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 分节阅读 744

分节阅读 74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整寿,又是本命年。不必往年。

紫晶一边听着初瑜说着,一边在心里叹息。难道大奶奶热心“认亲”之事,真的只是顺承丈夫的意思,对韩江氏有此怜惜么力曹颙不爱美色,又最讨厌麻烦。但是对这个认识十数年的韩江氏终是有所不同。连紫晶都看出这点,初瑜身为妻子,能看不到这点,

紫禁城,内务府本堂

十六阿哥眼神发亮,几乎要手舞足蹈,对曹颙道“孚若,选了银行开业的日子了,七月初二,你生日次日。”

他这几个月。全部心思都在银行上,如今总算是初见成效。怎能不畅快。

曹颙算算日子,没剩下几日。道:那些宣传册子,十六爷都使人派发了,十六阿哥笑着点点头,道:发了,京城各大衙门,还有前门各大会馆,顺天府登记在册的各大商会。都已经发完。”说到这里,带了几分忐忑,槎了槎手道:“真是让人担心,要是冷场怎么办,。

经过之前的议定。将“大清银行,存款的利息定为月息七厘,年息九分;贷款月息一分五,年息一成八。

虽说利息比民间的高利贷少上许多。但是不分身份,触犯不到律法。

“内务府那边,十六爷吩咐没有”曹颙问道。

十六阿哥眨了眨眼睛,道:“吩咐了,命他们开业三日内到银行开个帐户。往后内务府发薪直接打入帐户。”

曹颙心里算了算内务府的人手。笑道:“那个十六爷还担心什么,支撑门面够了。一天吃不成胖子。等日子久了,就好了。”

话虽如此说,实际上曹颐这边也做了打算。总不能出入银行的都是官吏,那样的话会将那些商户吓得止步门外。

他已经跟曹方说过,稻香村各大掌柜与大师傅的薪水。往后也都直接打入“大清银行,帐户。至于那此学徒与伙计,薪水低。就没必要折腾一番。

毕竟,同后世社会不同,大清银行所设定的客户,还是以士商为主

不说十六阿哥与曹颐如何等待开业的日子,京城各大王府贝勒府也收到“大清银行”开业的帖子。

想着这里面有自己的股份,众人也就多了几分动力。最欢喜的。

莫过于那些女眷。

她们身份所限,又爱惜名声,手上有些私房,也不好随意放贷;如今多了个银行,说是帐户不公布,正合了她们的心意。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七百九十七章 初伏

七月初一这日,曹颙休沐,没有去衙门当差。

他本不愿意大办,但是见妻子同母亲兴致颇高,就也由她们安排。

毕竟整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入的,她们的生活忒是单调。

曹颙身上穿了宝蓝色葛纱袍,头上带着万丝帽,同初瑜一道到兰园给曹寅与李氏请安。曹寅夫妇是前儿回府的,就是为了给儿子过生日。

想着二十五年前,他不过是襁褓之中。如今已经儿女成行,曹寅夫妇喘嘘不已。

曹颙则是挑了前襟,规矩规矩地给父母磕了三个头。不仅仅为了这个几年的骨肉之情,还有对上世父母的怀念。

待曹颙磕完头。李氏起身将儿子扶起,将手中握着的十八子手珠,套在曹颙手腕上,道:这是前此日子到广济寺开过光的佛珠,保估我儿平安如意。”

这手珠还带着余温,曹颙心中一暖搀着李氏到炕边坐下,轻声道:,以前是儿子不孝,累及父母担心,甚感羞愧:日后定秉承慈训,爱惜己身,让父母展怀。

李氏身为母亲,只觉得荣宠。全比不上子女安康。听儿子说得这般贴心。也是老大宽慰。

曹寅看着儿子,脸色越发慈爱。像什么光耀曹氏门据、孝顺亲长、照拂兄弟子侄,这些话都不需交代。

曹颙给父母请完安后,就有奶子牵着长生进来。

长生康熙五十四只冬出生,如今虚岁四岁,长得粉雕玉琢,眼珠子黑溜溜的甚是讨人喜欢。他是曹颙的同胞兄弟,长相也是肖母居多,看着同曹颙小时候一般无二。

他给曹寅父母请完安后,走到曹颙面前,奶声奶气道 “祝大哥哥吉祥如意,富贵安康。”说着还有模有样地作揖下去。

这般可人疼的模样,引得众人都笑了。

曹颙俯下身子,将长生抱起。搁在膝盖上,笑着问道 咱们长生都会祝寿了,这是跟谁学的,长生只是嘻嘻笑着,小手摆弄曹颙前襟的盘扣,并不说话。

这会儿功夫,就有丫鬟来报,几位小小爷同大姑娘到了。

一溜的小脑袋瓜子,给祖父母请完安。给父母“义父母”请完安,还不忘向曹颙怀里的长生请安。而后才有丫鬟送上垫子,天估几个向曹颙跪拜贺寿。

这边才拜完,就有管事媳妇进来报,道是内外管事下人要给少主曹颙拜寿。

曹颙撂下长生。先到前院厅堂接受男仆的恭贺;随后又回梧桐苑,受了内管事们的磕头。

接下来,就是贺客盈门,半日不得歇。

因是曹颙过生日。除了官场上的同僚,年纪或老或幼着尽有;亲朋故国家的,多是年轻人上门。

东府的几个堂弟,淳王府的几位内弟,一个没落下,都过来给曹颙庆生,看着曹頫跟小大人似的,待人接待物半点不差;淳王府的四阿哥弘昕也十七岁。听说今年就要指婚。曹颐心里,竟生沧桑之感。

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人生似乎圆满了。又是随波逐流,似乎什么都没做。

直到深夜,客人才陆续散去,曹颙身上只剩下疲惫。

初瑜服侍曹颙换了衣服,帮他捏了捏肩。曹颙抓住她的手。道:

你也忙了一日,咱们说说话。”

夫妻两个,躺在凉席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

老爷在江南时就爱听曲儿,今儿请的班子好,老爷瞧着很是欢喜”曹颙说道。

初瑜说道:听太太提过,老爷早年还亲自写过戏文,在江南时排演过。”

曹颙阖着眼睛,道:“是啊。早年在江宁时,为了接驾事宜,家里养过戏班子。到了京城,诸事不便宜,反而不如在江宁时自在。”

说起这个,曹颙想起父亲这两年整理的书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