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 分节阅读 962

分节阅读 96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十三阿哥接过信,才明白雍正愤怒的原因。

蒙古人反了,这次不是策妄阿拉布坦那支准格尔蒙古,而是青海厄鲁特蒙古。

同一直游离于朝廷外的准格尔蒙古不同,青海蒙古早在太宗时就归顺大清,至今已经臣服百年。

青海与内蒙古一样,被视为内藩。

如今,顾实汗的孙子罗布藏丹津召集青海厄鲁特蒙古各台吉在察罕托罗海会盟。下令各部恢复各部汗号,煽动起兵反抗朝廷。因有部落不顺承他的旨意,他已经开了兵端,挑起了战火。看着他的意思,是想要先统一青海,再同朝廷对抗。

青海同准格尔不同,与甘肃、四”接壤。青海蒙古也不像准格尔蒙古那样还在游牧,而是在青海定居百年。

他们要乱,表面上看来,朝廷大军压境就能平定,远非准格尔蒙古那样难缠;可实际上,影响却比准格尔叛乱影响要大。

十三阿哥不敢想象,若是青海蒙古乱了,科尔沁蒙古与略尔咯蒙古会不会有部落呼应。真若是蒙古人同声同气。那大清危矣。

如今养着西北军,已经使朝廷不复重负,朝廷哪里有钱粮双线开战

十三阿哥后背,立时出了一身冷汗。

“十三弟,依你看,当如何处置”雍正问道。

十三阿哥斟酌道:“当速剿。战事不宜久拖。

雍正点点头,道:“朕也正有此意。只是你在兵部,也当知西北军详情。钱粮供应不足,想要大兵出动,还得休整数月。”

十三阿哥听了,晓得雍正的意思。

秋收之前,怕是朝廷没有粮草支持大军出动。

可现在才六月,距离秋收还有三、四个月,朝廷也不能任由罗布藏丹津统一青海。

他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对雍正说了自己的建议。

无他,不过是缓兵之计。一边派大臣去青海媾和,一边扶持青海其他部落内扛,阻止罗布藏丹津统一青海蒙古,消耗他的兵马。

雍正听了,甚合心意,却是对蒙古人的怒气未减,道:“十三弟,朕可不打算像皇阿玛那样,与蒙古人三战、四战。朝廷留着他们,是让他们做看门犬,不是让他们做噬主饿狼。十七弟有消息没,到了哪了云南那边的烟土种植,要扩大三倍。朕不指望用这个赚洋人的银子。只要能让蒙古人安份了,我就给他记大功”

“前几日来信时,说是到了芜湖,现下算算日子,该到江南了。”十三阿哥回道。

“路途实是太远,早知如此。就不该让十七弟先去广州,,还是先命李卫在云南准备。”雍正皱眉道。

他也是率性之君,说干就干。随后就亲笔给李卫写了道密旨。

十三阿哥见状,心中有些犹豫。

蒙古人虽需要防范,可是不能不说,蒙古人也是满人的盟友。满人人口数有限,若是中原不稳,满人对于汉人来说,毕竟是异族。到时候,满人能依靠的。就是同为游牧民族的蒙古人。

若是真推行鸦片大计,是能破坏蒙古人的战斗力,使得朝廷不在外蒙古人操心,却也失去臂膀。

只是,这些话,十三阿哥因为私心。却没有说出口,

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孝顺儿孙”

当曹颙听说青海蒙古乱时,才明白雍正诛杀年羹尧的真正原因。

现下的年羹尧。虽封三等公,贵为国舅爷,可是只是外戚,是幸臣。所有的一切都是雍正给的。只有建立战功,在军中有赫赫声势,才是真正为帝王所忌惮。

雍正从兵部点了个侍郎常寿,前往青海,名义上是调解青海各部争斗。实际上是与作乱的厄鲁特蒙古和谈。

虽说青海不稳的消县,也传到朝中,可青海蒙古归顺朝廷多年,又受气候恶劣影响,人口牛羊并不富足。因此。在朝臣眼中,并没有将这个当成大事。

只有八旗权贵,巴不得能获得军功,对青海这边的消息,倒是颇为关注。想着早年随十四阿哥去西北的八旗权贵,都回来的差不多,西北军中如今兵多将少,说不定自己能占个便宜。

曹颙则想着自己在户部。不过是为大军征讨西北预备银钱。没想到临了,却是也同他扯上干系。

雍正点他前往西北,巡查西北垦荒屯田事宜。不过离京的日子,不像常寿那样仓促,需要驰驿而行,允他妥善安排手中的差事后,七月初再出京。

曹颙有些不明白雍正的用意,难道是想要在西北推行玉米与地瓜那样的话,这两样作物,就极容易传到蒙古地区。

雍正就这么放心,让蒙古人也解决粮食问题,繁衍人口

他心中犹疑,少不得跑趟十三阿哥府,打探一二。

“皇上确实是为垦荒事情,才派你去的西北。不过除了垦荒,瞧着皇上的意思,还想要从关内移些人口过去。”十三阿哥道。

曹颙听了,心中纳罕。

同后世人口稠密不同,现下大清总人口并不算密集。户部登基的丁口数,还不到三千万,这部分人是年纪十六到五十的男丁。从此推算,总人口也就一亿出头。

中原腹地的十地,尚有荒芜没开垦之地,现下就去垦荒西北,有点 言之过早。

康熙末年让西北军在甘肃到乌鲁木齐之间建立军屯,不过是为了让驻守官兵自给自足。

“十三爷,这是哪位大臣的意见”曹颙问道。

按理来说,这种关系到国民生计的大事,正是户部主理。可曹颙并没有听户部几位堂官提及过此事,雍正之前也没有透漏过口风下来。

十三阿哥“咳”了一声,道:“是年翼尧上的密旨,他前年回京,沿途看到流民众多,就曾给先皇上折子提过此事。上个月他又提及此事,皇上本还犹豫。这次青海不稳,却使得皇上下定决心,解决此事。”

若是西北民生稠密,既能解决地方绿营兵源,还给供给大军粮草,朝廷就不会每次都因西北军情陷入被动。

想法虽好,可真正坐起来,却是不容易。

毕竟这个时候。百姓都重乡土情。鲜少有主动移民的。有官府操办此事,还不知搅得多少百姓不安定。

曹颙虽想到这些,却不好多说。这是年羹尧的提议,却也是雍正的决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