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 分节阅读 188

分节阅读 18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都十五了,也不见他们有所长进,终究只能是熄了让儿子们考取功名的念头。

然,曹颂地到来,却使得任虎有种“绝处逢生”之感。

这老话说的好,“宰相门房七品官”,曹家大人眼下虽说只是道台,离宰相还差得远,但是这是说不准的事啊。就算升不上宰相,熬上几年升个三品二品地应该不成问题。那样的话,离一品宰相不就是差不离,就算门房算不得七品,八品、九品也该有吧。

这样想着,任虎对曹颂极为奉承,想要将老三、老幺这两个未成亲的小子送到曹家做门房。

虽然不是大事,但是曹颂并未随口应下,只说是带着兄弟两个引见,至于要不要人,自己不好拿主意。

曹颙正因身边随从不是京城过来的,就是江宁过来的,想雇佣几个本地长随,没事下去溜达溜达,冒充冒充本地人。

庄叔勇与庄季勇两个兄弟的到来,正合他的意。况且又是曹颂领来,知根知底的,随口询问了两句后,曹颙便点点头,叫他们留下。

庄叔勇与庄季勇还是第一次见到道台这样大的官,原本还以为就算年轻,应该也是四十岁来岁,所以才能让曹颂似长辈一般尊敬。没想到,竟然是这样个年轻的官。

若不是在道台衙门,又听到几个来回事的典吏毕恭毕敬地管他叫“大人”,庄叔勇与庄季勇都要怀疑是曹颂找人假扮道台来戏弄他们兄弟两个。

待曹颂不忿两人的诧异,骄傲地道出哥哥曾是御前侍卫的光荣历史,兄弟两个的眼神立时变了。御前侍卫,那可是传说中的高手,两人对曹颙崇拜得不行,都暗暗下了主意,要跟在曹颙身边,混个人模样出来

小二见几人眼生,还以为过往打尖的客人,还想着如何宰上一顿,就听那个小厮操着本地口音道:“小二,楼上靠窗户有雅间没我家少爷要找个清净的地方吃饭”

小二立时收了心思,笑着道:“这刚到饭口,楼上还空着,几位爷楼上请”说话间,引着他们二楼去了。

魏黑已经也到了,看着曹颙他们上楼的背影,往另一个迎过来的小二怀里扔了块碎银子,道:“给爷寻个包间,好好地置些酒菜来”

小二见那银子足有半两,喜得脸上都要开花了,指了指楼梯处“二楼不少雅间,几位爷二楼请”

站在窗前,曹颙使劲吸了吸鼻子,酒香味似乎比方才更大了,不禁有些疑惑,这是怎么了难道这附近有烧锅,才会使得酒香四溢。

庄先生则盯着米店门口,看着往来的客人多是拿着大口袋,有点手提肩挑的意思。

一个身材略显单薄的中年人,抗着一口袋东西打米店出来,因要避一辆疾驰而来的马车,跌倒在路旁,口袋里的东西散了半地。

看着那一块块很是陌生的东西,曹颙不禁问道“这是什么粮食”如今地方百姓多以小米与高粱为主食,富贵些的人家吃稻米白面。可是眼下这个,却不知算不算粮食。

庄先生见那中年人将地方的东西都收进口袋,方略带沉重地道:“那不是粮食,是酒糟”

盛世无饥,只因素日只用来喂猪的酒糟,成了百姓口粮

第六卷 清平乐 第二百一十八章 抉择

州,道台府,仪门前。

薰鄂静惠向初瑜俯身拜去,初瑜忙上前扶住她:“表妹这是做什么不应行如此大礼”

薰鄂静惠含泪道:“若是没有表哥收留,没有表嫂疼惜”

初瑜拉着她的手,劝慰道:“往事已矣,表妹不可太过伤怀”

薰鄂静惠含泪点点头,又谢过紫晶与喜云等人这几月的照看,众人纷纷还礼。曹颂在旁,看着薰鄂静惠一一别过众人,单单只拉下自己,脸色就有些难看起来。

来接人的嬷嬷道:“姑娘,这路还远着,咱们启程吧”

薰鄂静惠听了,方转过身望向曹颂,近前两步,俯身道:“多些二表哥救命之恩”声音不大,听着却真切,让人不由得心生酸楚。

曹颂迟疑了一下,从怀里掏出一物,递了过去,道:“丑丫头,万一你还想要出来这个省得被人欺负”

那是一把装饰精美的蒙古刀,刀柄顶端镶嵌一枚拇指盖大的红宝石,刀鞘上也点缀着各种小宝石,这礼物价值不菲,委实太贵重。

薰鄂静惠还不知该如何开口拒绝,曹颂已经上前一步,将蒙古刀塞到她手里。

因知道董鄂静惠今日返京,曹颂哪里都没有去,连随着哥哥下去逛逛的兴趣都了了。没想到,等了小半天,就换来她一句话,原本想要损上两句,但是见她含着眼泪、微微蹙眉,他就什么火都发不出了。

或许是离得近的缘故,曹颂能够闻到董鄂静惠身上淡淡的香味。

不由得恍然大悟。一时之间,他实不知说什么好,望着董鄂静惠,不由怔住了。

那两个奉了觉罗老太太之命来接董鄂静惠的嬷嬷,见曹家这位看起来略有些憨头憨恼地二爷,与自家小姐站的有些近。便“咳”了两声,道:“姑娘,该走了”

薰鄂静惠又看了众人一眼,转身上了马车坐好。嬷嬷刚要放下帘子,就听曹颂道:“丑爷明年要进京,到时候去瞧你”

薰鄂静惠点了点头,越发握紧了那把蒙古刀。车帘隔开众人视线,薰鄂静惠回京了

薰鄂静惠平日虽然话不多,但是老实乖巧。不止初瑜、紫晶舍不得,连带着喜云几个都红了眼圈。

曹颂只觉得胸口闷闷的。心里说不出的烦躁,使劲地伸伸胳膊,展展腰,昨晚睡得少的缘故,身上有些乏。

阳春三月。天色晴好,曹颂实在不耐烦回屋子睡觉,就问初瑜道:“嫂子。哥哥到底何时回来要不弟弟带几个人去迎迎他”

初瑜闻言笑道:“你哥哥说要三、五日呢,想去下边各县看看,现下不知在何处,哪里去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