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 分节阅读 694

分节阅读 69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诱惑

因这个饵料,还使得曹颙专程找她说话。虽说他没有怀疑她背弃曹家,只是问她将来的打算,但仍是让韩江氏心里不舒服。

这些年交往下来,她也算多少晓曹颙的性情,是不愿意沾染麻烦的。甚至这几日,她心中也带了几分焦虑,若是她惹麻烦上身,不知曹颙会不会舍弃她。

心里虽说不满,但是碍于九阿哥的皇子身份,韩江氏还在更衣,到客厅见客。因是在家里,见的又是女客,韩江氏也不好带面纱,就素颜相见。

来者是个五十多岁的嬷嬷,自称林嬷嬷,穿着不俗,梳着旗头,脸上露出精干来。看了韩江氏,她打量了一眼,恭敬见过。

她是奉了九阿哥之命,来送礼的。

韩江氏听了,心里觉得好笑。堂堂的皇子爷,往她这商人妇家里送礼,多稀奇。

无功不受禄,她是半点不想同九阿哥扯上关系,正想着如何回绝,林嬷嬷已经使人将礼抬上来,是几尾鳜鱼,并无其他东西。

这样一来,韩江氏倒是不好意思再拒绝了,只得叫人封了厚厚的银封,“酬谢”林嬷嬷,并且请她转达谢意。

曹府,梧桐苑。

晚饭上来,见桌子上多了鳜鱼,曹颙一愣,道:“这是打哪来的外边应没有卖的。”

“十六姨父使人送来的,说是二月的贡品。”初瑜回道。

曹颙摇摇头,道:“明儿我同他说,叫他往后别往这边送了。毕竟我不在内务府当差了,这样送来也惹眼”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七百四十四章 冤魂上

曹府。客厅。

对于李卫送还纳捐银子。曹颙并没有推辞。不是他小气。将几千银子放在眼里。是不愿让李卫为难。

从遇到李卫那天起。曹确实起了利用之心。想着是结个善缘。毕竟对方是以后的督抚重臣。但是。人情可大可小。要是使对方觉有负担的人情。说不定适其反。

李卫见曹颙肯收下银子。也是松口气。

他原还犯难。要是曹银不肯收银子怎么办。毕竟是大男人。太腻腻歪歪的。也怕曹颙看不起。曹颙望向李卫的目光却是多了几分郑重。多年相交下来。要是没有半点情义。也是假的。更不要说李卫个看着鲁莽。心里明白的性子。也有些对曹颙的脾气。“玠又。如今你成了官身。再不比往常。以往就算想要混日子。不过是对付自己;往后要是在什么都放在心上。就要糟蹋百姓。官场繁华。一不小心晃了眼。就是害人害己。要是有一日。又成了贪官污吏。那曹某就不敢再高攀尊驾为友。”曹颙想着李卫平素大大咧咧的性子。少不开口诫几分。

其中。也是自的心在。不想李卫有什么闪失。给四阿哥留下什么坏印象。随着李卫的出仕。这对君臣相会的日子。该也不远了。

李卫见曹银说的郑重。也收了笑。正色道:“爷放心。我李卫肚子里虽没有什么墨水也晓的礼义廉耻。出来做ot。也不会忘做人的根本。在京城这几年。那些乌八糟的李卫见的多了。别说曹爷厌恶就是李卫受不那个脏。”

话题有些沉重。曹长吁了口气。自己好像有些操心过了。这几年接触下来。李卫的人品也是晓的。虽出身富裕之但是却怜贫惜弱。比一般人心善多。

“不说这个。怪扫兴的。又既是心想事成。小这边也有份贺礼千万不要嫌薄。”曹银笑着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送到李卫跟前。

李卫有些伸手接了。是房契。地点在前门外石头胡同。

“曹爷。这。”卫抬头看着曹。犹豫着说道。

没等他说完。就见曹摆摆手。道:“又这“爷”的称呼从今往后。还是舍了吧。虽说你在我两年但又不为幕为宾。要么唤,名。要么唤字。虽说称呼不过个代号。当不什么。但是你往后要在仕途上发展。咱们同殿为臣。这个还要是说清楚。”

见曹颙说直白。李卫倒是有些不好意思。曹颙笑着拍拍李卫肩道:“玠又虽不是饱诗书。却有怜天悯人之心。我相信。又总有大展宏图一日。封阁拜相。青史留名。”

李卫被曹颙夸有不好意思。讪笑两声道:“我李卫不过是个乡下人。若不是在这边府上待了两年。跟着进出官衙见见世面。礼仪都不周全。大恩不言谢。大人恩情。我李卫铭记在心。”

虽说曹颙不愿同李拍了主宾。因为晓的李卫是四阿哥往后当用之人。但是李卫眼中。待曹颙向来是敬多余亲。所以话里话外。还在了恭敬。

他本是乡下的富子。来京城前。见过的最大官。就是知县。曹颙是伯爵府的长公子。还是和硕额驸。两人的身份天差地别。

见李卫如此。曹颙心中不无遗憾

也罢。世间还是有公平存在的。他既没有敞开心胸。真心交李卫为友。怎么要求李卫掏心肺。

人与人的缘分。不的强求。如今这样不远不近的关系也好。

他却是不知。李卫心中。已经将他当成半个兄弟。

虽说两人年纪比起来。李卫年长;但是说起仕途经历。与办事的气度。却是曹颙为先。

“定要好好做。不给大人瞧不起。”李卫着拳头。暗暗告自己道。

其实。李卫也算是强的。换做其他人。背靠曹颙这棵大树。没有明目也要想出些明目。攀扯上关系。偏生李卫这边。曹颙乐意与他平辈论交。他也没有登鼻子上脸。自从入了兵部为员郎后。李卫搬到新宅。就没有再登曹府的大门。

小满忍不住还抱怨几句。连蒋坚都有些不好意。曹颙心里却没有多想。这个时候。划清距离也好。要不要李卫以后就要顶着“曹家人”的帽子。可是的不偿失。

传的沸沸扬扬的“孟光祖案”。最后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因为有内阁学士出面。为三阿哥说项。只是三阿哥这几年忙修书。朝堂上的“嗡嗡嗡”之声。立时小了。

虽未内阁。就是身边的亲近参赞。若是没有皇帝点头。内阁怎么会有人出面为三阿哥说项。

这几年。皇帝喜怒无常的时候太多了。就算有同三阿哥结怨。想要落井小石。也不敢这个时侯动手。

三阿哥的事情尚未幕。沉寂了半年阿哥就粉墨登场。

前门九阿哥一下子。新开张三家金店。开业那天。鞭炮从早上放到晚上。使的一条街都散了红纸屑。

原本经营捐道的金店。已经的到吏部与户部的通告。不能再接生意。因为九阿哥出面了。后头还站着内务府。

虽说那些金店背后也都有权贵人。其中还不乏爷贝勒。但是谁敢明着与皇子阿哥抗争。更不要说。能使动内务府面的。除了龙椅上那位。还有谁呢。

这样一来。九阿的金店生意就红红火火的做起。虽说这利润。内务府占七成九阿哥只占三成但是九阿哥经知足。要是他没有想着内务府。自己贸然介入也未必能占三成的利。

再说这次他不是为了银钱。也是想要试探试探皇父的底线。

父是因厌恶八阿哥。连带着舍弃了他这个儿子;还是父子没有隔夜仇。

城三月。正是春盎然。柳絮纷飞之际。

九阿哥坐在金店二楼窗手里握着一把正德年间的紫砂壶。送到嘴边。一边品。一边看着街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