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九界 > 分节阅读 199

分节阅读 19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何突然灵念失守,临终前为了不致影响到他修行,才指定丹泰常接任掌教一职。按照丹鼎门内部的说法,丹泰常迟早要将位子让出来,由丹几道出任新的宗主。”

“哦居然还有这等秘辛,真正是想不到”高庸涵同样是大感意外,猛然间冒出一个念头,急急问道:“那么你有没有听说,丹鼎门内部可有不和之声”

“这个倒没有听说智空大师天性懒散,从不过问世事,真阅上人性情冲淡,时常下山云游。丹几道出关还不到一年,我只是在过年的时候,在祭拜九界道祖的大典上见过他一面,此外再没见过。”叶厚襄似乎有所领悟,低声道:“高帅的意思,莫非是说”

“我也只是瞎猜,真实情况如何,还是等咱们上了道祖崖再细心观察。”交换了一下眼神,两人已经取得了默契。丹泰常一反常态地支持北州国,而且在这等紧要关头却选择闭关,无一不昭示着内中另有隐情。至于这个隐情是否如高庸涵所猜测的那样,与丹鼎门内部的权力交接有关,目前的确无从判断。

修真界虽说高高在上,但是在很多事情上和凡间却没什么两样,尤其涉及到权力之争时,一样充满了血雨腥风。“权力”这个东西很奇怪也很吸引人,古往今来多少大英雄、大豪杰,到头来莫不是栽倒在这上面,直到临死时才多少醒悟过来,原来一番算计一番辛苦,莫不是给他人做了嫁衣裳。可惜,无论前人留下多少感叹、多少告诫,后人仍是趋之若鹜,不惜为了它做出一件又一件违心的事情,最终在权力之中迷失了自己。即便连上仙也很难免俗,当年的狐晏不就是这样么

每每涉及到权力,尤其是类似于一国之君、一派宗主这样的高位,其间有多少龌龊不堪的暗中交易,有多少令人胆战心惊的背叛、诡计和杀戮,当真是史不绝书。然而,无论是宗法还是礼教,都不能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而最后,受苦受难的还是黎庶

一念及此,高庸涵悚然而觉。细想自己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虽说抱着一个天下太平的宗旨,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陷入到种种的权力之争当中。因为想要实现胸中的抱负,必然需要聚集一大批下属,这么多人凑到一起,自然而然地便会产生出权力。难道说只要有生灵存在,这权力便不可能被消除么这何尝不是一个生生不休的死结回过头再来看,如果权力掌握在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手中,会给世间带来什么不言而喻。既然权力始终存在,那就应该好好把握,利用手中的权力真真正正地做点事情,至少也要让百姓过得好一点

这一夜,高庸涵与叶厚襄一直聊到了天亮,两人对于接下来该如何做大致有了一个概念,这也算是一件幸事。到了第二天一大早,叶厚襄祭过天地之后,和高庸涵一道启程望道祖崖而去。随行的是由上将军寇连环亲率的五百禁军精锐,还有尉倪、尉倧两兄弟,作为叶厚襄的贴身侍卫随侍左右。至于羊舍攀,则和北州国自国丈以下一众大臣留守望云都。

五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由正南的正礼门出城,沿着官道马不停蹄朝南而去。一路上先是渡源天河,一直到天阶滩方才折而向西,在青曲坊修整了一日,再往北进发进入山区,至此官道噶然而止。山路颇为崎岖,一些险要处只容一人一马经过,不过四周的景色如画,而且气候宜人,倒也不怎么辛苦。在山间走了两日,来到一处湖边,天色依然大亮却已到了戌时,于是安营扎寨生火做饭。闲来无事,叶厚襄陪着高庸涵顺着湖边缓缓而行,尉倪、尉倧两人则远远跟在身后。

“这个湖叫做小天池,湖水中蕴含了淡淡的仙灵之气,可祛百病,常人喝了能延年益寿。”说着弯腰捧了一捧湖水喝了一口,叹道:“可惜,从一进山开始,就完全属于丹鼎门的直接管辖范围,所以这里是不许百姓取水的。即便是我带来的这些禁军,也是经过丹泰常特许,才能饮用。”

从叶厚襄这句话中,高庸涵多少感觉到了几分无奈和惆怅,寄人篱下的日子果然不好过。

“高帅请看”叶厚襄指着湖对面远处群山说道:“那座最高的山峰就是道祖崖,丹鼎门便坐落在半山腰。山顶自然是九界道祖的道场,每隔六十年才会开放一次。”

高庸涵眼力极好,加上悬空岛四季常青,所以隔着这么远的距离也能大致看清。只见起伏不定的山峦中,十几座山峰众星拱月一般围着一座大山,那座山并无什么棱角,山势柔美之中带有一股洒脱,恰如千灵族飘逸的本性。山腰处云雾缭绕,大朵大朵的云彩将山腰以上完全遮掩起来,只从缓缓流动的云雾缝隙中,偶尔会闪出道道金光。整座山看上去平淡无奇,既无天机峰的雄厚,也无倚刚山的粗犷,但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大气,而且不失灵秀。

虽然还没真真切切地看到,高庸涵已经忍不住赞道:“道祖崖好强的气势,当为天下第一山,果然不愧是仙界的手笔”

“据说仙界当年造悬空岛之时,特地仿照九界道祖居住的仙山修建的道祖崖。传说,在道祖崖顶峰,有缘之人可以看到飘渺的仙境。”叶厚襄一脸向往之色,长叹道:“可惜我这一辈子都无缘登顶,只能从九界风物通志中想像仙境的绝美了”

第5卷 任是行人无定处 第二六二章 仙山

从小天池再往前行约莫六十余里,地势转而降低,到了一处极大的山谷跟前,谷口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上书三个大字“落马台”。到了这里,便算是真正踏入丹鼎门的地界,出于对九界道祖的尊敬,不管来人是谁都要落马,也不许御空而行。叶厚襄将五百禁军统统留下,只带着高庸涵、寇连环和尉倪、尉倧,以及几名手捧礼物的随从,轻装上山。

由于此前曾在天机峰与丹鼎门的人交过手,高庸涵目前不宜以真实面目出现,故而稍加打扮了一下,装成一名随从跟在寇连环身后。之所以没有使用幻化之术,完全是因为担心被人看出来,反而容易坏事。

一行十余人沿着山谷前行,走了约莫二十里,来到一座山门跟前。高庸涵抬头看了一眼,不禁暗暗喝彩。只见一道霞光高悬在半空,流光异彩中漂浮着四个硕大的金字:为道法祖。两侧是两块冲天而起的玉碑,隐隐泛着蓝光,宛如流水一般缓缓移动,仔细看去竟是纯由月萤石雕琢而成。玉碑上浮凸出一幅楹联,其势若飞,上书:

仙山巍峨,云飞画栋,睹诸相庄严,已接无边法界;

霄汉飘渺,乐奏钧天,觐道容整肃,如游九府神宫。

这数十个大字写得龙飞凤舞,字迹酣畅淋漓,将仰慕之情完全形诸于笔墨,一股磅礴的气势充斥于天地之间。想来当日题字之人,一定出自仙界,否则哪有这般大气

踏进山门,一股柔和的山风带着淡淡的云雾拂来,将众人的衣衫吹动,恍惚间飘然若仙,众人心胸为之大开。这时从云雾中闪现出两个千灵族人,均是一身华美的蓝袍,尤其是头上的一对灵角闪着金光,无一不彰显出名门大派的风范。只是两人神情倨傲,显得十分冷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