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 分节阅读 1007

分节阅读 100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衙门,从李维钧手中接过巡抚衙门的印信。总督印信,则由他从京中直接带过来。这新任旧任交结,就怕扯皮。李维钧没有节外生枝,而且比前几日郊迎时,越发客气。

留几分余地,这样很好。如此账目上有几处不清楚,涉及金额一千六百多两银子之事,曹颙也使人压下,提也没提。俗话说的好,礼下与人,必要所求,果然不假。

公事交结完毕,李维钧便说出心中所请,那就是巡抚衙门这三十多书吏幕僚。其中,有些是李维钧的亲族,回乡或者随他进京,其他人现下还无处安置。京城之中当差,就算养幕僚,也不过一个两个,实安置不了这些。

曹颙想了想,道:“既是李大人开口,本督本当应下。可此次本督出京,亲朋故旧所荐者众,人手只多不少要不然这样,先让他们继续在衙门里当差,先做到年底。到时,差事做得好的留下;若是想回乡的,本督也礼送”

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新督

,一月十二,李维钧启程讲京,同日曹颙携家眷幕僚进驻巡抚官衙门 现下,随着他的进驻,这边也升为督抚衙门。

这是曹颙入仕十余年,第二次外放。

同沂州的道台衙门相比,这里督抚衙门,可以用气势恢宏来形容。

东西广约三十余丈,南北进深六十丈,占地四十五亩。

要知道,京城众王府中,数庄亲王府占地最广,也不过四十二亩。这直隶巡抚署,比庄亲王府还要多三亩。

整个衙署分为东、中、西三路,中间以更道相隔。

中路从南到北,是大门、仪门、大堂、二堂、花墙、官邸、上房。

大门后是仪门,仪门过后便是二十丈的甬道,连着大堂。大堂面阔五间。肃穆庄严,却是个摆设,只在接旨与重要庆典时才用。

甬道两侧,各有十八间厢房,每六间一开门,是对照着六部的六科房,是书吏办公的地方。

大堂后,是二堂,这里才是主官接见属官幕僚排班已及升衙断案的地方。

二堂两侧,东厢五间是议事厅,是主官暂歇或与幕僚议事之处;西厢五间是启事厅,收藏着官署的各种案卷,以供幕僚整理查看。

二堂后,则是花墙,花墙后是三堂,也叫官邸。

官邸是曹颙日常办公、批阅公文纸处,已经属于内宅,非传召不得入内。官邸后,另有垂花门到后院上房,是曹颙与初瑜的坐卧起居之地。

后宅除了官邸与上房外,另有数个小院,以安置家人奴仆。

东路从南到北,依次是寅宾馆、幕府院、东花厅、花园。寅宾馆顾名思义,是用来安置贵宾之处,幕府院是幕僚的住处,东花厅与花园都是宴客之所。

西路从南到北,依次是吏舍、幕府院、小教场、马厩。

随着曹颙一家人入住,随行来的幕僚、书吏、奴仆也安置妥当。

李诚留在幕府院,这是曹颙的意思。

李诚既是为当差历练来的,入住内宅。多有不便。

原本曹颙还想让天佑也住在幕府院,被蒋坚劝住。加上除了曹颙从京城带来的人,李维坚还留下十八人,吏舍与幕府院本就不宽敞,天佑这个总督公子过去,就是添乱。

正因为有李维钧留下这十八人,使得曹颙的总督生涯从容许多。

在蒋坚与宋厚的安排下,京城来的这些人,按照所长不同,分置在六科与启事厅。以老人带新人的形式,使得官衙日常政务平稳过渡,有条不紊地进行。

十一月十五这日,是曹颙就任总督后第一次升衙。

直隶两道十府一百多州县。加上大大小小的卫所,掌印的正职文武官员,就有两百多人。

为叩见新总督,有半数官员赶在今日前到保定来排班;剩下一半官员,将赶在下个月初一来叩见。

而后,除非总督公文传召,或是有公务往来,否则这些地方父母就不用再来总督衙门排班。

督抚衙门直属的文武官员,则是逢一、逢五排班启事;若是有案情可断,则在三、六、九日开堂审理。

在此次升衙之前,这些官员差不多都来拜见过曹颙一遭。

他们的履历,早已摆在曹颙案头。

多是从出身年纪开始说起,一路的官场晋升,都有迹可循。还有一些资料,则是由李维钧留下的幕僚郭盛元整理出来,奉给曹颙的。

虽说字数不多,可是很有分量。

例如,正定知府蒋国祥,五十六岁,出身包衣,康熙十九年以监生身份捐通判,康熙二十五年通过内务府考试,康熙三十一年捐同知,直到康熙四十二年才得同知实缺。在同知的位上连任四任后,康熙五十四年升为正定知府,如今已经在知府任上十年。

从履历看,年将六十,出仕四十年,才熬到知府任上,也就差不多止步如此。

可郭盛元的标注,多了两条,河南巡抚田文镜姐夫,正定府盗案渐少。

前者是蒋国祥的官场关系,后者则是从治地百生说明蒋国祥并非像履历上写的那样庸碌。

虽说来直隶之前,曹颙在京中已经做了准备。可毕竟时间短,掌握的也不过是三品以上属官的关系网,以防有掣肘之处。

像下边的府县主官,曹颙了解的都是官面文章。

有郭盛元这份注录,使得曹颙省心不少。

这也是他的运气,要是他不留下这些人,想要整理出这样的人事资料,没有一、两年的功夫,是整理不出来的。

如此,曹颙在接见属官时。就不是走走过场,谈话也有的放矢。

召见蒋国祥时,曹颙就同他聊治下安定,让他将防盗制盗的所得整理成册,过些日子交上来,好将其中可用之处,在省内推广。

蒋国祥是那种看着极寻常之人,态度恭谨,不谄媚也不清高。

听曹颙提起制盗之事,他眼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又平静地应下,并没有谦虚不足,也没有

拐弯抹角赞成自己的功绩。

这是个性子内敛、言语木讷之人。

这样的人,并不适合官场,或许这就是他升迁艰难的缘故。

曹颙对他的印象颇佳,也没有“尽信书”正定府治下百姓安定与否,还得经过耳闻目睹,才能确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