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 分节阅读 1002

分节阅读 100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皇上对那边的掌控,不会弱于京城衙门。

十六阿哥听了,摇摇头道:“孚若,你错了。那位防着宗室不假,可宗室要是都跟你似的谨慎,那位未必高兴。不摊开来,更让人胡思乱想。这官员外放,亲戚朋友荐人都是旧例,越是遮头遮尾的,不是越发显得有鬼旁人既能大大方方的荐人,你就坦坦荡荡挑合适的人手便是。左右不过是个人情,要是不稳当的,大家伙儿也不好意思茬到你跟前。否则,出了纰漏,岂不是连我们也跟着没脸”

他说的大义凛然,曹颙却一句也不信。

“十六爷,花哨话先歇歇,您就实话说了吧,怎么也跟着荐人来岳父与姐夫那边,我不好多问,要不然他们还以为我驳他们面子,倒显得我轻狂。”曹颙见十六阿哥滔滔不绝,没有停下的意思,端了盏茶,放到他手边。

十六阿哥见曹颙愁眉苦脸,不好再逗他,不再说漂亮话,端起茶盏润了润嗓子,道:“无他,人情尔。谁没有几个穷亲戚,求到跟前,还能尽数驳了不成”

曹颙听了,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儿,方道:“十六爷,以几位爷的身份,想要成全几个人,还用这么大一圈子我那里的差事薪俸过的去,却是没品级的。我又不是爱伸手的,身边人跟着也不少有什么油水,哪里值得几位爷张一次嘀”

十六阿哥横了他一眼,道:“是举荐两个人到你这里费劲,还是在吏部以权谋私费劲这些人跟着你身边历练两年,要是真有本事的,不用爷举荐,自然有人赏识;要是没本事的,趁早歇了入仕的心思,也省得给爷丢份儿。”

曹颙叹了口气,道:“感情,我这边成了试炼场”

十六阿哥摸了摸下巴,笑着说道:“你也不必着忙。你头一回任疆臣,运管辖的地盘又大了些,多预备下人手有备无患也是好事。要是用着不顺手,辞了便去。都是至亲,谁还真为了个外人为难你不成”

曹府,大门外。

李诚翻身下马,看着前面停着的马车,神情有些踌躇,低声道:“舅母的马车”

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李孙

先李诚一步,到曹府的,正是曹颖。

对于不告而来的大姑奶奶,门房虽是意外,仍是使人往二门通禀。至于随后而来的李家表少爷,则是引到客厅。

实在是这些日子,上来的客人太多,如何应对,大管家早交代下来,也不会仓猝之 下失了礼数。曹颖在二门下车时,初瑜已经得了消息,往二门这边迎了上来。

自从孙家进京,曹颖回曹府的次数就少了,倒不是她疏远娘家,而是上面多了公婆,总归是不便宜。见初瑜出迎,曹颖脚步缓了缓,苦笑道:“今日做了不速之客,弟妹莫怪。”

初瑜笑道:“大姑奶奶外道了,这两日我们老太太还念叨大姑奶奶,想要接大姑奶奶回家串门子。只是想着礼哥儿要备考,怕大姑奶奶不便宜,才没有使人去接。”今科会试,孙礼中了二甲,如今正准备翰林院的庶吉士考试。

听提及儿子,曹颖脸上也添了丝光彩,道:“阿弥陀佛,可盼着早点考过,看着礼哥儿整 日里用功,也叫人心疼。”二人说话间,到 了兰院门口,一起进了院子。

兰院上房,李氏坐在炕上,手边有半叠礼单,都是这些日子接的贺礼。这些贺礼入库前,曹颙与初瑜就将礼单送这边来,李氏挑到喜欢的,就留下来。

李氏这一辈子,见惯了好东西,还真没有什么能入眼的,只挑了两件佛像香炉给高太君那边送去。

见曹颖来了,李氏心中纳罕,还是笑着招呼她坐下,又使人泡茶上饽饽。

看着一团慈爱的李氏,想着冷言论语逼迫自己回娘家为小叔子谋差事的婆母,曹颖眼圈一红,几乎要掉下泪来。她忙低下头,掩饰道:“伯娘的屋子真暖和,今儿外头可是冷得很。

李氏嗔道:“既知道冷,出门也不多穿些,要是冻着 岂是好玩硌”

曹颖身上穿着绛色江绸灰鼠皮袍,正是应节的衣裳,哪里会冷着 只是她清减的厉害,这袍子又有些旧,哐当当地挂在身上,瞅着显得单薄,引得李氏生怜。

满屋的光鲜,曹颖察觉出自己的寒敞,带了窘迫,涨红了脸,很是不自在。还好李氏这边,问起孙礼、孙娴兄妹,将话岔开,她才没有失态。

李氏瞧出她的魂不守舍,看了媳妇一眼,笑道:“别陪我这老婆子磨牙了,你弟妹那边得了 几件好玩意儿,你也去瞧瞧。中午就在这边用饭,刚好城外庄子送来几只野鸭子。”

曹颖此来,正是跟初瑜说项,听李氏这般说,忙起身道:“如此侄女就跟着弟妹过去长长世面。”

初瑜也跟着起身,引曹颖到去了梧桐苑。

李氏既是说了,初瑜少不得也指了几件新添的拜见,给曹颖看了。

曹颖赞了两句,两人才在西次间坐下吃茶。

虽说曹颖为长,但是她也不敢在初瑜跟前托大,东一句西一句活着家常。

直吃了三碗茶,茶水颜色都淡了,曹颖才长吁了口气,不再兜圈子,道:“弟妹,我实是没法子,只好厚颜来求弟妹了。”

初瑜淡笑道:“瞧大姑奶奶说的,都是亲戚,也忒客气。能帮的,您吩咐一声便是;帮不上的,您也定不会叫我们为难。”

曹颖闻言,神情僵住,半晌方讪笑两声,将给小叔子请托的话咽下去,提及丈夫来:“还不是为了我们爷。如今儿子都中进士,能领俸禄,总不好当老子还一味在家吃白食。礼哥儿与娴姐儿也大了,眼看就要婚嫁,处处都要使银子。”

原本她是被婆婆强逼了,才会曹府来请托,可坐到初瑜跟前,想起自己处境,就真的生出几分酸楚来。

以前还好,夫妻情断,丈夫是好是坏,她都不放在心里,只守着一双儿女过日子;如今,儿女大了,到了说亲的年岁,却不得不顾忌。

就算走出自官宦人家,可摊上个失德丢份的父亲,在亲事上也变得艰难。

儿子还好,毕竟有了功名,内务府已经有两户相熟的人家透过结亲的话;女儿却是没有倚仗,又没有丰厚嫁妆,想要寻户好人家实是不容易。她虽没有掉眼泪,可神情比哭还难看。

初瑜想到难处,心中也不忍,可是也晓得,这不是自己能应承下的。这些日子,上门荐人的不少,也有攀上表亲的,可都是拐了好些个弯。

孙珏这边,同曹府的亲戚太近,又是曹府的大姑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