅。

刚才王弘毅气数大变,红气云集,黄气已生,她是看在心中,已经惊疑不定,心中既觉得这应了“潜”字,才有这命格变化之举。

而李承业龙气氤氲,很明显又是得了蜀中地龙庇护,又得了“龙”字。

这时闻到这诗,更是心情漂浮难定,这诗本身就代表着大气数,能集人才,能招贤士。

那,这蜀中潜龙,到底是谁呢

第二卷 县中鲤鱼戏 第四十一章 终定上

开明县县衙,自打李氏父子归来后,便陷入到死寂当中,本来温和有礼的李承业,这几日,有些喜怒无常。

向来有威严的李存义,就更让下人小心翼翼了。

与文阳府城热闹喜气情况正相反,自从观礼归来后,李家人皆沉默许多。

这并不意味着,上面发下来的迁县消息便能压得住,只几日,整个县城均已传开,李家,要迁移出开明县了。

一时之间,县城内人心浮动。

夜已深,李存义书房内,却烛光仍亮着。

儒雅的开明县知县,此时正就坐于书桌前,面现倦容。

在他面前,展开着一份文书,上面内容,虽然已经不知道读了几遍,却还是触目惊心,使他感觉好象有剑刺心一样。

“开明县知县李存义治政宽厚,甚得人心,本镇甚重之,特转为太素县县令,县衙众官可随之。李承业年少有为,特赐正九品营正之职,归属太素县。”

“燕山都宣武校尉陆忠成和钱信,各率其卫,驻扎太素县,以防长定镇袭击。”

“任命王彦为开明县县令。”

“以上任命,立时生效,不过嗣子大典后,再各上任。”

别人或许一时看不出这其中之意,他却一眼便明了,这是大帅不信任自己,想要动李家根基了。

只不过,虽然自己已经作出了决断,但是还有几分侥幸和试探。

自己的儿子,娶大帅义女为妻,这大帅也要给他李家几分薄面吧

在这大典仪式上,父女相见,多年情分叙上一番,事情便能有所转机,也说不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