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 分节阅读 901

分节阅读 90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直接往兰院去。

到了院门口,就听到上房传来丝弦之声。

有丫鬟扬声道“去禀太太,大老爷跟五爷来了。”

屋子里没有马上传来叫进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才见绣鹤挑了帘子进来,笑吟吟地请曹颗与曹頬进屋。

曹颙脚步有些迟缓,低声问道:“老太太这里有外客”

绣鹤抿嘴笑道:“老太太听说钟姑娘在京,也是今儿生辰,就使人接了钟姑娘过来。”

听他们两个说话,连曹湘都有些不好迈步。

“已经避进里屋了,两位爷放心进吧。”绣鹤见状,低声说道。

外屋,花团锦簇,大家或坐或立,陪着李氏与兆佳氏说话。

见曹颙兄弟进来,除了李氏、兆佳氏、曹颖不动外,其他人都起身施礼。

南窗旁边,摆着个几案,两个女说书先生抱着琵琶手鼓,退避到一边候着。

这满屋子的头油,呛得曹颙脑门直发昏。曹佳氏没有回来,只有曹颖、曹颐回娘家来拜寿。还算上一个韩江氏,是李氏的义女,算是半个曹家姑奶奶。

曹颙同这几人聊了两句。曹頬则是耍乖弄宝,逗得李氏与兆佳氏笑了好几句,兄弟两个才从兰院退出来。

“大哥,蒋和尚娶妻,有谱没谱瞧着他清心寡欲的模样,不像是能安安稳稳下来娶妻生子的,别耽搁了人家姑娘。”曹頬虽没看到钟氏。但是想着蒋坚平素的模样,不免有些担心。

曹颙瞥了他一眼,道:“闲操心什么非磷是个有担当之人,既是决定遵从族长长辈安排娶妻,就会承担起为人夫、为人父的担当。”

曹頬被堂兄说了两句,倒是不以为意,摸了摸鼻子道:“为人夫、为人父也不是那么便宜的,自打天护过来我们院子,我还愁呢。孩子念书如何,日后前程如何,往后娶个什么品行的媳妇”要是他能争气,像天佑、左住他们几个,稳稳当当地过了院试去官学就好了;要不然旗学进不去,官学没资格进,总不能一直在家里读书。”

曹颙摇摇头,道:“天护还慢慢来,等孩子大了看看再说,未必非要走科举这条路。你想要做严父,也要悠着点,别将孩子教成书呆子”

晚辈这几个子侄,都在西府读书,如今的西席是翰林院退下来的老翰林,是个学问极其渊博的老先生,姓范。

曹颙问过几次孩子们的功课,范老先生都详细说过。

长生聪敏,但是爱杂学,在正经功课上反而只是寻常;天护勤勉是有了,天份却是有限,即便是勤能补拙。怕是成绩也有限;魏耀辉生动,若不板一板性子,不过是识字不当睁眼瞎罢了;天阳年初才入学。年纪稚嫩,还看不出什么。

天护如今虽养在曹頬名下,却是曹硕之子。想当初曹硕在功课上就有些吃力,曹颙怕天护走父亲的老路,压低太大,反而不成事。

兄弟说着话,出了二门,就见蒋坚低头踱步,不知在想什么想得入神。曹颙兄弟两个走到他跟前,他仍没有察觉。

曹颙止住脚步,曹頬已是忍不住,“咄”了一声,唬了他一跳。

“蒋先生站在这儿,莫不是盼着能见嫂子一面”他笑着打趣道。

四十多岁的童男子,不能说是京城独一份,也是不多见。

蒋坚抬起头来,竟然难得地露出几分腼腆来。

曹頬见状,笑声更盛。曹颙见他调皮,哭笑不得,招呼二人去前厅说话。

“非磷放心,兰院都是曹家女眷。没有外亲,不会惊到钟姑娘。”曹颙安慰道。

这“钟姑娘”就是蒋坚的未婚妻。十月初至京,这次并不是头一遭进府。她刚到京城时,曹颙就叫初瑜出面,接她来过曹府一次。

不过是看在蒋坚面上,看看这位姑娘嫁妆预备得如何。曹家这边。好酌情帮衬。

“她是乡下女子小门小户出来的,我只是担心她不懂规矩,惹了老太太、太太们生厌。”蒋坚讪讪道。

曹颙摆摆手,道:“非磷外道了。我虽没见过钟姑娘,但是听家母与内子赞不绝口,就晓得指定错不了。非磷好福气。”

蒋坚脸上只有认命的无奈,并无欣喜。

这明日就是十一月,康熙宾天是十一月还是十二月

曹颙突然想起此事,皱眉道:“非磷婚期定了么”

他记得蒋坚提过年底前迎娶的,这离过年也只剩下六十天。

蒋坚摇摇头,道:“还没定。十一月只有初六与十六是好日子,日子有些紧,赶在腊月里,可选择的吉日就多了些。”

“还是赶早的好,钟姑娘寄住亲戚家,住着也不自在。左右该准备的都准备齐当,就差迎娶这一项。”曹颙道。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九百七十八章 冬月

虽说相关寿礼,在今日之前,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就使人送来。但是今日即是亲至,不见上一面也说不过去。

早先因真心亲近,十六阿哥对李氏一口一个“姨母”的,这两年才改了称呼。

叫“姐”名不正言不顺,叫“亲家太太”又委实生疏了,十六阿哥就折中,能不叫就不叫人,若是叫人。便只唤李氏“夫人”。

因曹颙之前打发人往二门传话。兰院贺寿众女眷都回避了开来,只留李氏与初瑜婆媳与两位皇子阿哥相见。

想着眼前这两个身份尊贵之人,是自己的手足兄弟,李氏有些恍然。

他们,是自己儿子的亲舅舅。

莫非是骨血天性,因他们是舅甥的缘故,所以才对了脾气,彼此投缘

仔细瞧他们,与自己儿子长得又不像。说起来,这两位皇子的年岁。比自己的儿子还小,想想宫里的二十四阿哥,比天佑还小。

这乱七八糟的辈分,想起来就叫人头疼。

李氏决定将这些都撂到一边,还是做如常状,先请两位阿哥安,而后同十六阿哥问起王嫔近况。

在得到科尔沁这笔宝藏前,李氏就是这般同十六阿哥说话。

如此一来,倒是解了十六阿哥的拘谨,说话中几次都差点将“姨母”脱口而出。

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还耍赶在关城门前出城,曹颙吩咐在前院摆席,除了招待两位阿哥外,还有他们的随从人缘,也都使人安席。

兰院,西厢。

这里是长生的书房,黄梨木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虽没有什么罕见珍本,却是将这几年京城书坊所出的新书,差不多买了个遍。

这样的书房,在曹府并不是独一份。前院与蔡院,也有两个差不多的书房。这三处的书本都是一处买的。

曹颙不怕孩子们看书杂。多长些知识,见识广博些,总比他们见天捧着课本,成为书呆子强。

他不希望孩子们成为儒家子弟,而是能博彩百家之长。

因两位阿哥过来见李氏,静惠带着妯娌、小姑与韩江氏、蒋坚的未婚妻钟令嘉避到这边来。

看着半屋子的书,旁人还不觉什么,钟令嘉却是有些移不开眼。

早先在李氏房里,看着古朴的家具与摆设,她只晓得不凡,却说不出哪里好来。

她是乡下秀才家的女儿,虽认识几个字,但是见识定有限。只知道那些器物精巧,当得起一个“好”字,具体有多好、哪里好,她也不能说清。

要说表面光鲜。那些摆件,还不如乡间地主家收拾得“珠光宝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