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都市灵医王 > 分节阅读 167

分节阅读 16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到自己住处交流医术,完美解决了这次误会的肖风凌心情正是大好,自是欣然前往。

来到一个幽静的禅院内,桑吉堪布请肖风凌坐下,这位高僧的住处很简单,基本没什么家具摆设,靠窗的坑上放着小桌,一个小喇嘛恭谨地端来酥油茶和“土巴”掺肉类、干果的米粥,肖风凌一直闻不惯那股酥油茶味,揉了揉鼻子,桑吉堪布露出了然的神色,也不劝他喝,两人相识一笑,交谈了起来。

“刚才多亏了大师及时赶到,要不在下不死即伤”

“施主,老僧末迟一步,差点让施主受伤,还请见谅”桑吉堪布只手合十为礼,“不过施主的力量当真强大无比,竟然能以一人之力对抗全寺的僧人,连主持师兄的”斗“字真言都未能压制住施主,以老僧看,那最后一击就算是鄙寺侥幸占得上风,祗怕也是个两败俱伤之局”

肖风凌还礼道:“大师过谦了,我看大师也是位念力高手,祗怕还在那位主持大师之上。”

“大师是汉称,我们这里叫喇嘛就可以了,我可受不起施主这堪布,的尊称其实我的力量虽然稍高于主持师兄,但对佛法地理解和参悟却远远不及。后者才是我所应追求的真谛。而且,我这种微薄的力量和肖施主相比,简直不值一提”桑吉堪布微笑道,事实上,这是过谦之语,他当年为追求佛法而主动放弃主持之争,随后参悟大道,佛法精深,在色拉寺的威望极高,不在主持之下。

“桑吉堪布太谦虚了。其实,争胜之术乃是小术。活人之术才是大道,”久闻堪布不仅佛法精深。而且医术也是首屈一指,在下对医术也颇为喜爱,正好向堪布好好讨教一番。“

肖风凌的话让桑吉堪布眼中一亮,不住颔首:“好一个小术大道我观肖施主身具佛性,所言甚得吾心,看来我们还真是有缘,可惜施主尘缘未尽。还需在这大三千红尘中浮沉。”

肖风凌见这位高僧的意思,竟然是对自己不是和尚感到可惜,心中不由暗暗打鼓:家里还有美女翘首期盼,谁想出家啊何况我还有娶两个老婆宏伟计划,要真出家当个喇嘛,祗怕连老爸老妈加上老八“三老”都会杀到西藏来

肖风凌想了半天。终于憋出一句自认为有内涵的话出来:“这个嘿嘿,大师现在何尝不是浮沉于尘世之间呢虽然我不懂什么佛理,但也听人说过。明要心中有佛,何处皆可修持大师不必在过执着,我们还是来讨论讨论医理吧”

“说的好”桑吉堪布知道让肖风凌与自己谈论佛理确实是为难了点,便与他谈论起医术来。

说道医术,肖风凌的兴致顿时高涨,桑吉堪布在舆他交流了一番后,对这个年轻人也是另眼相看,在这位喇嘛看来,肖风凌在医术方面的造诣和成就,丝毫不亚于在其力量方面地程大。肖风凌从桑吉堪布走进一步也详细地了解了藏医的基础理论,果然与中医大相径庭,却有隐隐有相通之处。

藏医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三大因素,“龙”、“赤巴”、“培根”;七大物质基础,即饮食精微、血、肉、脂肪、骨、骨髓、精;三种排泄物,即小便、大便、汗。三大因素支配着七大物质基础及三种排泄物地运动变化。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上述三者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保持着相互协调和平衡,当三者中的任何一个因素或几个因素由于某种原因出现过于兴盛或衰微地情况时,则会出现龙病、赤巴病和培根病,治疗上就需要对三者进行调整,使其恢复到协调状态。其中,“龙”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动力,其性质近似于漠族中医的风或气,但含义比中医的风或气更为广泛;“赤巴”译成汉语是胆或火,具有中医“火”的性质,主要功能是产生热能,维持体温,增强胃的功能,长气色,壮胆量,生智慧等;“培根”译成漠语是涎或水,它相当于中医的津、涎,但含义较为广泛,与人体内津液、粘液及其他水液地物质和机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关于疾病发生的机理,藏医认为归根到底是由于“龙”、“赤巴”、“培根”三者之间失去平衡和协调,使身体的元气受到了伤害,因而危及健康。因此,治疗的目的,就是调整这三大因素地偏盛偏衰,使其能够重新协调起来。

由于民族习惯及民俗关系,藏医对于人体解剖及生理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古代藏医用各种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各脏器地生理功能,例如:心脏国王,端坐在宝座上,居人体胸腔的正中;肺脏犹如大臣和太子,围绕着君王;肝戚和脾脏似君王的大、小后、妃,处在君王下端,但关系又很密切;肾脏像一座房屋的脊梁,没有它,身体就不能成为一栋大厦。

从这些有趣的比喻可以看出,古代藏医已对人体有了较为科学的认识。肖风凌知道无法完全以中医的理论解释藏医,但对桑吉堪布治疗的一些医案很咸兴趣,在听他谈论治疗方法和理论依据时,暗暗以中医的角度想像如何如何治疗,如何能以最安全和最快捷的方法使病人得到最好的恢复。一番谈论下来,两人均感觉受益匪浅。

肖风凌从谈话中也了解到,桑吉堪布正在研究如何将念力更好地和医术融合在一起的课题,舆他的灵医道有异曲同工之妙,便将自己的一些经验说了出来,并当场演示了自创的灵针之术,并阐述了灵灸之术的要领。藏医之中也有针灸之术,这下让桑吉堪布有愧不如的同时也大受启发,开辟了新的思路。

为了回报肖风凌的坦诚,桑吉堪布从柜中拿出一本手抄卷来,送给肖风凌,说这是他多年行医的经历,里面有详细的病例和治疗过程。肖风凌大喜,当看到里面是藏文时,顿时傻了眼。桑吉堪布知道他不懂藏文,答应尽快翻译成漠语送给他,肖风凌赶紧称谢。两人最后还达成了一项共识,无论是中医或者藏医,都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理论体系不够科学而且不够量化,并缺乏完整的科学的实验,所以容易被世人误解为伪科学。肖风凌暗下决心,有生之年一定要在这方面下功夫,争取早日整理出一套完整、系统,令人信服的科学理论,使祖国的传统医学洗脱“伪科学”的冤名,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界的面前。

就在他寻思的时候,忽然心头一阵燥热传来,眉心开始隐隐作痛,浑身灵力也有溃散的迹象。熟悉的感觉让肖风凌吃了一惊,糟糕先前向喇嘛们澄清事情后,和桑吉聊得过于投入,竟然忘了妙谛印决中“烈”字诀的反噬力

剧痛开始传来,肖风凌咬着牙一声不吭,但异常的状态马上落在了对面那位精通医理和念力的高僧眼里。

191正文第174章 密宗九字真言和妙谛印法

桑吉堪布对肖风凌的异常感到特别的惊讶,因为这种徵状在他看来是何等的眼熟。看到肖风凌痛苦的样子,他没有迟疑,只臂外张,十根手指在一刹那间以奇怪的节奏飞快地颤抖了起来,最后只手合拢一处,两根食指立起,其他手指交叉重叠在一起,结成一个与嘉措和贡布不同的手印,这一结印,一股莫大的力量散发了出来,朝肖风凌的眉心一点,沉声一喝:“临”

肖风凌明觉一阵极其清凉的感觉从眉心传来,散落到四肢百骸中,有种说不出的舒服感觉,那种疼痛也大为减轻,更奇妙的是,这种“临”字诀的力量居然带动了体内原本已经“碎裂”的灵力,将那股不断发作的反噬力渐渐压制了下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