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特工之回到清朝 > 分节阅读 88

分节阅读 8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西门子接过杨一给的配方,杨一一再交代西门子,黄色炸药弄再来以后先在水雷和地雷上使用。杨一的后工厂现在可以说是人才济济,几次从欧洲美国弄回来的技术人员,现在都已经被杨一开始开出来的高工资腐蚀,担当起了兵工厂技术骨干的大梁,本国学徒的培养也初见成效,大批学徒如今也已经能独当一面,这都是杨一最愿意看到的事情,加之认真负责的西门子坐镇,杨一基本上不用操心了。铁丝网的工艺最简单,西门子很快就弄出来了一次成型的生产流程,只是西门子对杨一弄这种带钉子的铁丝网表示不理解,杨一也没时间和他去解释。

江浙和上海一带是杨一苦心经营的老窝,真要放弃还真有点舍不得,可英国人的舰队太可怕,上海离海岸太近,工厂不迁移以后就是人家的死靶子。

联军的入侵迫在眉睫,杨一现在最缺乏的就是得力的人才,杨一首先想到的就是左宗棠,左宗棠是个人才,得想办法把他弄出来帮忙,留在湖南太可惜了,回到北京第一件事就是拧道圣旨让左宗棠出来当浙江巡抚,现任浙江巡抚陈玉成现在在广州呢,干脆直接升为两广总督,也能师出有名。

杨一在上海也没呆几天,很快就踏上了返回北京的道路,北京毕竟是首都,那是掌控天下的要地,离开时间太长怕是要出乱子。

杨一用了八天的时间从上海赶回了北京,老婆们都在后面慢慢地北上。回到北京杨一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天下的官员做了一次调整,这一次调整主要是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战争。

李秀成被任命为直隶总督,陈玉成是两广总督,石达开安徽巡抚的任命也下来了,刘铭传还是做他的两江总督,左宗棠被杨一用一道圣旨正式任命,断然没有违抗的道理,这些就是中国文人的弱点。

三月底,广州,虎门炮台在陈玉成的严厉督促下修建的速度很快,陈玉成把从洋人那缴获来的大炮都架在虎门炮台上,如今的虎门炮台比起以前的规模有了很大的提高,战斗力也得到很大的加强。俘虏的洋人按照杨一的指示,都押到韶关一带的矿山里去干活了,这些洋人,杨一可是把他们当宝贝的,将来的能换大钱的。新军没有虐待俘虏的习惯,洋人们除了正常劳动,其他待遇还是可以的。

有了新的炮台,陈玉成有信心和决心在广州挫一挫洋人的锐气。洋人入侵,广州首当其冲,不在广州打一下,陈玉成心里不平衡。可战争这东西有时候打的就是绝对的实力,单有信心和决心是不够的。陈玉成把主力迁往了韶关,广州只留下一万守军。陈玉成这样做心里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陈玉成以为,只要在广州把洋人打疼了,洋人一定追过来报复,到时候自己在韶关就能好好地和洋人较量一下了。

四月初,湖南。左宗棠接到了前往浙江上任的圣旨,他知道这是杨一的安排,左宗棠除了对杨一的感激外,还生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怀。两辆马车,一辆拉着左宗棠的家小,一辆装满左宗棠的书,一个丫环,一个家人,老婆孩子,这就是左宗棠上任的队伍。

两湖总督的行辕内,曾国藩设宴给自己的老乡饯行,酒过三巡后,曾国藩对左宗棠道:“兄乃经世大才,此去必定鹏程万里前途不可限量。”左宗棠摸出自己在浙江考察写下的笔记交给曾国藩道:“大人,杨大人在两江推行的新政,效仿西洋列强的经济之道,这乃是强我中华的良方,两湖改革之事就拜托大人了。”

直奉,保定城内。李秀成新官上任,其实李秀成早就已经是实际上的直隶总督了,这一次不过是名正言顺罢了。到任后的李秀成第一件事情就是开始在天津城外组织修建防御工事,大沽炮台按照杨一的战略意图是可以直接放弃的,沿白河两岸,英国人舰炮打击范围之内,是最好的阻击洋人的战场。不出意外,天津城下应该是和洋人上岸用步兵和自己做战,而新军就沿着白河两岸的官道,迭次阻击,将洋人引到天津城下,待洋人成强弩之末的时候,一举歼灭之。

东北,聂士成这一次是带着圣旨去的,东北三省的总督,这官不少。俄国人是聂士成的主要对手。俄国人虽然在武器装备上比英法两国要落后,但哥萨克的骑兵骁勇善战,俄国士兵的坚韧顽强,这都是英法两军所不具备的优势,相对来说,聂士成以三万新军对抗接近十万的俄国部队,其艰苦程度是最大的。

上海,兵工厂的迁移已经基本结束,第一批地雷和铁丝网也批量生产出来运往天津,西门子也把水雷的生产工艺彻底地弄出来了,就等着在南京新落成的兵工厂内批量生产。南京是新军在南长江流域内定的最后防线,南京城外新军士兵已经开始在修建工事。新军的战壕战术即将是英法联军的恶梦。

浙江南部的海面上,刘十八和他的兄弟刘远已经成为新军水师的最高指挥军,海军方面杨一实在找不到得力的将领来负责。弄个只会在陆地上打仗的外行来指挥,那是李鸿章在北洋水师干的傻事,自己当然不能学。刘十八他们虽然不是很通军事,但这浙江海面他们的老窝,打正规战不行,打起游击战来就是他们的强项了,杨一正是用他们这一点,新军所有的舰艇都在这浙江海面上的群岛中隐藏起来了,任务就是不断地打击英法联军的补给线。杨一教他们的方法是,专门对付运输船队,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躲,反正这浙江海面上有多少岛屿有多少暗礁没有人比海盗出身刘十八更清楚了。

印度,英国人在亚洲最大的殖民地,在扑灭了印度大起义后,英国人采用收买分化的办法,大大的加强了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印度彻底地成为了英国在亚洲的奴隶。

和俄国人不同,英国人更相信自己的海军,尽管从英国到中国要走很远的路,但英国人还是选择了从海上到中国的路径,当然直接从俄国进入中国也不是不行,不过那也得让俄国人答应才行啊,大家从克里米亚才亲热过的,俄国人在克里米亚吃了大亏,时刻提防着自己的盟友英法两国呢,引狼入室的事情俄国人是不会做的,所以英法联军也只有走海路到中国了。

英法两国为这一次战争可说是下足了血本,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皇家海军出去了半数以上的主力,加上法国人的六十艘军舰,联军舰队一共两百艘各型战舰,领衔的是皇家海军的五大主力战列舰,“仆次茅次”号,“皇家方舟”号,“胡伯”号,“女皇万岁”号,“温莎公爵”号,这五艘战列舰为商务目的 皇家海军编队,基本上就是英国海军横扫世界的本钱,别的不说,单说这五艘战列舰上的火炮数量就多达一千多门,每次齐射就是五百多门大炮在射击,光这五艘军舰就可以对方圆一千米以内的所有目标进行不间断的炮火覆盖,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样的齐射用起炮弹来也格外的多。

两百艘战舰护航,英军五万,法军十万,大小船只一千余艘从英吉利海峡出发,沿非洲海岸航行,绕过好望角,出大西洋入印度洋,达到联军的第一个集结点印度。

联军统帅部由皇家陆军元帅威而金森伯爵,皇家海军上将亚当斯,法国陆军元帅让、卡尔蒙多,法国海军中将费而南多四人组成,经过两国协商,联军总指挥由威而金森元帅担任,统帅联军海陆两军近二十万大军,单就兵法上来说,联军劳师远征,补给线过长,这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