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声 > 分节阅读 561

分节阅读 56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市委常委会上,安系有5人,分别是安在涛、宋子临、杨华、郑方和马德胜,而宋迎春方则是4人,分别是宋迎春、邹同、单新民和欧阳阙如。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邹同、单新民和欧阳阙如三人分明也与宋迎春背道而驰,支持起了安在涛。

怎么会这样宋子临惊讶地与坐在对面的郑方交换了一个眼神。

宋迎春强自定了定神,愤怒地望着单新民、邹同和欧阳阙如,一句话也说不出口来。这种赤裸裸的背叛,不仅让宋迎春愤怒得几乎要暴走,还同时让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这充分意味着,高高在上的宋迎春已经被安在涛彻底架空。

邹同和单新民以及欧阳阙如有些不敢正视宋迎春怒火燃烧的眼眸,微微垂下头去。其实,三人的表现也谈不上什么背叛,只是他们也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了,经过了这么久,跟着宋迎春冲锋陷阵了这么久,也早就看出一些门道了。

宋迎春根本就不是安在涛的对手。眼看着宋迎春被一点点地架空,安在涛大权在握,也许用不了多久就会取宋迎春而代之,这三人也不是傻子,怎么肯在宋迎春这棵老树上吊死。况且,宋迎春即将失去靠山,一旦省委肖书记离开东山,他还能不能在房山呆的下去,还真是一个两说的事情。

官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所以,最早是邹同态度的暗中转变,随后是单新民和欧阳阙如。宋迎春所不知道的是,就在上周,邹同做东,单新民和欧阳阙如作陪,三人一起宴请了安在涛一次,借着酒意暗暗表明了态度。

当然,邹同之所以态度转变,不仅是因为房山权力局势的悄然变化,还由于他前不久去燕京开会期间,真正了解了安在涛背后的龙腾集团的巨大背景。不知道有多少燕京权贵子弟在龙腾集团里供职,安在涛的妻子夏晓雪在燕京商场和官场上出入自如,是不可争辩的重量级人物,拥有了这样的背景,再加上安在涛出众的个人素质和能力,邹同断定安在涛将来前途无量。明白了这些,他怎么还能一条道走到黑呢转变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第八卷砥柱中流 第617章港商

8月14日上午的这一次市委常委会。决定了市政府三个市长助理的人选:市政府秘书长、市府办主任周军,市政府正处级调研员庄宁,市建委主任古云兰。周军和古云兰两人都是兼职担任市长助理,庄宁则是专职担任市长助理。

下午,市委组织部就下达了组织任命。因为是市长助理,所有还要有一道行政聘任程序要做由市长安在涛向上述三人发放市长助理的聘任证书。因而,市政府为此还要专门召开一个市直部门和各区县行政系统干部大会,初步定在8月16日上午。

常委会上的火药味和紧张情绪没有影响到安在涛的心情,上午开完常委会,他还赶着去接见港商黄自隆。

黄自隆是省经贸委介绍引进来的投资商,香港云隆集团的董事长,主营业务是房地产开发和旅游业开发,这两年瞄准了内地正在逐渐升温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在天南拿了两个项目,如今又瞄上了房山的市场。

房山最近有一个比较大的项目,是之前东方筱在任的时候就着手推进的市南的棚户区改造。房山市南有一大片陈旧的居民区域,都是建国初建设的简易楼房和建国前遗留下来的平房四合院区,居住着2万多人,基本上都是房山一些老国有企业的职工,比如已经破产倒闭的房山毛纺厂、丝织厂、酿造厂等等。市南棚户区有房山贫民区之称,土名又叫“燕窝窝”。

黄自隆看重的就是这个项目。房山市南棚户区的整体改造,涉及1000多亩的区域,2万多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省内外已经有很多开发商瞄上,开始通过各自不同的关系渠道,准备打入房山市场。就连路兵的民泰集团,也对这个项目非常得感兴趣。

安在涛刚一进门,秘书李平就走进他的办公室,轻轻道,“安市长,省经贸委的陈新奎副主任跟香港云隆地产的黄董来了,您看”

因为跟黄自隆的会面是早就约定好的会面,所以安在涛也就没有推脱,直接摆了摆手,“李平,让他们进来吧。”

说话间,安在涛就起身来也慢慢走到了门口,陈新奎虽然只是省经贸委的副主任,无论是级别和职务都低于他,但人家毕竟是省里的干部,安在涛不能不给他几分面子,走到门口去迎一迎。

黄自隆和陈新奎早就来了,来的时候,安在涛正在参加常委会,因此就一直在市府办的会客室里等待着。李平匆匆跑去将两人带了出来,三人一起向安在涛的办公室走来。这个时候安在涛已经迎出了办公室,正站在门口的走廊上微微笑着。

李平抢先一步,给安在涛介绍道,“安市长,这位就是省经贸委的陈主任,这位是香港云隆地产的黄董”

安在涛慢慢伸出手去,笑道,“陈主任,黄董,欢迎两位来房山”

陈新奎深深地打量了安在涛一眼,旋即笑着上前去跟安在涛热情地握手寒暄。对于安在涛,陈新奎可谓是闻名已久,但却始终未谋一面,今日一见,见这个省里知名度甚高的房山市长、名声在外的少壮派,居然比想象中的还要年轻,还是有些意外。

陈新奎跟安在涛寒暄已毕,港商黄自隆这才恭谨地笑着凑过来,一边跟安在涛握手一边笑道,“安市长好,安市长百忙之中接见鄙人。鄙人不胜荣幸”

安在涛淡淡一笑,稍稍一握手,便从黄自隆颇有几分热度的手中抽出自己的手来,“内地与香港骨肉相连,我们本是一家人。黄董来内地投资兴业,推进地方经济发展,是我们的客人哟来,陈主任,黄董,咱们进办公室里谈。李平,泡茶。”

安在涛的年轻,让黄自隆即惊讶又凛然,心里更加坚定了不惜一切跟安在涛交好的念头。在他这个香港人眼里,像安在涛这么年轻的干部能成为一个地级市的市长,唯有一个原因能解释:背景很大很深,能量很强很盛。否则,以安在涛这么一个年纪,岂能坐到一个地级市市长的位置上

作为省经贸委去年招商引资引进来的十几家大集团之一,作为已经在东山省市场上渐渐扎下根来的云隆地产掌舵人,黄自隆和省里很多部门的官员都非常熟悉,这一次他来房山“探路”,能拉上省经贸委副主任陈新奎来相陪当介绍人,即可见一斑。

还不仅如此,昨晚安在涛还接到了东方筱的电话,就是介绍黄自隆的。东方筱才到省里上任没几天,黄自隆就能跟她走得这么近,足以说明了云隆地产和黄自隆本人目前在东山省的巨大影响力。

古代封建社会是一个有了权才有钱的社会。即使你不想当官要权,但也只有与官员交结,依靠权力才能成巨富。晋商和徽商中的巨商大贾都是以某种方式和权力结合。或者是既官又商,官商一体,或者是用合法或非法的手段交结官员等。

自古官商即为“姻亲”关系,至今也不能脱了这个巢臼。一个商人,如果想要获得大发展,必须要依靠官场的力量。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官员在声色犬马中被商人拉下了马。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站着一个女人。而一个成功的商人,背后总站着几个官员。不见得一定会有腐败和权钱交易官商勾结,但商人如果不刻意去结交官员,在当前的体制环境下,想要获得资源非常困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