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唐朝公务员 > 分节阅读 85

分节阅读 8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毕竟像严老夫子这般近乎达到无欲无求境界的人少之又少。

不仅是这些年轻的文士们着紧,菊花台上的刘景文更紧张,他今个儿费心巴力的安排这场文会,甚至不惜花费重金将关关从扬州请来,图的是什么还不就是为了巴结马别驾

关关刚才唱诗时的表现不仅扫了马别驾的脸面,对于刘景文来说更是当头一棒,好在刚才毕竟是歌诗,再说又是台上台下的眼神儿交流,关关的异常还算不上很明显,只要眼下她能按照提前的安排和自己刚才地加意嘱咐去办。就能将刚才地异常迅速弥缝过去。

不说那些年轻的文士及刘景文。就连不知道参加过多少次文会的马别驾都有些挂上心思了。

原来刚才关关眉眼传情地那人,竟然就是从郧溪县衙中抽调上来的唐成想到郧溪县衙,老马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姚东琦。心里顿时腾的涌起一股火儿来。

近二十年地交情啊以前郧溪县衙中人人都知道姚主簿跟州衙马别驾关系好,但很少有人知道十岁之前的姚、马二人就是墙隔墙的邻居,按后世的说法,他二人就是从小一起撒尿和泥玩儿大地。直到十一岁时马家搬走为之。随后进入官场两人再次相见,近二十年处下来,交情愈发深厚,尤其是年齿渐长。人之将老之时,或许很多东西慢慢的都看淡了,但这种从总角之交发展起来的友情反而在心里越来越重。

姚东琦之死是马别驾心中抹不去的一个痛斑,这件事情发生的太快,解决的也太快,从孙使君知会他商议此事到张子山签发拘捕文书,中间竟然只经历了短短一个下午的时间,而且公差的派出更是间不容发,不等他派去报信的人到达,姚东琦竟然就已在家中自尽。

势单力孤的马别驾没能抗住孙使君及张子山地联合夹击。但越是如此,马别驾愈发觉得姚东琦案是一个阴谋,太快了快到反常,这跟州衙平时的办事风格简直是冰火两重天,事物反常必有妖孽更何况以他对姚东琦的了解,分明是深知老姚行事风格的,他能干出结交并指使山匪这样的傻事来

但人证、物证俱在,最重要的是姚东琦本人已经死了。所以尽管马别驾心中痛心不已。但为官多年的他断不会为了一个已死的姚东琦再把这事儿给闹开,以至于跟孙使君及张子山都撕破脸。多年宦海沉浮。如今老至将之,马别驾早过了那种冲动地年龄

于是,这件事情就这样看似平静地过去了。

但平静的只是表面,马别驾对此事可谓是一日不曾或忘,不能跟孙、张二人翻脸,对郧溪县衙他却再没了好脸色,尤其是这唐成还是张县令地心腹,虽然连面都没见过,但只凭着他的背景,马别驾也断不会让唐成好过。

其实他根本不需要多做什么,只要稍稍示意一下,属下们自然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毕竟这些人都是归他管着的,由是,既不敢得罪孙使君,也不敢得罪老马的州衙文吏们只能无奈的选择了中间路线,既不刻意打压唐成,同样也不靠近他,然后,唐成就这样的成了“空气”。

因是唐成的位份太低,入衙之后又从没见过的,马别驾这两天本都有些忘记他了,却没想到今天会在这儿碰上,唐成还是关关刚才拂了他面子去眉目传情的对象,这让老马如何不恼

尤其是当唐成丝毫不避他的眼神刻意拱手而笑时,自诩近年来修身有成的老马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冲动,无论是唐成的对视,还是拱手及灿然的笑容,老马都可以清清楚楚的感觉到其中蕴含的意味,挑衅,这个唐成是在故意向他挑衅。

身为金州州衙第二人,如今却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一个平时根本放不到眼里来的小文笔吏轻视乃至于挑衅,遇到这样的事情怕是泥人也要激起三分火气,更别说久混衙门的马别驾了。

在这个时候,尊严受到严重挫伤的老马根本就不会去想:以唐成一个归他管辖的小小文吏,若不是实在被逼的狠了,又岂会自找不自在的向他挑衅下位者时时在关注乃至揣测上官们的心思,而身居上位者又有几个能真正体察手下人的艰难与无奈

归根结底一句话: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尽管老马心中郁火大躁,但总不能就在此时发作唐成。毕竟把唐成从郧溪县衙抽调上来是出自孙使君的授意,他可以用软钉子对付唐成,让他有苦说不出。但如果撕破脸硬来的话,这发作的就不仅仅是唐成了,即便唐成在老马眼里不过就是条狗,但打狗不还得看主人别看孙使君说话时温温软软的很江南。跟他相处这么长时间下来。老马清楚的知道孙使君也不是个善茬儿,否则早就被他给拱下去了。

就是不为孙使君的面子,这时候老马也没法发作。这可是文会,以他老马地身份若与唐成这么个不到弱冠地后学撕破脸计较的话,对他来说,赢了也是输打压后学这可是士林中最坏也最容易传播开的风评。也正是他地身份决定了老马无法做出这样不顾风仪的事情来。

忍,此时任老马心中如何积郁,他能做的就只有一个字儿:忍

光脚的可以不怕穿鞋地,但穿鞋的却不能不顾及自己的身份。就如同剑有双锋。身份在带来尊荣显贵的同时,也会带来很多地拘束。

眼下既然不好做什么,老马就有些后悔刚才不该把提前拟好的诗作交给关关了,而且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由童子记录后交过去的,他是明经科出身,作诗本就非其所长,加之年纪渐老诗思渐退,提前做好的这首菊花诗虽然耗费了不少功夫,但老马自知其诗不过是中平罢了。

这样的诗若是像以前的文会那般应个景儿自然没什么问题,反正歌女那边早就是安排好的。任别人作的再好,歌女口中唱出的依旧是他的诗。身为在场文人中身份最高地,诗魁除了他还能有谁

但关关刚才的表现让老马有些心中无底,他毕竟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交了诗的,若是关关开口唱出的却不是他的诗作,这让近十年来一直稳坐金州文坛盟主位子的老马情何以堪别人又会怎么看他以前屡屡夺得文会诗魁的经历

脸面哪,脸面便是那些市井百姓也知道树活皮,人活脸。遑论老马这种身份地位的人

在各怀心思地紧张等待之中。关关纤长地手指终于翻完了最后一张素笺。随后便见她自其中抽出一张仔细记诵了片刻后缓缓站起身来。

因有刚才的经历,此时接过琵琶地关关每往台子正中走前一步。那脚步声就如同重槌一样击打在刘景上。

至圣先师孔老夫子保佑,这个小娘皮关关千万别再出岔子才好。

一步一步,关关终于站在了菊花台正中,在那双水汪汪的杏眼往台下环视的同时,手中十指拨弄处,一串带着孤高豪放之气的音声已流泻而出。

唐人作诗便如汉乐府及宋人写词一般,是为配乐而歌的,什么样的诗配什么样的乐,其中自有定制,乍一听到关关这歌诗前的开场琵琶,老马已是脸色微变。

手中十指挑捻,关关红唇启处,已将今日诗魁之作唱出:

迎风独立不妖娆,傲骨凌霜品自高。随任他人多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