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纵意人生 > 分节阅读 57

分节阅读 5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安然没理他,边思考边说道:“去找个印刷厂,印一万份宣传单,做的简洁一点,然后找点学生在各个学校门口发发。”

“什么是宣传单”丁凡不懂他的意思,也是,89年的市面上还没有出现过未来的人们深恶痛绝的小广告。

安然有点头疼,不管做些什么都要解释一番很郁闷:“就是报纸知道不就像印报纸,印a4纸那么大,咱们弄点优惠活动,然后让别人知道咱们店开张的事情。这东西不贵,一张了不起一两分钱,雇上几十个学生站每个学校门口发就是。”

“行,你说了算。”丁凡一口答应下来。反正钱都是安然出的,大老板想干什么就干呗,他还有什么话说倒是冯继堂有点不舍。

“安然,还用发什么广告啊,就凭着咱们的那么多新机器,谁知道了不要自己跑来印报纸还要请人,那可是几千块啊”

男孩一言而决:“有用的,咱们比别人好是不错,可也得让人知道不是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不早了,我先回家,这儿就全交给你们了。”

冯继堂满脸不高兴的看着安然远去的背影张嘴说道:“几天不见,这小子说话声音可是大了不少啊,什么事他都安排好了,还说什么全交给我们”

“呵呵。”丁凡笑笑不吭声,这几天安然每天要来一趟,接触下来他学到了不少东西。虽然现在安然的做法他并不理解,可他心里也不想否定安然的话。对这个比自己小不少的男孩,丁凡很服气。

“就知道笑,算了,你在这看着吧,我也回家吃饭去了。”冯继堂一甩手就走,也不给丁凡反对的机会。

丁凡摇头无语,安然是甩手掌柜,冯继堂是兴趣来了什么都想管,没兴趣什么都不管,只有他自己是劳碌命。

日落日升,忙忙碌碌的时间过得特别快,装修,调试设备,培训人员

这期间安然再也没有出现过,冯继堂隔三岔五的来转转就抽身而走,只有丁凡一个人整日蹲守在这。

终于,一切都结束了,站在摆满了崭新机器的店里,闻着还有些浓郁的油漆味,丁凡挺直了胸膛,四处检查着看看有什么遗漏。明天就是开张的日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激动之余,丁凡有些忐忑,前前后后花了三十多万,这个店能不能赚到钱投资太大了,他心里没有底,三十多万,加上明后年的房租一共四十万,意味着三年里每年赚到十三万才算保本。

一个月赚一万块钱的话,等于没赚到钱,这种压力放在一个职高的学生肩上,的确不算轻。

“安然,明天就开张了。”

“店里的电话装好了”

“嗯,下午邮电局的人来装的,贼贵,五千多一部。”

说到这个丁凡真有点不舍得,一个游戏室需要装电话吗花五千多块装这东西有什么意义,不能吃不能喝的。丁凡对安然现在算是彻底服了,既是为了他的见识,也是为了他的舍得。

听筒里传来的声音,似乎安然有点漫不经心,“是不便宜,但没电话不行,太不方便了。明天开业的事情都准备好了没”

“全部弄好了,就等开张。明天星期六,上午九点半开业,记得准时到。”

“我就不来了,我今天晚上11点的火车,要去北京。”

“啊店里开张你也不来去北京干嘛”丁凡一点脾气都没有,真没见过这种人。自己花了几十万的店开张都不到场的老板,绝无仅有。

丁凡的心里抱怨,安然也是一肚子牢骚:“我也不想去的,可是没办法,不去不行,参加比赛呢。”

“那,好吧,你一路顺风。这边店里我会看着的,放心吧。”

099 我爱北京天安门

飞驰北上的列车驶过一座座山脉桥梁,从江东省会江北市到北京有两千多公里,火车要行使30多个小时才能到达。

曾几何时,能去一次北京是无数中国人的梦想,不要说这些十来岁的初中生,就连陪同参赛选手一起进京的老师们大部分都还没有到过首都。

江北省这次入围进入全国决赛的学生有七名,江南市的成绩第一次超过了省会江北,安然和董青占据了七个指标中的两个。这个现实让省会江北教育局的官员们很丢面子,却让江南市教育局领导笑得合不拢嘴。

取得了好成绩,上至教育局,下至三中的老师个个得到了好处,其中以张军为甚。参加工作只不过四五年的年轻语文老师,现在成功的担任了三中初中语文助长和初二年级主任的职务,另外还被评选为江南市去年的先进教师,预计今年的中学高级教师职称也在望了。

此次进京教育厅一个处长带队,各个学校参赛学生的指导老师也沾光赴首都旅游,嗯,准确的说应该是指导学生参加比赛,顺便游览首都的大好河山。来回的行程早就安排妥当,除去往返和参赛的时间,还有一天的自由活动。其实要是挤一挤的话,足足有两天可以游览风光。

一行人中,有两个学生和旁人不太一样,这两个学生就是安然和董青。参加作文竞赛,安然不很在乎,去北京他也没有多少热情。而董青的若无其事更好理解,她从北京过完年回来还没有多久,如何会对回北京有憧憬和激情。

两夜一天的行程在火车上渡过,到了第三天的清晨,南国漫山遍野烂漫的山花变成了深绿色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一座遥远的城市进入眼帘。安然可以清晰的看出,在那座庞大的城市上空,升腾着淡淡的黑烟。

一下火车,安然还来不及仔细端详一下八十年代末期老北京站的全貌,就被张军催促着乘上主办方前来接站的中巴。我们的张老师也迫不及待了,希望能赶快报道,放下行李抓紧时间参观一下四九城。董青没有他们一起走,而是上了一辆进口轿车扬长而去。

董青上车之前,回过头来无声的张了张嘴,安然能看出她的口型:“天安门。”

男孩招了招手,张开嘴同样无声的回答道:“不见不散。”这是他们在火车上的约定,中午一点钟在天安门城楼下碰头。

董青的离开大家都看在眼里,但是没有人去关注,起码是表面上所有人都视若无睹。其他学校的老师自然不会去管闲事,而教育厅的处长大人和张军是心知肚明。

所谓的报道是很简单的手续,也就是在下榻的宾馆大堂里,团队的领队出示江东省教育厅的介绍信,然后办理一下入住的手续,顺便领取赛程和注意事项而已。

安然的行李不多,他向来不喜欢大包小包似的出门,最多一身换洗的衣服。北京城这么大的地方,缺什么都可以买到,人民币多带点就行了。放下行李安然看看时间,已经上午十点半了。他们入住的这个宾馆不在市中心,上来的时候安然留心问过服务台,这儿是二环之外三环之内,边上是朝阳区政府,距离天安门有点路,但也不是很远。

二环之外,三环以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