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声 > 分节阅读 653

分节阅读 65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文化厅厅长黄晓峰。

安在涛,杨华,夏侯名旭,马晓燕,省委组织部干部处处长,加上那个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一起坐在了主席台上,这个时候,台下雷鸣般的掌声这才渐渐平息了下来。

会议由杨华主持。时间紧急,杨华也没有说什么没有营养的开场白,直接就切入了正题,“下面,欢迎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夏侯部长代表中组部和省委宣布最新干部调整任命。”

掌声响起。夏侯名旭微微一笑,点点头,朗声道,“好。同志们,这一次,我受中组部领导和省委常委会的委托,来房山宣布中央、省委关于房山市干部调整的任免决定。”

没有等台下再次爆发起掌声,夏侯名旭又立即道,“免去安在涛同志的房山市委委员、常委、书记职务,任命安在涛同志为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兼国家煤监局局长任命杨华同志为房山市委书记。”

台下骤然响起强烈的窃窃私语声,旋即又跟着雷鸣般的掌声。安在涛被中央任命为国家煤监局局长,这非常出人意料,很多人都以为安在涛这一次不是提副省长就是省委副书记,却不知直接被中央调走,调离了东山省,告别了他为之奋斗近十年的房山。

“好,大家安静。”夏侯名旭又朗声道,“任命黄晓峰同志为房山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提名为房山市人民政府市长人选。”

夏侯名旭说完,台上的那个中年男子起身微笑着向台下欠身致意。黄晓峰是省文化厅厅长,也是正厅级干部,此番调任房山市长,也算是紧急受命了。

“免去马晓燕同志房山市委委员、常委职务,建议免去其房山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职务任命为东山省文化厅厅长。”夏侯名旭微微笑着。

马晓燕神色平静,也是微微欠身向台下点头示意。去省里担任文化厅厅长,对于马晓燕来说当然有些突然。不过,她官场升迁的心思早就淡了,去哪里干都无所谓。只是上面突然调走了安在涛,这让她心里怅然若失,心头很是失落。

但对于外界来说,马晓燕这也是值得庆祝的升迁了。副厅升正厅,虽然是文化厅,但跨过了正厅的门槛,也算是很不错了。

“任命古云兰为市委常委,提名为常务副市长人选。”夏侯名旭一锤定音,结束了自己的任命宣布。尔后,他微微活动了一下身子,微笑着向安在涛投过一瞥,然后朗声又道,“安在涛同志在房山工作十年,担任房山市主要领导多年,为房山的发展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在涛同志的工作,省委和中央是高度评价和高度肯定的。在涛同志政治坚定,对党忠诚。大局意识强,政策理论水平高,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领导经验丰富,驾驭全局和组织领导能力强,改革创新的能力强。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注意听取各方面意见,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作风扎实,为人坦荡,胸怀宽阔,公道正派,要求自己严格这一次,中央决定调任在涛同志去更高的领导岗位上工作”

夏侯名旭简要代表组织肯定了安在涛主政房山的工作成绩,这是必不可少的程序,意味着组织对于一个官员工作的评价。

按照程序,安在涛当然也要发表一番离任感言。

雷鸣般持续响起的掌声里,安在涛微笑着起身向台下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才慢慢坐下,声音一如既往地平静和低沉,“这次组织上安排我到国家安监总局工作,我坚决拥护中央和省委的决定。因为我深深地知道,个人的命运是由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所决定的,个人的作用只有依附、融合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中才能得以发挥。我个人工作的变动,这不仅是中央和省委对我的培养、信任和关怀,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中央、省委对房山工作的肯定、对房山领导班子的肯定、对房山干部队伍的肯定,体现了中央、省委对房山事业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关心厚爱。”

“物换星移十载逝,资河房山情悠悠。1997年6月,我被任命为当时的房山市归宁县县委常委、资河镇党委书记,从那个时候起,转眼我已和在座的很多同志们朝夕相处了十年的时间。伴随着离别日子的到来,我的心情也越来越难抑平静。十年来,房山的山山水水,房山的父老乡亲,房山的广大干部和一起奋斗的事业,时刻萦绕在我心头、浮现在我眼前,一幅幅画卷、一幕幕场景,是那么的清晰,那么的难忘,那么的令我眷恋。这十年,对房山来说,是得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机遇垂青、倍加呵护、倾力扶持的十年,是得到外界高度关注、评论议论、终成共识的十年,是经过顽强打拼、摆脱窘境、奠定基础、加速崛起的十年。十年中,我先后在县、市两级主要领导岗位上工作,中间还曾去省委办公厅和外交部挂职。”安在涛的声音渐渐地变得充满了感情,神色间微微有些激动。

“如果说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主要归功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很多老领导、老同志打下的良好基础,归功于与我合作共事的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的紧密配合,归功于全市广大干部和416万房山人民的大力支持。借此机会,我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理解、信任和帮助过我的各级领导、离退休老同志、驻房山部队、公安干警、武警官兵、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社会各界人士和房山的父老乡亲及外埠房山老乡,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房山工作的十年时间里,我由衷地感谢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深切关怀我会永远铭记心头,永久为之感动。在房山工作的十年时间里,我真诚地感谢全市广大干部的鼎力支持。这十年,是我人生中难忘的一段岁月,是我事业中宝贵的一段经历,是我工作中愉快的一段光阴。房山的干部有很高的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是一支讲政治、顾大局、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好队伍。他们平凡而伟大,是房山发展和进步的脊梁。十年来,我们每一项决策的形成,每一项工作的顺利推进,都体现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的团结协作,凝聚着广大干部的共同努力,承载着老领导、老同志的传、帮、带。十年来,我与广大干部从不相识到相识、相知、相勉,大家朝夕相处,同甘共苦,风雨同舟,为着房山的发展、人民的幸福,一起担负责任、承受压力,一起殚精竭虑、用力使劲,一起加班熬夜、通宵达旦,一起分享喜悦、庆祝成功。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奋斗,使我们成为很好的同志、同事和朋友,这种情谊将是我一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这种志同道合的同志之情比手足之情要珍贵得多,这种真诚质朴的同志之谊比金兰之义要高尚得多。我将倍加珍视并永远记住在房山工作的这段美好时光,倍加珍视并永远记住各位同志的支持帮助,倍加珍视并永远记住与房山同事结下的深情厚谊”

“在燕大读书时,我就一直喜欢艾青先生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今天,在这里,我和同志们、同事们深情告别,和房山人民深情告别,和这方热土深情告别,我更读懂了它所蕴涵的深情今后,无论我走到哪里,房山,这块给我太多感动和真诚的土地,我都会永远回忆和珍藏”

“最后,我真诚地祝愿房山的明天更美好”安在涛眼圈隐隐有些红润,他挥舞着手臂,在全场掌声雷动中起身再次向台下鞠躬致谢,然后他又主动起身去与杨华握手。

“杨华同志,房山交给你了”安在涛紧紧握着杨华的手,杨华妩媚的脸色多少有些涨红,她动情地望着安在涛,用只有两个人才能听见的声音轻轻道,“感谢老领导对我的帮助和提拔,我永远也忘不了你这些年来对我的关照祝愿老领导在更高的领导岗位上作出更大的成绩我和房山,还有同志们,强烈要求老领导继续关心和支持房山的工作”

按照中央的要求,安在涛必须要立刻进京履新。干部大会结束后的一个小时,安在涛就收拾好了自己在办公室的所有物品,秘书李平和市委办主任童洪刚等人帮着搬到了车上,黄韬要开车送他进京。

杨华和黄晓峰带着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四套班子的全体成员,聚集在楼下的机关大院里,为他送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