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 分节阅读 682

分节阅读 68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魏黑还是有些不放心,曹颙见状。:“魏大哥若真不放心我。那明年开春就早些回京。左右查询这个也不是一日两能弄清楚的。刚好魏大哥到时候回来也当查的差多了。还得魏大哥拿个主意”

曹家客房。

娘捧着一包糖炒栗子。亲自剥了一颗。送到方种公嘴里。问道:“阿爹。甜不甜香姨给的。她最疼七娘了。”

方种公刚洗了把脸。瞅着精神好些。笑着回道:“甜。好闺女给爹剥的。怎能不甜”

“那是自然。”七娘拉着父的膊。嘟囔着小嘴说道:“还是七娘心软。阿爹去了这么些日子。原还想着不理睬阿爹。谁让七娘这一个老爹。就便宜阿爹了。不同阿爹计较。”

方种公抚女儿的头发。:“七娘长大了。虽说你小莺姐姐比你大几岁。往后能照看的地方。你也照看些。”

七娘听了。觉的奇怪。歪着脑。问道:“有阿爹在。为何要七娘照看小莺姐姐香姨听了。要笑死了。在她眼里。将七娘当成小宝宝。”

“七娘不是长大了么就发发善心。为老爹分忧。”方种公半是宠溺半是正经的说道。

七娘听了。有些不意思。吃吃道:“照看就照看。只是七娘平素还香姨多费心。瞧着小莺姐姐娇滴滴的。也不知七娘带着她打拳会是什模样”

方种公道:“你小姐姐也出身武门。有些拳功夫的。不过这些日子为了你王叔之事伤怀。才清减了些。看着羸弱。”

七娘听了。眼睛不由放亮。带着几分雀跃道:“真的太好了。曹爷家什么都好。就是女儿都见风就倒。没个痛快的。看来。小莺姐姐同七娘。倒是能凑到一。”

方种公心里。有千言万语要对女儿交代。但是话到嘴边。又都咽了回去。

女儿话里话外。不离“香姨”。对于曹家众人。也尽是亲切之意。他心里放心不少。魏黑之妻香草。他是见过的。的是个温柔妇人。

娘同父亲说了会儿话。见他不言语了。只当他乏了。笑笑道:“阿爹先歇歇。曹爷使人吩咐厨房预备席面了。这边里有个师傅前阵子学了几道福州菜。有点那个意思。阿爹会喜欢的。待会七娘来唤阿爹。”

“慢着。”方种公唤住要走的七娘。从怀里掏出一个包。送到七娘面前。道:“这是早先曹爷送我的盘缠。还剩下不少。你先收好。往后分做两份。你留一份。给你小莺姐姐一份。”

说话间。他又从怀摸出个手绢包。摩挲着打开来。里面是对根银包金的簪子。送到七娘面前。

“娘的簪子。阿爹么搁七娘这儿”七娘一手接了荷包。一手接了发簪。有些不解。

“本就是你娘留给你的。因你原来还小。爹爹替你收着。如今。你大了。”方种公慈爱的说道。

七娘被父亲说的。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讪讪道:“都是七娘胡说。娘前阵子还想阿爹想的哭鼻子呢”

见闺女这般小儿女态。方种公只觉的鼻子发酸。盯着女儿。满心不舍。

“阿爹”七娘察觉出父亲异样。前扶着他的胳膊。低声问道:“阿爹又想娘亲了么有七娘陪着阿爹。往后又添了小莺姐姐。阿爹也当宽怀。”

士别三日。刮目相。

女儿这般乖巧懂事。方种心不少。点了点头。默认了七娘的说辞。

又撒了会儿娇。七娘才依依不的离去。

方种公站在门口。到女儿的背。才转过身子。慢慢收了脸上的笑。

士为知己者死。王五拼却己身。拖住官兵。才使的方种公的以逃出生天。他方种公岂能因贪恋父女天伦。就违了道义。苟且偷生。

如今小莺有了安置。七娘瞧着也懂事不少。他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他原想给曹颙留封。环顾客房一周。没有见到纸笔。就弃了这个念头。多说无益。徒增感伤罢了。

原来带着的行囊。是背着出去。惹眼的。方种公只摸了几块碎银。塞到腰间。将两个匕首。放到裤脚掖好。

方种公打定主意。就没有多留。推门出去。

院子里。站着一人。正是穿着常服的曹。

“曹爷”看着若有所悟眼神。方种公仍是坚定的很。

曹颙方才回了梧桐。就觉不对。只觉的方种公神情中带着决绝之意。他更衣完毕。没有耽搁。就往客房这边来。

“方老。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不是只争朝夕之事。”曹颙看着方种公。道:“方老稍安勿躁。请信曹某这一次。王壮士之事。曹某这边。定早日给方老一个交代。”

就听方种公道:“曹爷好意。小老儿感激不尽。只是这些日子。小老儿本就不该苟活于世。那随同王兄弟。一同被行了绞刑的。是他的两个儿子。当日沙河镇外。我们中官兵伏击。我本同王五一处。他骗我说。他两个儿子旁处。让我去援手。而后拼全力。使的我逃出伏围。过后小老儿才知。他是故支我出来。这事儿。小老儿都没有脸对小莺说。只告诉她。与她两位兄长走散。”

说到这里。方种公不禁老泪纵横:“若是当初小老儿没有顾惜己命。逃脱出来。说不定了全力。还为王兄弟留下一个子嗣。

王兄弟糊涂。小老儿风烛残年。这条性命算什么,可怜王家两个儿。大的十九。小的十七。都没有成亲生子。就受小老儿拖累送了性命。这些日子。小老儿寝食难安。若不是顾及大仇未报。王家女无处安置。早就抹脖子谢罪了。”

虽没有亲眼所见,但是曹颙也能出其中的惨烈。心里亦是震撼不已。

王家父子之死。方公固然内疚。追究溯源。他曹颙也不是能心安之人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七百三十二章 难堪

外头虽是北风呼啸,行帐里却摆了好几个炭盆,暖和得紧。十阿哥举着筷子,在火锅里夹了块飞龙,送到嘴里。

却是味同嚼蜡,感觉不到半点美味。

这次圣驾祭灵,随扈皇子只有十阿哥、十二阿哥、十六阿哥三位。

刚好御膳房新到了一些飞龙,十六阿哥就使人煮了锅子,请两位哥哥过来同吃。

算不上是筵,也没有酒,倒也不算逾越。

十二阿哥盛了碗飞龙汤,用调羹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在诸位皇子中,他向来是皇父遗忘之人。熬到三十多了,也没有随扈过几次,这次皇父钦点他,也使得他有些受宠若惊。

十六阿哥看看十阿哥,又看看十二阿哥,心里叹了口气。不管是厌也好,还是畏也好,这两位表现得也太明显了些。

许是因八阿哥之死,使得十阿哥对皇父不无埋怨,没有传召,从来不露面;每次露面,也是低头缄默,一个字儿也不肯多说。

十二阿哥这边,则是惶恐不安,上头垂问一句,恨不得立时跪下捣蒜。

一来二去地。康熙见了这两个儿子。也都是皱眉不语。气氛甚是郁闷。

十六阿哥就算想从中圆活两句。也无处下手。只能干着急。今儿请两位哥哥来。就是寻思如何劝上一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