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声 > 分节阅读 647

分节阅读 64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时刻掉链子,可别怪组织上不给你机会。这里,我再次重申一遍工作纪律,凡是在这个时候出问题的,不管是谁,不管是涉及哪一个级别的领导干部,都要先免职再处理哪怕是侯阳明同志,出了问题,我也一定会代表市委向省委打报告,严肃追究他的领导责任”

安在涛的声音凛然响起,在会议室里回荡着。侯阳明心里冷笑着,毫不畏惧地抬头望着安在涛,两人的目光交汇间,碰撞出激烈的无形火花来。

燕京。

卸任的林副总理最近正在撰写自己的回忆录,从军旅到政坛,从建国前的戎马岁月到和平建国后的呕心沥血,他的人生之路着实丰富和精彩。他的秘书已经跟某出版社联系好,要给首长出一万册集子。在任的时候,林副总理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没有出书,但退了下来,不但有了时间,也不用再顾虑那么多了。

下午,林副总理在接完了一个电话后,坐在书房里,脸色就阴沉了下来。想了想,他立即抓起电话给东山省的省长阚新民打了过去,问清楚了“侯阳明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关于房山安在涛个人的详细情况。

阚新民恭谨地讲事情说了一遍,同时又说了说安在涛这个人的基本表现和他对安在涛的基本看法。阚新民一边跟林副总理解释,一边震惊和诧异难道,安在涛在中央也有背景林副总理再次找上门来询问,这显然是有所指了

“小阚,我明白了。”林副总理的声音饱和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恼火,他虽然没有直说,但阚新民还是听懂了他的意思。毫无疑问,所谓来自林副总理的压力已经烟消云散了。

林副总理放下电话,披上外套,就脸色阴沉着走出了自家的小别墅,慢慢散步去了侯家。在侯家,他跟侯家老爷子说了一些什么,外人无从知晓,但从侯老爷子在一个小时后亲自送林副总理出门时的尴尬和凝重表情,似乎就能看出一丝端倪了。

侯家老爷子送走了林副总理,立即怒冲冲地一个电话把自己的儿子侯中华和儿媳马云给叫了过来。

侯中华和马云小心翼翼地走进侯老爷子的书房,见老爷子阴着脸坐在檀木椅子上,不禁吓了一跳。

“爸”侯中华轻轻说了一声。

侯老爷子猛然一拍桌案,霍然站起身来,指着侯中华和马云怒斥道,“你们两个教育的好儿子你们马上把那个小兔崽子给我叫回来,马上回来”

侯中华脸色一变,嗫嚅道,“爸,到底是出啥事了是不是阳明又出问题了”

“你们两个还有脸来问我去问问你们的儿子,在下面都干了一些啥我们侯家的名声,我老侯一辈子的清名都被这个小兔崽子给败光了”侯老爷子怒不可遏地摆了摆手,“为了他这一点破事,我找了老林结果呢结果”

虽然是盛怒之中,但侯老爷子却还是生生截住了自己的话,没有再往下说。下面的话,不宜再让侯中华和马云知道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赶紧把那个小兔崽子给招回来,赶紧善后。

刚才林副总理口中说的那人,让侯老爷子不寒而栗。

最近身体不好,加上工作实在是太忙,所以更新也不正常。为了确保更新,能尽量地不断更,老鱼都没有去南宁参加起点的活动。

明天,起点的某高层大大召见,要俺去省城会面,不得不去,来来回回要不少时间,所以明天可能就无法更新了。当然,如果晚上回来早,或许还是会写,但请大家不要等了。老鱼对此很抱歉,请大家谅解一二。

第八卷砥柱中流 第703章强拆流血事件上

侯中华准备给自己儿子打电话招他回京的时候,侯阳明正在东山理工大工程筹建地址上的拆迁工作现场。本来以为拆迁补偿款都已经发放了下去,而前期古云兰和房山新区的薛烈又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自己接手过来,推进应该很顺利。但结果却出乎了侯阳明的意料之外。

拆迁工作和安置工作事务之繁琐、头绪之繁多、推进之艰难,实在是让他头疼万分。连续几天,他带着市直有关部门和房山新区的有关部门一把手,白天靠在现场办公,但过程却还是极其缓慢。

东家长西家短,不是这家出事就是那家农户有问题;不是对安置的房子有意见,就是对下一步市政府的就业安置方案提出疑问。800人的拆迁安置,忙了两天下来,连十分之一户都没有完成这让侯阳明背后里不知道咒骂了多少句“穷山恶水出刁民”。

其实,这倒也不是他心急,而着实是他对基层工作缺乏真正的了解。他根本就没再基层呆过,完全不知道很多工作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着实不容易。这还是古云兰和薛烈事先都做了很多“铺垫”工作,如果从头至尾完全是侯阳明一人在操作,恐怕他就明白,越是基层的事情就越艰难,越是底层的百姓,就越“斤斤计较”和患得患失。

一些在侯阳明看来不屑一顾的蝇头小利,但在农民眼里,就是生存的大事,可谓是分毫必争。

现在已经是4月5日,距离省里和安在涛给出的4月25日前全部拆迁安置完毕的最后期限已经时间不多了,可照这个进度发展下去,铁定不能按期完成。如果完不成,省里领导不满意倒也罢了,肯定会让安在涛趁机再发难。这是侯阳明心里最担忧焦灼的事情。

按照市委的安排,古云兰已经暂时淡出了东山理工大工程筹建工作,当下的工作由安在涛授权、侯阳明全权负责。看着侯阳明在拆迁现场指手画脚焦躁不安的样子,薛烈脸上神色恭谨,心里却是鄙夷不屑,对侯阳明其人的厌恶感又多了几分。

这人不仅好大喜功,还非常华而不实。看上去一肚子才学,经济学理论、法律制度、民主政治讲起来一套一套的顺口就来,其实根本就是一个纸上谈兵之徒。不了解国情,不了解基层实际,更不了解底层老百姓的现实心态,统筹起工作来脱离实际,纯属瞎指挥。

侯阳明觉得自己已经非常敬业了,作为市委常委、副市长竟然不辞辛劳深入现场,但效果却并不理想。甚至可以说,他在这里基本上都是在添乱,有他在指手画脚,下面的干部没有一个人敢提出不同意见来,就都按照他说的做,结果越忙就越慢也就越乱。

事情到了最后,就连很多群众都有了很大的意见。有些农民认为现在市里派来主持工作的这个副市长,骨子里就没把群众的利益当回事,摆出了一幅敷衍了事的架势。越是这样,农民就越担心,认为将来市里会不兑现现在做出的很多承诺。于是,抵触拆迁的人渐渐增多,拆迁安置就越慢。

“侯市长,又有十几户农民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要么更换安置房,从城郊调到市区。要么安置房的面积从70平米提高到90平米,从人均21平米增加到人均27平米;二是要市政府跟他们签正式协议,明确在一年之内安置他们的就业岗位要不然,他们就坚决不搬”拆迁工作指挥部的一个临时从房山市建委抽调来的干部,跑进设立在被拆迁村房南一村村委的指挥部临时办公室,向侯阳明和薛烈匆匆汇报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