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声 > 分节阅读 420

分节阅读 42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突,抬头瞥处,薛燕早已格格娇笑着盈盈而去,只留下一个秀丽的背影和余香袅袅。

薛燕走去,安在涛静静地坐在那里,将薛氏父女的身影从自己头脑中强行驱赶出去。然后慢慢地梳理着自己的思绪以及近期工作的头绪。

集团工作成立的各项手续已经基本办理完毕,工商注册也告一段落,只待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就可以挂牌成立了。国有企业房山煤气公司彻底成为历史名词,取而代之的是房山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在集团公司名称的问题上,其实也是背后斟酌了很久,这个名字,还是季梦洁给安在涛的建议。

公司最早提出,按照一般惯例,定名称为“房山燃气集团”,但安在涛却觉得不妥。因为公司下属产业中,燃气供应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还有煤制气、焦炭、煤化工、房地产、余热发电等多个产业链,叫“房山燃气”这名儿有些太狭隘。

后来又提出叫“房山大众事业集团”,但这个又太大,公用事业包括的范围太广,这个“提名”不仅遭到了市公用局的强烈反对,还引起了房山市自来水公司、热力公司、公共汽车公司等单位的强烈抗议,后来,也只得作罢。

有一次在跟季梦洁通电话的时候,安在涛就提到了这个问题。季梦洁淡淡一笑,“安市长,你们的这些产业我都分析过了。其实说到底都是依托两大产业延伸出来的子产业焦化和燃气供应,其他的产业都是附加产业所以,我个人以为,不如叫能源集团吧。房山能源,即吻合主业,又具有发展前景,还可以为将来上市做铺垫。”

季梦洁一眼就猜出了安在涛的终极野心。解决房山煤气的内乱和内讧,组建集团公司,新上项目安置职工,只是安在涛计划的第一步;第二步,他要把在自己手里组建起来的这家集团公司谋划上市。

集团公司成立后。可以消化一部分职工,再加上前期下属各参控股企业已经消化的职工,五分之一的职工已经真正安置了下去。而剩下的数百人,也因为有了盼头,正在静静地等待着公司安置。

为了稳定职工情绪,安在涛特意让公司办公室和人力资源部门出台了一个临时的待岗薪酬制度,给这些在家待岗的职工发放不低于房山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基础工资,另外200元的待岗补贴。

这样一来,每一个待岗的职工就能拿到580元左右的待岗工资,按照房山市当时的物价来说,这些钱足够生存和基本生活了。

集团公司在什么时候挂牌安在涛觉得不急,先不着急。他认为,还是先把跟资河开发区和归宁阳光汽车节能设备公司合作的两个新项目上马之后,再来考虑集团公司挂牌运营也不迟。

目前安在涛手头上主要有两大工作。一个是上述两个项目:生态农业产品深加工基地,汽车节能设备产能扩建中心;另一个,就是年产焦炭100万吨、日供人工煤气70万立方的新气源工程的选址、立项和筹建、投资上马。只要这个项目一上马,所有的职工安置问题都可以得到根本解决。让这些职工又干回了老本行,不仅轻车熟路,遭遇的职工压力也小。

跟资河开发区和阳光公司的合作项目其实已经签订了合作协议,但一直没有能开工建设,因为安在涛想要搞一个开工仪式,邀请市领导出席。

而最近张鹏远要调走,东方筱又去了省里学习,新书记又没有到任,所以只能再等等。

张鹏远突然被调走,虽然还没有正式宣布任命,但消息这两天已经在市里传开了。既然张鹏远没有否认和澄清,那就说明是事实了。

安在涛知道,张鹏远正在焦急地等待着上面的任命,只要任命一到,他就可以离开房山去天南赴任了。原本,张鹏远的离任是要跟新书记的到任一并进行的,开一个大会,但薛德奎父女走后没有多久,安在涛却突然接到了市委办的电话,要明天上午召开全市干部大会。还说完了之后,还要召开一个小范围内的座谈会。市领导参加,东方筱主持,为张书记送行。

新书记来了吗安在涛顺嘴问了一句,但对方只是一个小科员,只知奉命行事哪里敢多嘴。

中午吃了饭,安在涛正想在沙发上躺一会,孙振林捏着一份材料走了进来,恭谨地道,“安市长,办公室和企管处一起完成了集团公司机构的设置和岗位配置明细表,您审阅一下吧。”

安在涛躺了下去,伸直双腿叹了口气,“我歇会儿。老孙,这材料我就不看了,你给我大体念念说说就行。”

“嗯,领导辛苦了,领导您歇着,我给您说一说,有什么不当的地方,您就直接提出来。”

“初步设定,集团公司机关需要设置的机构有行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工会办公室、纪委办公室、计划发展部、安全服务部、资金财务部、投资管理部、后勤部、保卫部、组织部、宣传部、人力资源部、监察中心、调度中心、培训中心,16个职能部门”

孙振林的话还没有说完,安在涛就皱了皱眉,突然插话道,“16个部门太多了,不需要这么多职能重叠的部门。我看这样,组织、宣传、监察、纪委、工会,这几个单列出来的部门都合并到党委办去,也别叫党委办了,就叫党群工作部吧。”

“调度中心归安全服务部,培训中心归人力资源部。后勤和保卫合并,称后勤保卫部。行政办公室和董事长办公室重叠合并。”安在涛沉吟了一下,摆了摆手,“组建一个七部一室就可以,不要设立那么多部门,必须要提高集团公司机关的管理效率,不能再像老公司那样养这么多闲人和懒人。”

孙振林犹豫了一下,还是低低道,“安市长,部门合并没有问题,只是这么多的中层干部,没地方安置”

安在涛一怔,皱了皱眉,“闹了半天,你们不是根据需要设立部门,而是为了安置中层干部设立部门照你们这种逻辑,如果中层干部的数量再多一倍,那还要搞出32个部门来”

孙振林尴尬地红着脸搓了搓手,低下头去。

安在涛霍然坐起,“一个企业,不要跟政府机关学。怎么,提拔起来就下不去了能上不能下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而已,不是机关干部,不是政府官员,哪来的这么多毛病”

“老孙,岗位就是这些。你下去后跟梁总通通气,每一个部门只设一个中层管理岗位,不设副职,只有一个正职。也就是说,集团公司机关只有8个中层干部岗位,全部打乱重新进行竞争上岗,能者上庸者下,尽量选拔合适的人才。如果不行,还可以对外公开招聘。”

安在涛摆了摆手。

孙振林倒吸一口凉气,心道你这当领导的说的容易,轻飘飘地一句话,就要让好多中层没有了岗位。公司机关现有中层24人,你只设8个中层岗位,就等于是三选一,16个人要失去中层岗位这

孙振林咬了咬牙,“领导,机关上现在有24个中层干部,如果是8个的话,剩余的人怎么安置”

安在涛淡淡一笑,“三条出路。第一,报普通管理岗,同样也得竞争上岗;第二,服从公司分配;第三,下一步公司会新上气源厂项目,其间还有中层岗位,可以竞聘。”

“过两天,我们专门召开一个中层干部会,谈谈这事儿。作为现代化的能源企业集团,我们要打造百年企业,要成为上市企业,必须要引入先进规范的企业管理模式,建立起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管理体制来。否则,我们就是成立了集团公司又有啥用还是跟过去一样,大锅饭,大家都窝在这里浑水摸鱼混吃等死”

安在涛说到这里,慢慢起身站起,在办公室里走了几步,沉声道,“公司里很多职工的观念必须要改了。再不改,这个企业迟早还是死路一条”

见孙振林欲言又止,安在涛装作没有看见,摆了摆手,“你下去吧,我要休息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