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纵意人生 > 分节阅读 11

分节阅读 1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林对这位老先生是了解的,能让黄先生看看安然的乐谱,就算得到的是否定的答案,他怎样都能交得了差。

幻林出版社的总编大人放下所有的手头事务,急匆匆的驱车赶往黄沾的住所,这种机会何其难得,他可不想因为自己的迟到而耽误正事。

万一从内地带来的新歌能得到黄先生的认同,这立刻就能变成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他绝对有信心把这件事情炒成一个大新闻。自从在江南市被小男孩灌输进后世简单的炒作手法之后,总编大人有如茅塞顿开,原来广告也可这样做

并不是说他要违反和安然的约定,但是向外界透露一下“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作者还能写出脍炙人口的歌曲,总不要紧吧。

黄先生的住所在半山,距离幻林出版社足足要穿过半个城市。张思林今天幸运极了,在下班的高峰期竟然没有遇见一次堵车,一路绿灯畅通无阻,顺利的抵达了半山附近的住宅区。

“我是幻林出版社的张思林,和黄先生约好送一些稿子来给他看看。”张总编压抑着澎湃的心跳,急促的对着门铃说道。

“好的,请稍等。”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出,约莫过了半分钟的时间,“咔哒”一声,大门打开一个男人站在门后,坐了一个请的手势:“你是张总编吧,黄先生在书房,请跟我来。”

张思林看了看这个男人,这张脸孔有些眼熟,只是不记得在哪里见过:“有劳了。”

屋子里很安静,带路的人轻手轻脚的前面引领,张思林小心的跟在后面。房间不算太大,装修得比较简约,很有些古时候的韵味。上了二楼正对楼梯就是书房,站在门口一眼就能瞧见屋子的正中央。

一个头发已经有些斑驳的中年人站在一张大大的桌子前发着愣,似乎是遇见了什么难题。在这张宽大的书桌上,摆着几本乐谱,还有一张大大的宣纸,其他文房四宝之类凌乱的堆放着。

张思林微微打量着书房内的摆设,西南两面墙上挂了几幅字画。在北面的墙上,却是一个直到屋顶的大书架,上面的各种书籍摆得满满当当。

“黄先生,张总编到了。”中年男人敲了敲敞开的门说着。

那人转头,有些迷惑的看着门外。

“张总编”

等到看见手提公事包的张思林,这才是恍然大悟般笑道:“哎呀,张总编莫怪,我这个老头子的记性越来越不好了,快请进来。”

张思林哪里真的敢去怪他贵人多忘事,连忙打着哈哈跟着中年人走了进来。

没等他开口说到自己的事情,前面引路的中年男人看见那张空白的宣纸,心情像是沮丧得很:“黄老师,还没有感觉么”

那人眉头微微皱起,有些颓唐的叹着气:“这曲笑傲江湖,一时之间实在找不出感觉。要写出金庸先生书里的侠气,那是这么容易的事情”

中年人看见那人犯难,连声劝慰道:“黄先生也不要着急,反正电影还有几个月才开始拍,我们有的是时间,千万不要因为这件事情影响了你的心情。况且顾老师那边的曲子也还没有动笔,不必急于一时。”

老人苦笑了一声,眉宇间的烦躁始终无法散去:“你说的不错,急也是急不来的,先放一放吧。对了,这位张总编说有些大陆一个神童写的新歌,想请我过过目,看能不能在香港发行。你这个唱片公司的大老板,正好可以看,说不定可以失之东偶、收之桑榆。”

说是这么说,黄沾也不报太大的希望。毕竟小说和歌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门道,能出版长篇小说可未必就能写出好的歌。这次他也是好奇心所致,才叫张思林拿来看看。

有点神秘的内地,竟然有个孩子十一岁时就能写出让一个出版社总编推崇备至的长篇小说,本就是一件奇事了,不能不叫对祖国内地本就渴望深入了解的香港人关心。

张思林听了黄沾的话也不矫情,直接打开公事包,拿出小男孩的乐稿双手送了过去:“黄先生,乐谱都在这了,还劳您费神过目。”他深知这位著名的音乐才子最是真性情,反感别人装腔作势,所以也是直来直去为好。

虽然眼前只是一个孩子的手稿,也许还只是初学者的涂鸦,黄沾也没有半点轻视的神色,依然是端端正正的接了过来。这是他的一贯态度,对于别人用心写出的东西,不管是好是坏,这是最起码的尊重。

“这是简谱写的,看字倒不像是个孩子,这”香港音乐界的泰斗,人称四大才子之一的黄沾先生只略略扫了几眼,脸上便泛起惊讶的神色,“这真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写的”

能让稳坐香港音乐人创作第一把交椅的黄沾惊讶的手稿,原本不以为然的中年人连忙凑了过来:“黄先生怎么了”

黄沾并不理会他,只是不住的翻着那几张薄薄的乐谱,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不放,嘴里还哼起莫名的音调,似乎是正在识谱。

张思林也是惊讶万分,他对黄沾的反应始料未及。原来他只想着能够得到黄先生一句过得去就可以满足了,没曾想竟然有这种效果。

“这的确是那个孩子给我的,他说是自己的写小说的空暇,无聊的时候随便写的。”张思林不敢有半点隐瞒,把罗平的原话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随便写的”黄沾语气显得有些苦涩,用手抖了抖乐谱:“这样的好歌随便就写出来了还是十一岁的孩子看来我们香港音乐人都该去内地上中学算了。”

“你的意思是这些歌写得不错有发行的潜力么”总编大人心下狂喜,有些怀疑的问道。

中年人也能看得懂乐谱,眼巴巴的歪着头看着黄沾手中的几张薄纸,嘴巴一张一唏,不住的用手掌击打节拍。

“何止是写得不错,”黄老先生摇了摇头:“要说这些歌是一些有名的音乐人写出来的,我不会表示惊讶,可这是十来岁的孩子的手笔,这就不能不让人感慨了。不过事实摆在眼前,叫人也不得不信。”

老人手指着第一首谱子说道:“你看看这首最浪漫的事,前奏随意而轻松,象午后的阳光一样令人舒服、散漫;高潮清朗,结尾更是写出了浪漫的真谛,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的浪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