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特工之回到清朝 > 分节阅读 152

分节阅读 15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巴朗立刻决定撤退,这一决定避免了整支部队的覆灭,如果他看见河对岸的无数正在涌过河的人民的话,巴朗一定会庆幸自己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

追兵撤了,在活佛安详的笑容面前,激动的藏民们纷纷拜服在地,赞美佛祖的保佑,保佑他们心目中神圣的活佛没有受到伤害。

追兵撤退是暂时的,这条河是这一带一个良好的屏障,只要稍有脑子的人都知道。刘铭传也不敢再多停留,护着活佛过河。河这边可一点都不好玩。

洁白的哈达,香浓的酥油茶,酸甜的马奶酒,载歌载舞的少女,藏民们用能想到的一切方式来款待这些勇救活佛的英雄们。

和平解决西藏问题的可能性已经破灭,达赖为首的叛军盘踞在西藏大部分区域,桑格土司作为丹珠活佛的忠实信徒,他是绝对支持和平,反对叛乱的,但是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桑格土司能拿出手的部队不过万人,比起叛军来说,实在不算什么,现在桑格最迫切的希望就是能得到中国军队的增援。

要求石达开立刻出兵的信已经发出去了,现在要做的就是以这条河为防线,守住这条战线就是胜利。

边界。刘铭传他们得到援兵的时候,杨一也到达了德格的军营。

石达开对杨一出现在第一线虽然有些担心,但也知道,自己现在根本没办法让杨一安心地待在甘孜。不过杨一还是看到了刘铭传要求立刻进军西藏的书信。这是石达开第一时间向杨一汇报的,这可以说是一个绝对的好消息。不过杨一还是担心,刘铭传和活佛一起跑路,路上是不是可以安全跑掉

很快石达开就显示出他在军事上的才干。先是告诉杨一,自己早就派出了接应的小分队,可以说是刘铭传前脚走,小分队后脚就跟上去了。这无疑让杨一对石达开又高看了几眼。从发信的时间上来看,不过短短的一天一夜,这信怎么就送到了呢可是信上的确是刘铭传的手笔,这说明藏族人在自己的领地内有一种独特的通信方式。

等杨一要求石达开立刻准备出兵时,石达开的答案更让杨一欣慰了,不但所有准备都已经做好,而且刘铭传手下最精锐的第一军第一师的一个团,已经在昨天就出发了。

杨一不得不承认,当初石达开败给自己,实在是败在装备和对时局的预知上了,但就军事上的应变而言,石达开比自己手下的任何将领都不遑多让,只是杨一就不明白了,历史上的那个石达开,怎么就会为了个孩子而把十几万大军置于死地呢

第一师可以说是杨一起家的部队,其前身就是那支在上海镇压小刀会的新军。不过一个团的兵力还是少了点,新式的装备正在源源不断地朝这里运来。杨一立刻让第一师挑选出一个营,立刻把自己带来的装备换上,加上自己的警卫营,组成了一个临时的加强营,配给足够的马匹。杨一要求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奔赴前线,现在丹珠活佛和他的支持者最希望看见的无疑是中国政府军队的身影。

1864年的夏天,在西藏这块雪域高原上发生了全国人民都不愿意看见的事情。6月15日以达赖喇嘛为首的独立势力,在拉萨宣布独立,成立所谓的大土蕃联盟国,达赖成为了政教合一的领袖。战争的阴影由于一小部分人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而强加给了人民。

有一件事是杨一没有想到的,从德格出发的部队这一路上经过的地方,所有土司好像是商量好一样的,纷纷动员领地子民,对政府军队夹道欢迎,道路的两边准备了水和干粮。这让先期出发的那一个团很奇怪,各地的土司甚至还亲自出来迎接大军,并派出向导给军队带路。

有了藏民的大力支持,先后出发的两支部队行军速度很快,唯一的缺点就是他们都没有携带多少重武器,顶多就带上了60毫米的迫击炮,这也是让时间逼的。

登上西藏分裂政府宝座后的达赖,第一个命令就是命令他所谓的联盟大军,讨伐桑格部落。只可惜这个命令下得晚了一点,达赖毕竟不是一个玩军事出身的,他不听英国军官的意见,没有在第一时间立刻就攻打桑格部,而是先急着给自己登极加冕,等一切都完成后,桑格部落已经在刘铭传的帮助下,在那条小河,怒江的一个支流的对岸修建好了完整的防御体系,加上有河流的阻拦,骑兵的冲击作用被大大地减弱,而石达开派出的十支小分队三百多人,也先后在战斗开始前赶到索县。三百中国军队和一万藏兵共同在河对岸组成了一条坚固的防线。

6月15日,五万叛军以一百门英国大炮为火力支持,对这条防线进行了疯狂的进攻。对桑格土司来说,他必须信任刘铭传,在活佛的意思下,桑格把自己的一万藏兵交给刘铭传指挥。对刘铭传来说,这样的信任固然让他感到欣慰,不过也实在是郁闷。

严格地来说,这些藏兵根本不能算做一支军队,就算是火绳枪也才装备了两千条,其他人拿的都是些冷兵器,弓箭大刀。关键问题是这一支藏兵根本就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其中十四五岁的小孩和五十多岁的老人就占了三分之一。

刘铭传接收部队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老人和孩子请出部队,让他们去搞后勤。桑格还有十几门土炮,这十几门土炮的使用上刘铭传颇费脑筋。这种土炮的射程实在有限,摆在明处根本就是叛军大炮的靶子,但不用上又浪费了。刘铭传只好让人利用掩体巧妙地藏好这些土炮,到打起来的时候只要能放上个两炮就算赚到了。藏民们对挖战壕很不理解,打仗就应该是大家骑着马砍在一起嘛。不过有活佛的支持,他们还是只能接受。刘铭传在一线阵地上布置了一千人的部队,主要防御力量是那些拿火绳枪的藏兵。第二线阵地才是刘铭传心目中的主要阻击阵地。五千骑兵作为突击队,等叛军半渡而击之,这也算是最合理地使用这些部队了。第二道防线上布防的主力应该是那十支小分队的士兵,还有一千装备火绳枪的藏兵。

一切都准备就绪了,刘铭传一面祈祷援军快到,一面指望这些乌合之众能多阻挡几天。

英国人正规作战的能力还是很强的,五万叛军装备的全是新式的后装步枪,这和刘铭传这边的比起来那就是天壤之别了,这也许是达赖如此嚣张的本钱吧。

一百门大炮发射的炮弹把阵地几乎都翻了个个,刘铭传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出现了。战前要求藏兵在炮击时全部趴着别动,看来根本没用。开始不算听话,但有人趴着也被炸死的时候,有人开始爬起来就跑了,这大大影响了部队的士气,把对岸的叛军得意得不行。不过大部分藏兵还是听话地趴在那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