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 分节阅读 677

分节阅读 67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了。

原来,这胡成是曹府大管家曹元的内侄。说起这胡家,也是曹府的老人,是孙太君的陪房。胡成地祖母,是孙太君年轻时得用之用。

胡家与曹元家又是姻亲,是府中数得上的体面人家。

胡家虽体面,却是子嗣艰难,到了胡成这代只有这一个男丁。因这个缘故,被家里宠得厉害,不学好,迷上了喝花酒。

到了京城,胡成还去嫖过两次。

他父母实没法子,求到曹元跟前。曹元对这个内侄也是恨铁不成钢,也怕他在城里惹事,恨恨地教训了几次,都不顶用。

曹寅父子两个,都是谨言慎行之人,府里规矩也严。

曹元实没法子,又被岳父岳母央求的厉害,就将这个内侄“发配”到城外庄子。

原以为山野之地,不是富贵之香,就能束得胡成学好些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七百二十七章 清明

汤泉。曹家庄子。前厅。

虽说屋子里摆了好几个炭盆。但是何茂财仍觉的额头不停的渗出汗水。他却是擦也不敢擦。只有垂手躬站着。

曹元另一侧。也觉的浑身僵硬。倒不是说他有耳报神。消息多灵通。而是曹颙回庄子后。并没有直接叫人。而是先去了书房寻了曹寅。这就给胡成留出富裕。跑到姨曹元这里求情

胡成虽没有在京城府里当过差。但是对于曹颙的脾气。也早有耳闻。自己这边倒霉催的。好好的下去收租子。遇到郭三家这样的无赖。上演了一出闹剧。

这一路回来。曹颙瞧也没瞧胡成。要是被训斥两。打几板子。他还能踏实些。这样搭理都不搭理。胡成就算再愚钝。也觉要糟糕。

曹元听的胡成所述。只觉的手足冰凉。不敢有半分侥幸之心。

今年京畿大旱。庄稼收成不好。曹家虽是井田。也被影响不少。

还是大奶奶初瑜心慈。顾念佃户不容易。又不好随意减租子。便使户中秋在各处庄子疏通水渠什么的。曹家这边。则是以银钱补贴。或者减免部分租子的形式,。贴补这些佃户。

谁想到上头的恩。到下头却变了样。犯事的又是自己的内侄。

曹元心后悔万分。早知道胡成是这么个不争气的东西。怎么敢放他出来当差

曹颙坐在座位上。心里真是轻松不起来。

自己算操心苦熬。这看不到的的方仍是藏污纳垢。大树都是从里头烂的这句话果然有道理。

现在想想。曹家的几处庄子。加上铺面。加上府中当差的下人。也有几百人。之前听说哪个王府哪个公府的下人骄都当成笑话听。没想到自己家里。亦不能幸免。

屋子里一片寂静。曹颙不说话,何茂财与曹元两个自然也不敢先开口。

过了足足有半个时辰。就见赵同从外头进来。曹颙这才抬起头来。道:“问如何何人举荐。何时当差。何时开始收租”

赵同俯身回道:“回大爷的话。据胡管事所说。是去年二月。由大管家举荐。到庄子上当差。今年月负责收租的,秦鸣因年老体衰。卸了差事。由何管家提拨。胡管接了秦鸣的差。”

“好个“举荐”。好个“提拔”老爷与我以家务相托。两位管家就是这般尽心么”扫向曹元何茂财富。冷冷的说道。

“都是小人糊涂。没想到这个孽障敢如何妄为”曹元闻言。已经跪倒在的。道:“这般胡作非为的东西,要打要罚全凭大爷做主。只求大爷息怒。不要气坏了身子。要不然小人就算是死也担当不起。”

何茂财亦是跟着跪下。叩头道:“都是老奴的过错。都是老奴的过去”

两人之中曹元还年轻些。四十岁;何茂财却是白发苍苍。已经年过甲子。换做平时。曹颙不会坐受他们的礼。也不会任由他们下跪叩头。

现下。曹颙却是冷旁观。没有叫起的意思。他看了看曹元道:“举贤不避亲固然好,也要小心。闹的公私不分ot。大管家这个位置父亲与我所依赖。大管家行事前。否则想到我父子二人。”

这番话。说的和容悦色。却听的曹元后背发寒。忙叩首道:“小的知错。是小人糊涂。耐不住亲戚央磨。犯了私心。”

在曹寅面前。曹元还能奢望讲几分旧情;在曹颙面前。他却不敢做任何辩白。

府里下人都说少主和善。曹元可不敢这么想。

曹颙平素看着虽和。但是这些年来亲近的人也是有数的。不别人。就说他的弟弟与侄子。曹方在曹颙身边当差十几年。仍是年复一年的恭谨。不曾有丝毫懈怠;小满是近身小厮。说话行事丁点儿也不敢有冒失。

曹颙原以为曹元会辩解几句。毕竟身为曹府大管。他平素也些脸面。

见他老老实实的认过。曹颙眯了眯眼。觉自己些小瞧这个大管家了。这大管家平素虽略显木。却有眼力见。曹颙心里冷哼一声。不是迁怒曹元。而是自嘲自己过去的疏忽大意。

他又望向何茂财。:“何管家。你是这昌平庄的总管事。这些年我将这边的差事全相托。何曾嗦过什么如今看来。倒是我的错了。”

“大爷。老奴。奴。”何财心里委屈。却也是辩无可辩。说到底。还是他顾忌了曹元的势。才会任由胡成行事。

曹颙稍加思量。道:“曹元荐人不当。何茂成任人不周。各革柴米一年。尔等可服气”

曹元与何茂财闻言如蒙大赦。哪敢有挑剔的。忙连道“服气”。

曹颙挑了挑嘴角。并没有叫起。转向赵同。道:“胡成收租是何例加租几成逼奸几处赃银赃物几何”

曹元才放下去的心。猛的又提起。

他突然想起一件事。这个赵同并是寻常的长随。是曹身边最倚重的伴当之人。

曹府众人中。能跟着出入宫禁官的。就有赵同一个。不少人都说。赵同往后是要放出去当官的。因为他跟着蒋师爷学幕。专攻刑名。

熟悉刑名。除了做刑名师爷。就是县太爷能用上了。

赵同是曹家家生子。就算放不去。也没有给别人为幕的道理用不了几年。放出去补个七品知县。也是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