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 分节阅读 573

分节阅读 57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士府相问。曹颙就见伊都立两眼放光。甩着大步进来。

“大人。奇闻啊。奇闻。没想到这山野之的。还有这般节孝的女子。只是节孝并重。节孝又不能两全。实是让人叹惋。可恶那些腐儒。还念叨此妇既已失贞。宜绝于夫。不让附墓。真是太太可恶。”一见到曹颙。伊都立就忍不住嚷道。

刚好有几个行宫属官在这边禀事。听了不由侧目。

伊都立这才留意到还有其他人在。笑了两声。道:“有些俗务耽搁。来的有些迟

待那几个属官下去。伊都立才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

今早。他从家里出来。路过知府衙门。正好看到有人抬尸上堂。他是个爱热闹的。便驻足于此。瞧了场热闹。

有民妇郭氏。前几年大旱时。丈夫看这边不好生计。便随人进关贩药。郭氏用女红针线养活公婆。待到米价上扬。却是断了炊。

郭氏邀集邻里。叩首道:“我夫以父母托我。今不做别计。难于生计。邻里能助我。乞求相助;不能助。我且花。务笑我。”

所说朝廷有救济米粮下来。但是到百姓手中。又有几何

家家都不容易。邻居听了郭氏的话。都无语散去。郭氏对公婆哭禀后。开始倚门卖笑。迎来送往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六百三十三章 奇闻下

“如此三年,其夫归。郭氏道父母并在。今还你随机优领出一女,说是既以失身,难忍耻相对。别娶一妇,今天也给你,而后便借口到厨房做饭,自刎了。如此奇女子。如何能不令人唏嘘。”说到最后。伊都立已经叹息不已,脸上也收了平素嬉笑,多了几分敬重之色。

曹颙跟着感叹一声。倒是没有放在心上。倒不是他心硬,而是礼教吃人,朝廷每年恩赏的贞节牌坊还少了

别地不说。就是天佑地乳母柳家地,也是贞节牌坊的牺牲品。

伊都立脸上却是现出不忿之色:“有这般有情有义地好女子为妻。正当好生看重才是。她那个男人看着其貌不扬,何等福气得了这样一个老婆父母恩养了,如花似玉的新人又在眼前,再过几年。谁还会记得这个孝烈之妇听说在关里贩卖药材赚了大钱回来的,带了不少银钱仆从回来,这般富贵,郭氏却是一日也没享得。”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一个好好的大活人若是其夫没发达。或许郭氏还有条生路;他既以发达。呼奴使婢,怎么能容忍失节之妇为主妇就算郭氏没有寻死之心。怕也羞愤难当。活不成了。说到底。还是男人没担当。”

曹颙见他这般义愤填膺的样子。倒是不晓得如何劝解。

别的不说。伊都立有一处优点却是要赞的。那就是不像其他男人那般大男子主义。不将女子当回事。他这边。虽说博爱了些,但是心地还算不错。

伊都立一口气说了这些话,总算是去了些闷气,他这才想起正事,问曹颙道:“大人,今儿已经初三了。下官去园子里瞧过,有几处工期不短,再耽搁下去,怕是要来不及。虽说今年闰三月,也只剩下不足三月功夫,园子的预算单子若是出来了。是不是也当开工”

“闰三月”曹颙之前倒是没留意这点,听伊都立这般说,才留意到这个心里生出几分不安。

要是没有闰月的话,按照每年地旧例,在圣驾到抵热河前一月。这边就要开始加强治安防备,清查闲杂人等。

若是闰三月。圣驾到抵热河迟一月。那曹颙他们这边就要想法子抗两个月了。

见曹颙神情有些异样。伊都立望过来,带着几分好奇。问道:“大人这边有什么事儿”

“没事。将到万寿节了,伊大人这边的寿礼预备地如何”曹颙还没有想到,怎么将“悬赏”之事相告,就先岔开话,问道。

伊都立闻言。脸上多了几分怅然之色。道:“还能怎么预备如今已经是五品了,也没有献礼的资格,只能随大流罢了,我阿玛说道的没错。我就是没出息的混账行子。其他人家。像我这个岁数,哪里还有混五品的。实是叫人汗颜。我都没有脸面见族中兄弟侄子们了。”

这个话。曹颙实不好相劝,同为世家。伊都立家与曹家不可同日而语,是真正地八旗勋贵。两人的仕途却刚好对倒,曹颙这边平步青云。伊都立却是仕途坎坷。

伊都立发完牢骚,自己个儿也有些不好意思。挑了挑眉毛道:“我这是怎么了。真够婆妈对了。大人,郡主已到热河几日,属下还未过去请安。实是失礼,若是明日便宜,属下想携杨氏过去给郡主请安。”

“伊大人,都是亲戚,说这些倒是外道了,不必如此。”曹颙见他这般热络。原也是愿意请他多过去宴饮的。

不过。想到自己家怕是不消停,不好连累无辜,加上听到杨氏心里也有些别扭。就开口婉拒道。

伊都立却是格外执着,摆手,道:“不行。不行,论起尊卑,大人是上官、郡主是王府贵女。我们当请安地。大人再多说,倒是真不拿我们当亲戚了。”

说着,他也不容曹颙拒绝,就一边往外走,一边回头笑道:“就这般定了,明日要叨扰大人了却是要不醉不归,大人可要预备两坛子好酒才行”

话音未落。人已经出去了。

曹颙看着他地背影。脸上露出几分笑意,难得三十多岁了。还能喜怒随心。这般坦然活着。看着倒是让人心生羡慕。

只是杨氏,不就是杨瑞雪么

想到这次,曹颙微微皱眉,他实不愿同那个女子有什么接触。担心节外生枝,惹出麻烦。牵出李家的事来。

想来她的日子过得倒是不错,添了一女,伊都立话里话外也赞过几次。

曹颙正想着。就见营造司员外郎董长海捧了文书。躬身进来。

是行宫地修缮预算。比曹颙要求地早一日报上来了。

曹颙看着手中地预算,看了董长海一眼,道:“董大人,这次预算薰大人都看过了,觉得如何”

一路同行而来,曹颙同眼前这位略显木讷的员外郎也熟识些,他是薰殿邦的侄子。董素芯的堂叔,曹颙实不愿意这个老实人。给人顶缸背黑锅,多有照拂,也算是卖董家一个面子。

薰长海犹豫了一下,道:“回大人的话。别的属下不晓得,金箔是由在库房那边出的。像是同在预算上有所出入。”对于曹颙来说。这些预算。不过是数目字。

强龙不压地头蛇,他初来乍到,也没兴趣冒天下之不大违。“反腐廉洁”。

张伯行清惊不清惊。在康熙口中。却落得个“过伪求名”。其后任赫寿在给皇帝地折子上。实话实说收了不少银子,用在何处。康熙的点评是“真满洲也”。

说起来可笑。但是实情就是如此。

有前车之鉴在,曹颙虽没兴趣贪污。但是也没想法挡别人的财路。

但若是那些人赤裸裸地。贪婪过盛,那他也得敲打敲打。总要面上好看。要不然地话,被御史们盯上。自己背黑锅。岂不是冤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