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 分节阅读 722

分节阅读 72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相遇静九阿哥与十二阿哥、十六阿哥也面面相觑,想不出为什么皇父会传召众人来。

原本十六阿哥还惦记圣驾回京。就会对“烟草”之事有所定夺。

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小说555

只是如今太后病重,皇父也龙体欠安,似乎不是说这个的时机。

没想,这次康熙传召他,正为了此事。

待几个阿哥进来,跪拜请安后康熙拿起一个折子,对十六阿哥道:“这个烟草折子,朕已看了。想法不错,堵不如疏,也能为国家增加赋税。只是百姓眼光浅薄,若是见了烟草之利,说不定就要减少耕地。这其中若是出了差池,使的烟草抢占耕地,就是祸国之举。”

对于这点,十六阿哥与曹颙早已商议出对策,上前一步回道:“皇阿玛,儿臣也担心过这点,所以这相关规矩才应当制定的严密些,将烟草用地,与地方上已经登记造册的良田区分开来,防患于未然。”

康熙闻言,点子点头,道:“你向来喜好乐理与术数,对于商贾之行走外行。曹颙那边,虽点子多。也是另有职责,未必能尽心此事。依朕看,还要另外寻个妥当人,细细筹划此事方好。”

十六阿哥听了,正是合心意。

这烟草的差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这其中的琐碎之处甚多,要是想达全功,真得三小五年的经营不可。

“皇阿玛圣明,儿臣也晓得自己个儿不足,担当不了此事。皇阿玛最是慧眼识人,还请皇阿玛指个人手才好。”十六阿哥躬身回道。

听着这父子对答,与十六阿哥同跪在地的九阿哥与十二阿哥心中滋味儿不同。

九阿哥听到曹颙的名字,只觉的刺耳得很,却也生出几分好奇。

曹颙这些年的折腾,多同银子相关。只是这烟草,有什么可拿到御前说的那个东西价格低廉,地润薄,九阿哥都稀罕沾手。

十二阿哥这边,则是充满羡慕。

自打他舅舅九门提督托合齐问罪。他就闲赋。草说他不是“太子党”,不是“八爷党”,但是却跟个隐形人似的,被皇父与兄弟们疏忽。

“这个人选,朕想好了,就九阿哥吧。”康熙的声音不大,却镇的十六阿哥与九阿哥心肝乱颤。

九阿哥与十六阿哥都抬起头来。两人皆是震惊不已。

就算这“烟草”大计看着像是能赚钱的样子,也不用指个皇子来负责此事吧

“除了河南府,山东与山西丘陵山地也多。不用同时种植,不过可以每省选一州府试行此事。”康熙说到这里,看了九阿哥几眼,道:“朕之前说过你几遭,你却仍是不自重。只爱行商贾之事,爱黄白之物。好好的皇子阿哥,弄得跟没见过世面的乡下老财主似的,不成体统。现下,朕给你寻了差事,你就要用心。许你尽力行事,却不许你生贪婪之心。做的好的,朕自有赏赐;做的不好,小心朕将你的家财都收归国库充数”

九阿哥听着前面,还觉得生出几分趣味,颇为兴奋;听到最后,却是晓得这不是捞钱的差事,是要出苦力的,忙道:“皇阿玛,儿臣顽劣。不当大用,不敢误了皇阿玛差事,皇阿玛还请另择贤能,省得儿臣庸碌,成了大清罪人。”

“君无戏言。你这几年也闲散的够了,不为朝廷出力,就随京城商贾为伍,成何体统。”康熙的声音。带了毋庸置疑的决断。

九阿哥见“君无戏言”都出来了,晓得此事已经成定局,只能俯身领命。

十六阿哥在旁,真是诧异不已,不明白皇父此举何意。

按照他与曹颙的说法,就算这件差事明面上选个司官负责,实际上还是要由十六阿哥主抓,不假他人之手。就怕这“烟草”大计尚未获利。就成为贪官污吏敛财手段,成了劳民之举。

十六阿哥虽对商贾之事不在行。但是由世代商贾出身的韩江氏安排细节,也能做到事事心中有数。谁会想到,皇父会生出别的主意,将差事直接给了九阿哥。

康熙见九阿哥领命,转向十二阿哥,道:“内务府的差事日盖繁重。从即日起,十二阿哥到内务府当差吧。”

几个阿哥闻言,都是心中一禀。

皇子阿哥到内务府当差,都是兼领总管内务府总理大臣一职。内务府的规矩,都是固定的,能有什么“日益繁重”不外乎,国丧。

户部,衙门外。

曹颙翻身上马,只觉得脸上凉丝丝的,天上已经飘起了雪花。他抬起头,看了看晦暗的天色。早日下雪也好,也能早日大晴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七百七十三章 宗法上

进了腊月,京城人家就开始预备过年,各处都忙起来。三就是曹府,有紫晶帮衬着,初瑜也忙得团团转。偏生曹颙在户部当差,年底又是最忙的,整日里也是早出晚归,一刻不得闲。

李氏早已将管家之权交利媳妇手中,不好再插手,又心疼媳妇,就将孙女接到兰苑照看。

天慧倒是显得乖巧,不像其他孩童那样顽皮,总是规规矩矩地坐着。听着祖父祖母说话。

李氏也没闲着,自打从宫里回来,听着大后念念不忘科尔沁,她就让人寻了蒙古样子的袍子。照着样子。办给太后做套蒙古样赤的衣裳。

太后身为大清国母,吃穿都有规矩。这衣裳就算穿不得,也能做陪葬之物,算是解解太后时科尔沁的念想。

用的,是府库里最金贵的衣服料子,需要纽扣盘花,也用的是金玉小宝石之物。

曹寅这些日子,却为一件事费心,那就是丰润老家那边一个族叔的。

曹家江宁这一支,昔目离宗后。就脱了丰润宗家,这成为曹玺的终身憾事。曹玺临终前,还对曹寅交代,要是能归宗,还是归宗。

没想到因长辈早年的恩怨,就算曹玺与孙太君葬进丰润坟茔,这归宗之事还是没有定论。

早年丰润本家族长是曹颀之父。读书读多了,最是迂腐。怕别人说他允江宁这支归宗,是贪图势利,始终没有松口。

等他过世,曹颀孝满回京,也没有主动提及此事。

他是嫡宗宗子,按照宗法算,就算曹寅这个伯爵,待这个族侄也要礼让三分。只是曹寅这支富贵,曹颀没有摆这个谱,也没有近前巴结。

两家往来,始终是不冷不淡。

这次丰润那位族叔也不是无故提及,而是因曹颀继娶之事。曹颀之妻王氏去年病故,至今已是经年。

曹颀父母都过身了,京里的正经长辈,也就是曹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