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混沌炉 > 分节阅读 65

分节阅读 6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老哥,没关系,别那么客气,我能理解。”说着,张若愚接过小红本,翻开一看,果然如文云清昨天所说的一样,姓名:张若愚;出生年月、籍贯等空着,只有职务一栏写着:京华博物馆名誉顾问;照片肯定是从监控录像上截图下来的,有点模糊,但绝对是他本人。看完,他合上红本,装进怀里,说,“老哥,谢谢你,我终于有了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

文云清使劲拍着张若愚的肩膀,说:“小愚,别那么说,真要说谢谢的应该是老哥我。走,我们进去吧已经来了许多同行,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先互相认识一下。”说完,亲切地拉着张若愚的胳膊向前走去,保安当然没敢拦馆长大人的大驾。

两人沿着博物馆的“御道”边说边笑地向前走去

第0131章 博物馆惊变7

更新时间20111115 18:03:34字数:2258

张若愚和文云清二人来到了一个大约三百平米大会议室,正中间是一个环形桌子,上面已经摆放着许多文物,其中包括张若愚曾经指出的万花翠玉盒、茶晶梅花花插、子刚款合卺杯与桃式杯、踏云金龙和金佛六件赝品,还有许多是文云清昨夜组织人手初查出来的,可能存在疑问的文物,大约有二十多件。

文云清亲切地拉着张若愚的手,将在场的专家分别介绍给他,同时对外则宣称张若愚是自己的小师弟,博物馆的名誉顾问,人们看在文云清的面子上,还是比较热情地和他打一个招呼,然后又转身去研究身旁的文物,毕竟这种直面无限制研究文物的机会不太多,谁也不肯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张若愚这个新人身上,他们估计他不过是个有关系没实力的新人而已。

张若愚也没有这些事儿放在心上,继续跟着文云清与在场专家混了个脸熟,不过,其中一位玉石专家庄智,引起了他的注意。终于,在转了一圈后,他装作漫不经心地又转了回来,开始和庄智主动搭讪,以他的学识,慢慢两个人话多起来,变得趣味相投,互相留了电话。

这时,文云清已经进入了环形桌子的内圈,拍了拍手,示意大家暂时放下手中的文物,郑重地说:“各位同仁,多余的话,我不再多说,今天邀请大家来的目的想必都已经知道,那就是博物馆出现了偷梁换柱事件,放在桌子上的文物,是我们连夜筛选出来的,不一定是赝品,但凡有一丝疑问的都被挑选出来,请大家共同评判。稍后,我们还要分组将博物馆的所有文物都过一下眼,务必将所有赝品找出来,这可关系到我们大夏帝国的荣誉,请大家一定慎之又慎,认真再认真,细致再细致,确保无一漏网。在这里,我先代表博物馆谢谢大家了”说完,分四个方向,四次躬身行礼。

众人听了文云清的话,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按自己擅长的专业,主动进行了分组,分成了陶器、书画、青铜器、铜镜、金银器、玉器、钟表、丝绣、家具和综合等十个小组,每个组至少有二至三人,张若愚被文云清点名留在综合组,这个组既要辨别其它九个小组之外的所有杂件,还要对他们挑选出来的文物进行二次确认。不过,这个对于张若愚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那是一“看”便知,但他认为自己不能表现得太突出,那样暴露自己身怀异能的秘密。

众人分组后,开始逐一研究,张若愚也集中精神力探查了一次,除了自己早已确认的六件外,果然还有两件,分别是价值连城的唐寅伯虎的仕女图和李太白白上阳台贴草书,但他并没有立时指出来,那样做太出风头了,也是对书画组专家的蔑视。

因此,张若愚随着文云清一起查看了剩余的两件杂件,分别是一把镶宝金珠玉柄匕首和一柄金制镶宝如意,不过,它们全都是真品。看完后,他对文云清轻轻点了点头,轻声说:“我个人认为它们是真品。”然后,轻轻放下,等待别人继续验看。

最后,大家一致认定镶宝金珠玉柄匕首和金制镶宝如意是真品,便放在了一旁,等今天的检验工作全部结束后,由工作人员一起收走,然后放回展区。

其他各组也纷纷有了结果,专家毕竟是专家,张若愚知道的八件赝品全部被找了出来,被在场的各位专家轮流观看,认真地学习借鉴,借此提高自己的辨别水平。

唐伯虎的仕女图是通过与以前的照片进行对比,发现如今的仕女图上,仕女脚下的花竟然少画了一朵,可能是伪造者忘记了数目,也许是画上了便显得整体不协调。

而踏云金龙则是向天狂啸的嘴巴中,舌头下面竟然有一个缩微的笑脸,冲着大家调皮地嘻嘻笑,明显是金侠柏的戏作。

最特别是子刚款桃式杯,鉴别方法与众不同,在杯中注满水,水面上通过折射,竟然出现了一个小船的虚影,比万花翠玉盒的三维小舟,更加难以鉴别。

鉴赏完毕,时已近午,文云清招待大家吃了一顿自助餐,不过级别很高,新鲜蔬菜,山珍海味,样样齐全。下午,众人分组开始“打假”,分别忙碌起来。

两天的时间,张若愚没有回别墅,在博物馆招待处和众位专家住在一起,白天分头查验,晚上聚会交流,这让张若愚对古玩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只不过,混沌炉一直以意识抱怨,说自己的“点心”钢筋没了,很不高兴的样子。张若愚只好劝慰说,回去一定补上。混沌炉却说,那个仿制金龙和金佛不错,让它当点心吃了吧

张若愚听了,当然说不行,那可是犯罪的物证,吃了要犯法的,但感觉得出混沌炉对金属的喜爱,于是便信步走出去,在院子的角落里找到了一些废旧金属和一辆没人要的破自行车,稍稍解了一下混沌炉的馋虫。

第三天下午,文云清又把大家集中到先前的大会议室内,再次对大家表示感谢,并对三天来取得的工作成绩给予了肯定;然后,拿出两件文物,分别是红陶双耳罐和象牙镂雕群仙祝寿龙舟,请大家再仔细地甄别一下,这是陶器小组和综合小组都没有形成统一真假意见的文物。

对于这两件文物,张若愚早就看过,开始是凭自己的学识进行辨别,的确不好区分,全都是真品。无奈,他只好作弊,运用精神力进行探查,结果很快出来了,是一真一假,真的是红陶双耳罐;假的当然是象牙镂雕群仙祝寿龙舟,并与现实反映出来的状况恰恰相反,这让他不由苦笑连连。

红陶双耳罐,口径8厘米,足径45厘米,高122厘米。属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陶器,罐泥质红陶,手制而成。此罐造型优美,设计巧妙,制作精致,敞口,束腰,折腹,平底,口沿至腹部有对称的单鋬耳,器身无纹饰,具有实用功能。

象牙镂雕群仙祝寿龙舟,大清皇朝晚期牙雕工艺品,为慈禧太后六旬生日贡品,龙舟昂首翘尾,整体雍容富丽,寓含祝寿之意。舟内设3层楼阁,上层置龙凤旗和盖伞,中层有宽阔的平台,下层为船舱。每层均雕梁画栋,玲珑剔透,纤巧精丽;舟中王母、众天女、八仙、福禄寿三星以及船夫、乐手等共42人;舟身鳞片密结,楼阁灵秀华丽,勾莲、宝相、瓜果等花纹虬结连绵,多彩多姿。

第0132章 博物馆惊变8

更新时间20111116 15:43:48字数:2086

对于两件文物,在场专家形成了四种不同意见,一种是全假,一种是全真,一种是罐假舟真,最后一种是罐真舟假,因为谁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全部都是凭借自己多年的感觉。

通过精神力探查,张若愚确实知道假龙舟的破绽,那是在龙舟中空的桅杆内写着三个字“杀鬼子”,估计是日本鬼子侵华时期,妙手的匠人以假当真,借以糊弄日本鬼子用的,然后将真品保护起来。细细算来,也有一甲子的光阴,而龙舟上也的确闪烁着一个浅黄色的光带。因此,也是真的象牙雕品,但绝不是大清晚期的作品。

而红陶双耳罐上面闪烁着六个米黄色的光带,绝对是60甲子前,也就是3600年前的陶器,无可置疑,至于为何有人认为它是仿制的,那是因为整个陶器被一层透明的不知名的物质包裹着,让人触手感觉很新,仿佛像是刚烧制出来不久。

四方激烈地辩论着,面红耳赤,横眉怒目,根本没有一点儿学者风范,如果嘴里再骂几句大街,那和村里的泼妇就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场的,包括工作人员在内,没有一个人讥笑,反而是深深地感动,这就是对真知的追求,不论对错,不在名誉,只有不懈的追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难道不正是由这些不计个人荣辱得失,忘我追求真知的人,在推动她的进步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