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 分节阅读 502

分节阅读 50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敞,直径有十多米长。

帐子里,都是装点着红色与黄色的绸带,在面向门口的正位上,坐着的,正是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大喇嘛。

他的周遭,侍立着不少僧侣侍从。却是年龄各异,从垂暮老翁到几岁地孩子都有。

大喇嘛穿着八成新的红色僧衣。面容看着颇为严肃,没有丁点笑意。

作为把持外蒙古政教地第一人,他实际上比喀尔喀右翼诸王贝勒台吉都更有实权。

加上他的出身,是第一代土谢图汗的儿子,也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如今这一方土地,受到康熙册封的王公贝勒与台吉们,多是他的侄子、侄孙。

曹在看向大喇嘛的那刻。正好与大喇嘛地目光对上。

大喇嘛已经年过八十,眼睛却仍是炯炯有神。

看到曹的那刻,大喇嘛的脸上露出些许笑意,好像是一种看透人情世事了然。

曹有些不自在,好像是被窥探了了不得的秘密。

不知为何,这一瞬间。他想着,这大喇嘛会不会看透他两世为人的身份。

佛家讲究“轮回”。都是从过去到当下,当下到未来,顺流而下的形式。自己这个算什么倒是有些逆向了。

曹微微俯身,用蒙古语同大喇嘛问好。

大喇嘛颔首致意,扫了眼纳兰富森与赫山手中地圣旨,从座位上起身。

纵然是佛家中人,既生在凡尘俗世。也要守当受的规矩。

曹从纳兰富森手中接过圣旨,双手送到大喇嘛手中。

大喇嘛俯身接了,转身向京城地方向,行了个佛礼。

不是曹偷懒不宣读圣旨,他的满语、蒙语尚且勉强,满文也认识,蒙文却是不熟。听说大喇嘛又是不怎么明白满文,曹也就便宜行事了。

左右大喇嘛是世外之人,也不用行三跪九叩大礼,曹这样的颁旨也不算失礼。

大喇嘛重新落座。请曹他们三人在其右首边的毡垫上落座。

待三人坐了。侍立的僧侣中有几位年长之人,冲三人颔首施礼。在大喇嘛左首坐了。

虽然自打唐宋以来,中原文明都是以“左”为尊,蒙古人却是从蒙元至今,都是以“右”为尊。

已经有小喇嘛用精美的银器送来奶茶,曹闻着这扑鼻的奶茶香气,端起来饮了一口。

这一坐下来,却是浑身难受。曹现在就盼着有个大浴桶,好好地泡一泡。这一路上,虽然在路过地河流里也洗了几次澡,但是总是觉得心里不舒坦。

除了数天前,在之前的郡王府简单地用热水擦了把,还没有正经地洗过澡,没正经地洗过头。

幸好越来北面来,天气越凉快,日子还不算太难熬。

这边的驻地边上就有条河流,看来打水还算是方便。不过既是圣命所为,大喇嘛也要赶往哈密的,却不晓得他要预备几日,何时启程

这也是数千里的行程,大喇嘛八十高龄,自然不能像他们这样快马疾驰而来。

却不晓得这毡帐是用牛拉,还是骆驼拉。对于那两种牲畜的速度,曹实是不敢恭维。

想到这里,曹不由叹了口气,看来想要早日回京,那是不可能的奢望。

出来一个多月,除了在归化时还得过朝廷的消息后,这以后他们行在茫茫草原上,却是再也没有得过京城的消息。

现下,到了这离京城几千里外的地方,总要将大喇嘛送到西北,才能见到京城地邸报。

这日子过地有些糊涂了,今儿是多少来着

曹在心里盘算着日子,却是不由一愣。五月二十九了,闺女周岁生日。

虽说自己不在京里,但是作为长房嫡孙女抓周,这府里的热闹也不能小了吧

淳郡王府、平郡王府、国公府,天慧地这些舅舅们、姑姑们,少不得都要来祝贺。

自己让妻子打的红宝石首饰打了没有,孩子还小,这个时候能带的,就是项圈,小镯子什么的

平平安安,只盼着女儿能安乐一生

大喇嘛那边,已经是看完手上的圣旨,仔细地收好,交给边上侍立的弟子供奉起来。

在望向曹的时候。他地眼里露出一种怜悯之色。

曹却不会自作多情地认为这个是因自己的缘故,大喇嘛地声音。有些低沉,道:“博格达汗的使臣,我旬月前已是派出弟子为使臣,前往哈密。既是博格达汗下了旨意,那明日我便动身启程。”

他的声音低沉,没有佛学大家的法相森严,反而像个忧心忡忡的老祖父。脸上是毫不遮掩的慈悲。

这一瞬间,曹却好像突然明悟,为何康熙这般折腾,要专程使人来催这个大喇嘛往哈密劝降了。

蒙古人多信喇嘛教,就是策妄阿喇布坦这些年也是打着“护教”的幌子,想要插手西藏事务。

大喇嘛是朝廷册封地四个活佛之一。在蒙古人中有着崇高地地位。

要是大喇嘛过去劝降,策妄阿喇布坦的态度还那般强硬的话。那之前所谓的“护教”说辞,却是不攻自破,想要入藏,也不会得到西藏僧俗的认可。

如果策妄阿喇布坦鬼迷心窍,劫持了大喇嘛,那就要成为蒙古人在“公敌”。

喀尔喀诸部,本就有兵丁往西北挺进。要是大喇嘛受到失礼待遇,那怕是就要激起喀尔喀人的血性。

就算策妄阿喇布坦态度软话,听了大喇嘛地规劝,那之前无故犯边的罪责又其实能随意抹杀地

不过是缓兵之计,等着朝廷预备齐当清算罢了。

不管是那种方式,最后蒙古人都免不了要在战场上兵戈相见梨花木大案。上面摆放着“抓周儿”所用的各色物什。如。印章、诗经、金刚经、道德经,还有笔、墨、纸、砚、账册、算盘、铜钱串子、珠玉首饰、绒花、胭脂、小拨浪鼓。还有什么小铲子、小银勺子、银尺子什么的,还有就是绣篷子,绣线什么的。

因是在曹硕的孝期,这边没有大肆操办,就淳郡王府,与几位出阁的姑奶奶家到了。

东府那边,兆佳氏因身子不舒坦,没有过来,只有静惠过来,帮初瑜张罗。

如慧在送殡后,回了侍郎府休养,并不在这边府里。

这次跟着她回去地,还有她的嫁妆。

这两家“合离”之事,并不为外人所知,如慧现下是孀妇的身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