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声 > 分节阅读 595

分节阅读 59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进笼子的过程就是一个权力自律和自我主导推进引入公共监督、多方制衡的过程,离开了这个过程,将权力关进笼子就是一句空话。”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安在涛在文章的最后言辞锋锐地写道,“多干一件实事胜过纸上洋洋万言,惟愿天下所有为官者、为民者、为学术者,都是实干家而不是空谈家”

这篇稿子一气呵成非常流畅,千把字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写完,安在涛通过网络把稿子传给了在燕京的刘彦,嘱咐她通过关系将自己的这篇稿子推荐到燕京的大报上去公开发表,实名发表。

这么多年了,这还是安在涛头一次动笔写文章。刘彦在网络的那头读着安在涛以退为进锋芒隐现文采横溢的文章,忍不住微笑了起来,向正扶着大肚子在客厅里走来走去的夏晓雪喊了一声,“晓雪,你快来看看,这家伙写了一篇稿子,让我帮他发表见报呢。”

在刘彦的操作下,安在涛的稿子很快就在第二天的经济日报上发表,署了实名。而出乎安在涛的意料之外,燕京晚报似乎是跟他顶上牛了,安在涛的文章一出,该报就立即推出了第二篇“质疑”的稿子,对安在涛文章进行正面回应。

“依靠权力自己钻进笼子的改革难免会受到不好推广、难以持续的质疑。在理想的权力运行机制中,官员的权力不应是可大可小、任凭揉捏的橡皮泥,扩权也好,限权也罢,都不应该由权力主体自己说了算,而应遵循必要的程序”

安在涛跟燕京晚报这位评论员你来我往地“争辩”了好几个稿子,两人的对话和言论观点博弈,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毕竟,一个市委书记安心跟一个媒体评论员撰文平等对话,进行观点碰撞,这在国内还是非常罕见的。

抛开观点和立场不谈。安在涛平和的心态和出众的文采,让多数人赞不绝口。

第八卷砥柱中流 第650章她这一跪、突然变故

安在涛回应了几次。也就不再回应,不是懒得再回应,更不是文思枯竭,而是他没有时间再静下心来写稿子了。

在市长助理古云兰的牵头下,市南棚户区改造工程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建设阶段。还有市里很多工程,都已经上了马,作为一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兼市长,又作为一个想要做实事的官员,属于安在涛自己的时间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在市南棚户区改造工程前期的招标会上,民泰的路家最终不敌来自香港的云隆地产,路兵输给了黄自隆,不过他这一次是心服口服。无论是技术,还是资金实力,抑或者是先进的建筑规划设计能力,民泰地产都跟云隆地产有些差距。

安在涛给路家提供了一个公开参加竞争的平台,竞争失败,路家也无可奈何。要指望安在涛给路家暗箱操作开绿灯,那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路兵也好,路逢春也罢,这父子俩都深知安在涛的脾性,这种“小动作”连想都不用想。

不过。这一次虽然失败了,但对民泰地产乃至民泰集团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这件事让路兵父子猛然警醒,自家的民泰集团还是太过封闭了,固守在国内的这片天空下,在技术、人才、管理、融资能力等等各方面,与真正的跨国公司和大企业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路家在市南棚户区工程的竞标上失利,让市里很多人都很惊讶。路家和安在涛的关系摆在明处,作为这项过程的牵头人,市长助理古云兰怎么敢不给路家这个面子一开始惊讶,不过后来也想想,这肯定是古云兰得到了安书记的“叮嘱”,没有给路家开后门罢了。

但也有一部分人在背后暗暗猜疑,香港的云隆地产是不是拥有更大的背景。当然了,这种猜疑也不是没来由的,毕竟港商黄自隆在省城的能量很大,也不是什么秘密。

安在涛正在办公室里审阅文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他头也没有抬就沉声道,“来。”

门被推开,出现在门口的是组织部的干部科的科长朱升龙和市委办原研究室主任、现被安在涛举荐为市委办副主任人选的薛萍,两人有些拘谨地走了进来。

朱升龙恭谨地轻轻道,“安书记,我是组织部的小朱,周部长让我来请示您,薛主任提拔的组织程序上还有两道手续还需要您来配合一下”

朱升龙说着就毕恭毕敬地把三分表格和三份“房山市干部举荐责任书”放在了安在涛的桌案上,指了指表格和责任书道,“安书记。您看看有没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的话,请您签署一下举荐意见,同时签了责任书。”

安在涛当日所提出的“干部自荐”和“领导举荐”不过是一个框架性思路,真正要化为现实,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配套,严格制度程序,不是领导动动嘴就能提拔干部,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种“探索”毫无意义。

所以,市委组织部干部一科和干部二科最近经过再三开会讨论,终于确定推出了一整套程序方案,提交了市委常委会通过。在某种意义上,这些程序和制度配套比传统意义上的“组织提名考察提拔”其实还要繁琐。

安在涛微微一笑,抬头扫了薛萍一眼。薛萍面色涨红,有些不好意思地垂首站在那里,怯怯地。她是没有想到,安在涛竟然真的出面举荐她当市委办副主任,上次来安在涛这里毛遂自荐,也是她一时冲动,过后非常后悔。心道这次引起了市委书记的反感,今后的提拔就更加无望了。

其实薛萍的心思很简单,对她来说,被提拔更多的意义是涨工资,正科级和副县级,工资和各种福利待遇差别还是很大的。工资高了,她的经济压力就能缓解很多。

简单到为了涨点工资而想要被提拔地程度,薛萍在房山官场上也算是一个罕见的另类了。可如果谁能真正了解到她的家境和状况,就不难理解她这种古怪而微妙的心态。

安在涛笑了笑,俯身看着朱升龙拿来的表格。表格上面一栏全是被举荐人薛萍的基本信息和组织部的考察意见,下面有一栏是“举荐领导举荐意见”。

安在涛没有任何犹豫,提笔就写到:“薛萍同志工作作风扎实,综合素质高,擅长大型材料文稿写作,工作成绩突出。我认为她符合提拔的各项要求,举荐她担任市委办副主任一职。请组织部门进行考察。安在涛。”

安在涛写完,向朱升龙淡淡一笑,“这样写行不行嗯”

朱升龙赶紧笑道,“很好,这样就行了。薛主任你过来,跟安书记一起签了这个责任书吧。”

朱升龙扭头招呼着薛萍,见薛萍有些脸红迟疑着不敢上前,他心里不禁鄙夷道:装什么装这不是当初跑安书记这里毛遂自荐的时候了明明很疯狂,现在装什么老实人

安在涛一个堂堂的市委书记,竟然会配合了薛萍的“胡闹”,竟然真的举荐提拔了她在朱升龙眼里,薛萍这个胆大的女人也算是走了狗屎运了。如果不是薛萍其貌不扬又人到中年人老珠黄,没准市里很多人都要怀疑她跟安在涛是不是有特殊关系了。

安在涛没有迟疑,立即签署了三份干部举荐责任书。签署这责任书的意思无非是在组织部门那里存档留个“凭证”。万一将来被举荐的人不称职或者出现重大腐败问题,举荐的领导就要按照房山市干部举荐任用管理办法临时接受问责处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