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 分节阅读 1153

分节阅读 115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早了吃苦。”李氏回道。

密太妃走过来人,自是晓得这所谓心疼是何缘故。

她是康熙二十八年正月,圣驾南巡停驻苏州时见驾的,当时只有十四岁,正是豆蔻之年。

可未长成的身量承欢,对女子来说,不只床秭之间遭罪,怀孕后更是受不住。

她第一胎没等生下来就流了,损了身子,幸好圣祖爷怜爱,命太医好生调理,将养了四年才再次怀孕。

虽说人上了年纪,寂寞无事,乐意拉煤保纤,可想到天慧是曹颙夫妇视若心肝的掌上明珠,密太妃就没有就天慧的亲事多说。

若是真做媒,但凡往后天慧有不如意之处,不用曹颙夫妇指责,密太妃自己也过意不去。

正如曹颙对十六阿哥说的那般,他在温泉庄子住了两晚,十一月二十赶早返回城里。

刚回京,曹颙便得了消息,吏部尚书田从典乞休折子终于被准,皇上下诏褒奖田从典,加太子太师致仕,赐宴与老尚书居第,令部院堂官并集,发帑治装,并且还提及行日,将由百官祖线,驰驿归里,驿道二十里内有司送迎。

这赐宴,就是十一月二十这天,曹颙正好赶上,随着其他人一道,在尚书府赴宴,又预备了一份程仪。

致仕老臣,得此殊荣,还真是雍正朝第一人。

即便在康熙朝,得到这般体面地老臣,也寥寥无几。

一时间,众人对老尚书羡慕有之,嫉妒有之。像六部堂官们,则是关注吏部尚书的人选。不管是哪个部的尚书调动,后边都有一连串的后续。

只有像十三阿哥与曹颙这样的,觉得皇上旨意下的太快了些,使得老尚书到处境哼哼些尴尬。

连送别宴都赐下,老大人离京还乡的日子在即。

可老尚书今年七十七,奔八十的人,他老家又在山西阳城,离京城一千五百多里,千里还乡委实不容易。

若是等到明年三、四月份,春暖花开,一路慢行的话,许是还不打紧。

可这寒冬腊月出行,老尚书未必受得住。

没等吏部尚书的人选下来,曹颙十一月二十三这天又去了温泉庄子。同行的,还有天估与恒生两个。

这一日,是初瑜的生日。

虽说只是散生日,可即便不清客,自家人也要聚一聚

泪奔,可见走过年了,白天被老妈拉着干了做着做那,一直不得空“。

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清誉

这天温泉庄子的晚饭,因除了密大妃,只有曹颙一家人在,所以男女也没有分席,大家围着圆桌团座。

因初瑜是寿星,大家入席后,少不得先贺寿。

李氏与密太妃是长辈,说的多是富贵平安的老话;孩子们花样就多了,从天佑开始,连着恒生、天慧、天宝四个,都大礼跪了,满心爱敬地为母亲祝寿。

长生也捧着温好的酒,亲自递到长嫂跟前,亦是满嘴吉祥话。

看着李氏与初瑜婆媳相合,孩子们孝顺懂事,密太妃羡慕不已。

贝勒府那边,规矩是不错,却少了热乎气。

庄王府那边情形如何,密太妃并不知晓的,可那边有已经成亲的庶长子,嫡子嫡女又年幼,十六福晋即便再心宽,也要小心掂量。

曹颙没妾,家中没有庶出,自然也能大妻同心。

初瑜也看着几个孩子,脸上掩不住的慈爱。

明年这个时候,天佑与恒生都娶了媳妇,天慧的亲事也差不多订下。她是既盼着儿女成家立业,又是满心舍不得。

她清晰地记得自己及等那边的生辰,那是她在娘家过的最后一今生辰,如今一转眼,过了将近二十年。

初瑜只觉得眼圈发热,忙低下头用帕子按了按眼睛。

曹颙坐在妻子身边,见她爱吃的一道什锦丸子摆的有些远,就夹了一颗放在妻子前面的小碟上。

初瑜抬起头来,双眼弯弯,看着丈夫眼睛里能温柔的出水来。

等到饭后,夫妻两个说话。

初瑜不放心的,唯有府中家务

曹颗却只关心妻子身体,仔细打量妻子一番后,道:“看着气色倒是比早先好些,看来这温泉庄子还来对。趁着这机会,在这边好好歇歇。”

自打生下天宝,初瑜就有些气血不调的小症状,每到秋冬就重些。请太医看了,并无大碍,在吃药调理。除了月事时腹痛,脸色也有些暗淡。

初瑜迟疑着低声道:“老太太与孩子们还罢,我哪里好出来那么久原想着明儿就随老爷回去。”

“年前家里又没大事,哪里就那么多可操心的。腊八之前,总还能抽出些日子。腊八后太妃也得回城,你侍奉老太太一道回去就是。”曹颙道。

初瑜犹豫,还想要再说。

曹颙已经一锤定音:”就这么说定,我也没泡够温泉。往后休沐时,我便再来,路上虽奔波些,可泡一泡池子也解了乏。”

初瑜晓得丈大如此安排,都是为了自己,不愿逆了其好意,便点点头应下。

曹颙见妻子听劝,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不是他杞人忧天,这今年代的人平均寿命本就不长,初瑜生母淳王侧福晋四十出头就病故,弘曙兄弟几个的身体也不算太康健,谁晓得是否有什么遗传基因。

他还盼着与妻子相扶到老,可不想早早就成了鳞夫

外头,兔苑里。

天佑与恒生出去遛弯,天宝本也眼巴巴地想要跟着,可寒冬时节,两人哪里敢带天宝在外头待着,便央了长生带着天宝到兔苑看兔子。

所谓兔苑,不过是庄子西北角一处矮舍,里面养了几笼兔子。

陪着过来的小厮叫何山,是庄子管事的儿子,年纪十三、四岁,看着很是机灵。

他的曾祖父就是何茂财,早年就替曹家打理温泉庄子的老管事,已经故去。

康熙四十八年,曹颙整合昌平庄子时,感念何茂财忠义,曾刻出七顷地赠与何家。

同高门大户比起来,七顷地或许不值一提,可搁在寻常百姓家,就是不菲的家产。佃出去,每年的租银也能有二、三百两。

何茂财却不肯忘本,依旧叫子孙在曹家当差。

可他儿子身子不好,去得早,直到他孙子长大,曹颙觉得是个稳重妥当的,才又将这边的庄子交给其打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