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唐朝公务员 > 分节阅读 2

分节阅读 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平时油水少,干的又是重活,人吃粮自然就费些,这样算下来的话,四个月里三口人最少要准备四百斤左右的粮食,看起来家里的存粮本来是够的,但要算上割麦时请麦客的吃嚼,那就差了一截儿。但这麦客又不能不请,如果为省这些花费耽误了抢麦,一场雨下来一季里所有的收成都得泡汤,而朝廷的赋税及佃地的租子还不能少。至于机动的六百文钱也没法补这个窟窿,因为它得留着当工钱,根本没法乱用。

恢复身体的大半个月时间里,当唐缺把这些一一了解清楚,计算规划明白之后,对农夫夫妻道:“爹,娘,明天我想去一趟县城”,十几天下来,虽然喊出口时还有些磕巴,但这爹娘两字唐缺终究还是喊出来了。

第二天一早,唐缺怀揣着四十文铜钱踏上了前往县城的道路,至少走在路上的时候他对自己是很有信心的,好歹后世里也是名牌大学毕业,大一时英语都过了六级的,现在回到这一千三百多年前还能过不上好日子

在这样的自信心支配下,几十里山路唐缺几乎没怎么歇气儿就一路走到了,当然,这也得益于他继承下来的这副好身板,虽然病了一段时间,但从小就参加劳动打下的底子却很扎实。

一米七左右的身高在这个平均身高稍低的时代绝对称得上是玉树临风了,因为身高而显的有些纤细的身体上肌肉虬曲,看着文静却是扎扎实实的结实。另外值得一说的就是长相,浓眉大眼高鼻梁,虽然没了唐缺后世的清秀,却有最符合唐人审美观的阳刚。总而言之一句话,长的挺大气,走出去不磕碜。

一路上走的虽然急,却不妨碍唐缺的好心情,走马观花的看着两边的山景时也不免要赞叹一下现在的森林覆盖率真是高,空气真是好。但当他真正走进郧溪县城时,原本的好心情就彻底消失的一干二净。

唐缺被打击了,而且是接二连三的打击。

到真正开始找工作后,唐缺才发现臆想中的穿越者优越论简直就是狗屁,至少当一个穿越者身处他这样低起点的处境时就是如此。

原本在唐离想来,凭着后世接受的教育在这个时代谋个文字工作该是没什么问题,但等他真正身临其境时才发现他根本不会用毛笔写字,连大字都写不出来,更别说日常用的蝇头簪花小楷。而且即便他能写毛笔字,唐代的繁体字他也认不全,而他写出来的简体字却又没人认识。这情景就好比茶壶里煮饺子,他虽然肚子里的确有货,但就是没个口能倒出来。

毛笔不会用,基本的常用字都写不全,在别人的眼中自信昂扬进来求职的唐缺就变成了个笑话,活活是个来蒙事儿的二愣子,偏生这样的情况还没法反驳。

遇上这样的情况,纵然唐缺想将后世里背下的经典诗词念诵两篇出来震震人也是枉然,谁能相信一个连毛笔字都不会写的人能作出好诗词来如此作为不过是徒自给自己再添一个诗贼的名头罢了,反正这年头的雅贼也多了,大家见怪不怪。

暂时绝了靠知识吃饭的心思,后世名牌大学毕业的唐缺只能退而求其次找找靠体力吃饭的活,其结果是他再次遭遇了无情的打击。

“就是你想到本酒楼谋事恩,小伙子人长的挺敞亮,不给咱飘香楼丢脸,说说吧,你以前在那儿干过干的是灶活儿还是跑堂哦,想干跑堂,那行,你先报个雅阁里的大四喜席面出来我听听不会那散座的小三元席面也行也不会我说小伙子你成心来捣乱的吧,啥都不会你来这瞎耽误功夫干啥。阿福,别光知道傻笑,送他出去”。

“对,咱们药店是缺个伙计,你想干进来吧,进来说话,小伙子你看看啊,这外面的药橱里就是本店常卖的一百三十七味草药,你能认出来多少药性也不用太熟,知道寒温,知道那些药性相克就行哎,小伙子,我还没说完呢,你别急着走哇”。

对于药店老板的叫唤唐缺只当没听见,且他叫唤的声音越大唐缺走的越快,丢人,把他后世里所有的尴尬经历加起来也没有今天丢的人多。在跨越了一千三百年的时空后,唐缺真正明白了在后世的大学课堂上就业指导老师为什么那么强调“工作经验”的重要性,简单点儿说,就是卖个菜也得先学会吆喝。

舞文弄墨的事干不了,服务业的活计没经验,唐缺情急之下甚至跑到了四海货栈,的确,力工他能干,但仔细考察了力工们的工作状态和收入情况后,唐缺断然打消主意,与其在这里当牛做马死扒苦做的挣这么点钱,还不如回家种地划算。

小小的县城本就不大,精疲力竭,失望透顶的唐缺拖着两条酸溜溜的腿在路边胡饼摊子上坐了下来,先是花三文钱买了三个胡饼,随后边歇脚儿边就着不要钱的面汤狼吞虎咽的将胡饼吞下肚去。

吃完之后看看天色,唐缺起身后头也不回的向城门走去,既然这个县城现在并不适合他,他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打小的家庭经历就告诉他,面对着不如意的事情就算再多的抱怨也没用,还是先踏踏实实的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了再说。

一路急赶着回家,只不过唐离这次路过村口时却没有象早晨那样匆匆忙忙的就走,反而特意多绕了几步远路到设在村口不远处的村学外仔细看了看。

第四章 克夫的毒寡妇〈上〉

村学建在村口处三面环围的空地里,是一圈低矮土墙围着的一栋三进三间的四合舍,夕阳西下的薄暮里,整个义学显得分外宁静,隔着院墙,隐隐的有童子稚嫩的诵书声随风传来: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以知鸟兽草木之名”。

穿越之初唐缺没有想到,就是今天早晨上县城之前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将再次踏进学堂,而且是踏进这样一座类似于后世村小一般的学堂。

尽管这样的事情很匪夷所思,但唐缺却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他知道在当前所面临的情况下,他必须经过这样一场回炉再造的过程之后才能真正适应这个新的社会环境。他需要在这里练成一笔楷法遒正的毛笔字,他需要在这里学会熟练的辨认并书写所有常用的繁体字,他也需要重新学习并系统诵记唐朝规定的五经,唯其如此,他穿越前二十多年的学习成果才能真正释放并体现出来。

唐朝的诗,诗的唐朝,在这个诗歌的国度,在这个朝廷以诗作为选材标准的国度,在这个习惯性以作诗衡量文人才华的国度,唐缺并没有因为县城里的挫折就丧失信心,他始终自信着将来能过上好日子,但这个好日子的起点就是在眼前这所简陋的村学里。

“知识改变命运俗是俗了点儿,但的确是句实在话”,低声自语的唐缺再次看了看笼罩在薄暮中的义学后,迈开步子向家里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