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 分节阅读 982

分节阅读 98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上前的年斌,没有年熙的目下无尘,也没有年富的阴沉狂妄,谦卑中带了几分沉稳,使得曹颙不禁多看了两眼。

还好,没应付多久,就听到急促地脚步声。

一时之间,门口这几位都停了声音。

急匆匆赶来是,正是七格格。

她走得急小脸红红的,鼻尖已带着沁出汗珠。

看到曹颙的身影,她如落水之人看到稻草,眼中绽放出希翼来。周身间添了几分光彩。数日来的惶恐不安的心。好像一下子踏实下来。

她手中拿着方才的拜帖,也顾不得过问旁边站着的两个是谁,望着曹颙道:“大姐夫,大姐姐。”

曹颙侧过身子,往后指了指道:“你姐姐在车里”还有贵客,要是便宜,还是让他们到二门在下车。

他是商量的话,语气却不容置疑。

倒不是舍不得妻子多走几步路,而是因为不想让太多人看到方种公。

虽说他们夫妻带方老过来,并不算机密,往后也多会传出去。可传言与亲眼所见毕竟不同,也与支吾的余地

看到姐姐、姐夫亲至,七格格已经是喜出望外;待听到还有“贵客。”虽还没见到人,可是想着昨日姐夫说过的话,她用帕子捂着嘴巴,已经说不出话。

还是曹颙清咳了两声,七格格才从震惊中醒过来。

她忍不住掐了掐手指头,确认眼前这一切都是真的,才被狂喜所吞没。

“开中门,迎贵客”她挺了挺胸,扬声对门房吩咐道。

不仅门房吃惊,连旁边的年贼与玉柱都愣住。

大户人家的中门岂是那么好开的,年老太爷如今已经封公,这是公府,除了传旨钦差与贵妃省亲,这中门还真没有几次大开的机会。

七格格见门房不动地方,柳眉俏立,面挂寒霜,已是带了几分怒意。

那几个门房见状,不敢多事,忙去拉开门栓,“吱吱呀呀”声中,将中门推开。

玉柱在旁,脸上有些抹不开。

与曹颙相比,他才是年家正经的姻亲,又是亲家舅爷,还走的旁门;曹颙不过是年家小辈的连襟,就能让年家开中门

他有些着恼,却是对曹颙所说的“贵客”好奇不已。

看着郡主车驾后跟随的马车,并无品级装饰,不过是比寻常的绿呢马车稍大些。

可是眼下,没有人顾得上与他解疑。

曹颙懒得应付他,见马车进了大门,便对他拱拱手,道:“将军请便,曹某先行一步

玉柱已经出了年府大门,自是不好再厚着脸皮跟进去,只能强笑了别过,看着年府的大门慢慢关上,方带了几分不忿,对年斌抱怨道:“大外甥媳妇到底年轻些,行事有些不稳重。你也糊涂,也不去告之我的身份,虽说之前没打过照面,毕竟长幼有别”

年斌恭敬地听了,心里却鄙夷不已。

还好玉柱先前与年太爷磨了半天嘴皮子,加上正午太阳正毒,没有再多吧嗦,终于骑马走人。

年斌片刻不停,立时转身进去,疾步前往二门。

二门外,除了曹颙夫妇与七格格、方种公,还有柱着拐杖闻讯赶来的年老太爷。

他抓着曹颙的胳膊,望望方种公,又望望曹颙,真是老泪纵横,嘴里哽咽道:“曹大人呐,曹大人,”

见老人家如此激动,曹颙很是担心。

毕竟是八十多岁的老爷子,别在有个好歹,不敢让他在激动下去,忙道:“是内子担心七妹妹与七妹夫,没有经老太爷点头,就冒昧请了人过来,还请老太爷勿怪”

老太爷顾不得抹脸上泪,道:“老朽称谢还来不及,哪里说什么怪不怪。老朽先替我那可怜的孙儿谢过曹大人、谢过郡主、谢过“方神医”。说到最后,目光落在方种公身上。看样子恨不得立时给方种公跪倒,只要方种公能治好他长孙的病。

见老太爷如此,方种公想起远方的女儿女婿,也生出几分恻隐之心。

可是,他也晓得,眼下还没见到病人。自己心里也没底,不好给老人家太多希望,否则要是看不好,以老人家的岁数,怕是受不得希望再次落空的打击。

因此,他斟酌着,说道:“太医院邢院首是杏林妙手,看病的本事本在小老儿之上。既是邪院首也为难,小老儿只能勉力一试

年老太爷原本沸腾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

是啊,邪太医是御医,尚且束手无策,方种公只是民间的名气大些,能不能治好孙子还是两说

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零八十章 刮骨上

年熙并不是得了稀奇古怪的病,而是骨痨,连大医院邢太医都不抱希望,是因为他已经是病入膏盲。

骨痨,骨痨,顾名思义,多是生于骨关节的病。搁在后世,许是没什么;搁在现下,却也不易治愈,更不要说晚期。

往细了说,他的病是骨痨中的“流注”,发于肌体,流脓易溃。

年熙的“流注”初期症状不明显,等到病到体表时,已是垂危。

卧床这大半月,他不过是靠着参汤吊着。

七格格带着初瑜进了内室看了一眼,便带了姐姐回避,方种公则是坐在年熙床前,先是问切一番,而后掀开他身上的薄毯。

年老太爷坐在一边的高背椅子上,眼睛直直地盯着孙子。

曹颙坐在老太爷下,看着皮包骨的年熙,脑子里出现四个字。“慧极必伤”。

不知后世历史中,如何记载年羹尧的这个长子。要是他能逃过一劫,成就定不在其父之下。

只有年斌站着,看着昏迷不醒的长兄,明白祖父之前的愤怒。

不管长兄病重的原因是他身子不好,还是被年富气起的,做弟弟的与兄长相争本就是过错。况且他知道,有嫡母撑腰,自己那个三弟从没有将上头的两个哥哥放在眼中。

早年挤兑长兄离开四川,前些日子又越过自己,承了朝廷恩赏给父亲的一等子。若是他晓得兄友弟恭,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

凭眼前长兄的惨状,祖父发作年富一顿,行个家法并不过分。

祖父就算不喜欢他,也不会真使人打杀了他。

倒是嫡母做的不地道,拦截了老太爷的家书,怕父亲责罚年富,在父亲面前隐瞒此事,寻了由子使他与玉柱回京接人。

年斌离开西安后,就察觉出不对,哄着玉柱说出内情。

他虽厌烦嫡母的自作主张,却没有给父亲通风报信的意思。他知道祖父本就不喜欢这个填房媳妇,若是这回借着老人家的手,发作嫡母也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