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 分节阅读 1068

分节阅读 106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察,除直隶总督、直隶巡抚,回京待用。

从知县到总督,都罚到了,力度不所谓不强。

可明眼人都瞧出,这从下到上的处置,还落下了一环。

那些蠢蠢欲动的,也只能老实下来。已经有心思活络的,开始去追查直隶布政使唐执玉的履历。

大家都猜测他是不是隐藏的潜邸之臣,要不然怎么就得了皇上另眼相待,将曹颙也给盖了过去。

又有人赞他运气好,每每能跟着曹颙后头捡便宜。之前的太仆寺衙门如此,现下直隶亦如是。

还有人为曹颙抱不平,一个小小的踩踏案,就将他这个总督掳下来,这不是“倒霉”二个字能说清的。

莫非就应了那句话,一朝天子一朝臣

曹家的炙手可热,已经成了昔日黄花

就在权贵们,想着曹家会不会是雍正朝第三个倒下的勋贵,又有消息传出。

署理大学士事务户部尚书徐元梦繙译本章错误,应革职,交部治罪。皇上有旨,徐元梦在内廷行走多年,从宽免其交部,著革职,在内阁学士之列,办理票签本章、一切繙译事务,效力行走。

虽没有任命新尚书的旨意,可想着即将进京候职的曹颙,众人想要落井下石的心思,也都暂时熄了,恢复到观望中。

清苑,总督府。

看到吏部公文的那刻,曹颙多少还是有些失望。

早已听十三阿哥说过,自己回京,八成就在户部。户部现下汉尚书是张廷玉,满尚书是徐元梦。

张廷玉为人低调,行事勤勉,为皇上所看重徐元梦学问好是好,可处理政事,则所欠通达。

皇上早有更换之心,因想着召曹颙回京,这户部尚书的位置才让徐元梦占着,没有换人。

如今吏部文书,并没有提及提自己升任户部尚书之事,反而让自己以受罚之身赴京。

两年苦心经营,一句肯定的话都没有。

蒋坚与宋厚也跟着不平,可是大家也都晓得,这就是帝王心术。

实在是曹颙的年纪在这里,要是皇上褒奖的话,就不是一个户部尚书能打发的,需封阁臣。

曹颙随即也想开,树大招风,自己要那些虚名作甚

两年直隶总督,虽说比在六部任侍郎时公务繁忙,可少了朝廷人事倾轧,又是自己为长官,也逍遥自在了两年,当心满意足。

雍正之所以这样压着自己,也不过是看着自己年轻,想要将自己留给下一朝皇帝接着使唤而已。

就这样不显山、不露水,一步一个脚印很好。

张廷玉,一代名相,自己与之同衙为官,可不能太寒碜

第十卷 游龙舞第十一卷 定风波 正文已更,小九泪奔求月票

更新时间:2011319 13:34:24 本章字数:111

月中了,月票有史以来最低。泪啊。

小曹马上回京,开始正二品大员的京堂生活。

君臣磨合,家事国事,大坑小坑,洪门内门也要开始陆续登场,呼应开篇的故事。

恳请大家帮忙,投几张月票,月票月票。

月票月票。

第十卷 游龙舞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男人泪

更新时间:2011319 13:34:28 本章字数:3406

接到吏部文书后,曹颙并没在清苑继续待几日,就准备启程回京。

前年从京城带来的人中,奸猾的早已打发,剩下的多是老实肯干之辈。

有几个想要出仕,由曹颙保举,任了八品、九品小吏有心继续留在总督府的,曹颙便整理了份人事履历,推荐给唐执玉决定离开总督府的,曹颙也使人预备了一份银钱,或者写了举荐信,举荐到其他地方,安排得妥妥当当。

像蒋坚一样,想要留在曹颙身边,继续为幕僚师爷的,曹颙也多留着。

三人智长,一人智短。

况且要去的还是差事最繁琐的户部,曹颙可没有事必躬亲,将自己累死累活的觉悟。

随着品级越升越高,他做官也积攒些经验来。

小官做事,大官做人。

越是显位,越需要有识人之明。

如此一番安排,仁至义尽,倒是使得宾主尽欢,总督府中人心惶惶的气氛,也安定下来。

等到定下启程日子,曹颙便于回京前一晚在府中设宴,答谢总督府的属官同幕僚。

蒋坚到底是学禅多年,堪破名利心后,越发淡定。总督府师爷也好,尚书府幕僚也罢,对他来说,都无太大差别。

在曹府多年,曹颙对他向来优容来直隶两年,身为曹颙最倚重的心腹幕僚,下面的孝敬颇丰。即便蒋坚不再为幕,下半辈子花销也尽够使。

不过,他并没有离开曹颙的打算。

不为名利,只为大丈夫立世的那份心。

现下,蒋坚正端着酒盏,代表曹颙,与在座的幕僚、书吏寒暄。

曹颙虽是宴席主人,可他身份在那里,积威所致。有他在,大家伙儿到底拘谨。因此,酒宴开始后,曹颙团团敬了众人三盅酒后,便请蒋坚与宋厚陪客代自己陪客,自己先行一步离席。

席上众人,有的像蒋坚一样,会以幕为职业,从不名一文,到从幕到主幕到名幕,一步步走下去有的人则会以幕业为晋身之阶,寻找合适时机出仕。

他们虽没有高贵的门第、优良的出身做倚仗,却也能凭借着自己努力,渗入官场,钩织成大大小小的关系网。

即便曹颙身居显位,可说不定什么时候会用到这些人,多笼络些,总是好的。

宋厚则笑眯眯地坐在一边,身边围着几个来敬酒的“徒子徒孙”。

这些人有的走的并不是曹颙的关系,而是后来投奔他来的有的是到总督府后,拜在宋厚门下的。

“你们这几个小子,不要以为在总督府待过,就眼高手低。若不能踏踏实实,从州县做起,永远也成不了主幕。”宋厚抹着胡子,告诫道。

几个中年人尚好,点头应诺两个年轻的,却是苦了脸,道:“师爷爷,这知县官下地方,挑师爷越发挑的厉害,只觉得岁数越大越好,哪里会挑年轻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