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声 > 分节阅读 386

分节阅读 38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安在涛和解云留下来继续开会。当然,再次开会,开会的范围缩小了很多,参会人员只剩下房山煤气公司的领导班子成员。

解云笑着一一给安在涛介绍着这些企业领导,“安市长,这位是房山煤气公司的副书记、副经理李仁贵同志这位是”

副经理、副书记李仁贵

副书记、纪委书记王鹏

党委委员、副经理顾昌

党委委员、工会主席田家冒

副经理孙德刚

副经理马汀江

房山煤气公司目前虽然只剩下一个空壳,但领导班子成员却仍然是不少。国有企业就是这个样子,企业再烂,亏的都是职工,至于领导层,那是基本上不受影响的。

更有甚者,很多国企领导者从改制改革中获得了巨大的好处,有些一夜暴富。

安在涛一边跟李仁贵六个人握手,一边回头淡淡笑了笑,“解局长,我记得公司班子成员是9个人吧,怎么还有三位同志没到”

解云皱了皱眉,扫了李仁贵一眼。

李仁贵赶紧笑着解释道,“还有三位副经理兼任下面控参股企业的老总,可能是工作忙,所以今天就请了假呵呵”

解云也笑了笑。“安市长,这三位同志在下面兼职,比如天元燃气的郑澜同志,工作上确实是忙了一些,最近我们市的气源比较紧张,他们要千方百计确保房山市的安全稳定供气”

“哦。”安在涛哦了一声,也没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只是他初次上任,公司班子里竟然有三个副职敢不到场开会,这不仅仅是不给他这个市长助理面子的问题,似乎也隐隐绰绰地反衬出什么

安在涛是何许人,前世今生的丰富阅历,再加上今生在官场之上的历练,在跟房山煤气公司班子成员们的简单寒暄中,也大体作出了自己的判断。

最起码,他很明显感觉出,这在座的几个人心里挺有怨气。他清冽的目光缓缓从众人的身上闪过,心里暗暗想到,这家企业的情况,或许比自己想象和了解到的还要复杂。

“仁贵同志,安排一下,中午为安市长设宴接风,安市长来你们公司,这是市委市政府对于房山煤气公司乃至我们全市公用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解云笑着说,李仁贵赶紧点头应是。

安在涛笑了笑,又摆了摆手,“谢谢解局长和各位的盛情了,不过,我这两天事情还比较多缓缓再说吧。咱们来日方长哟等过了这几天,我请在座的同志们吃饭好了,解局,诸位,我还要去市委向张书记汇报点工作今天的会就先开到这里。”

“仁贵同志,抓紧给我安排一间办公室,从明天开始,我就要在咱们公司正式上班了同时贴出通知去,公司的职工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来办公室找我”

安在涛直接去了张鹏远的办公室。主动跟张鹏远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他的秘书彭军和司机黄韬,希望市里能给安排一个岗位,让这两人一起随他去房山煤气公司挂职工作。对于这种小事,张鹏远自然是点头应允。

下午的时候,网上某论坛突然被人发上了一个帖子,还附了几张照片。内容就是归宁市委书记安在涛离任,当地老百姓夹道欢送“万民伞”云云。旋即,网上就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人说安在涛是“罕见之清官”,但更多的人质疑说这是典型的作秀。

第二天,东山晚报上对此进行了报道新闻的标题是百姓赠离任归宁市委书记万民伞 网友猜测是作秀。

安在涛对此浑然不知情,他正在房山煤气公司的办公室里看关于房山煤气公司最近两年对外投资和改革改制的整体情况,彭军急匆匆从外面敲门走进来,低低道。“老板,不好了,东山晚报上有条消息对你很不利”

说完,彭军将手里的报纸递了过去。

安在涛一怔,扫了一眼标题,面色就阴沉下来。他咬了咬牙,仔细看着报道

帖子出现在网友“归宁刀客”的博客上。整篇文字饱含深情地介绍了发生在两天前归宁市某生活区的“感人的一幕”:一大早,数百名群众自发地排着整齐的队伍,撑着“万民伞”,打着“清官旗”,长长的一串鞭炮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在这支队伍里。有风烛残年的老人,有步履蹒跚的残疾人,有从外地匆匆赶来的打工仔,有下岗工人,有农民,有孩子,有离退休老干部,有退伍军人得知安书记调走的消息,当地群众用一种最古老的感恩方式万民伞和清官旗,来为他送行。

博文短时间就在网络上火了起来,仅“归宁刀客”的博客,截至昨天的浏览量就达到了36461人次,跟帖评论数177条。博文随后被包括房山论坛等在内的当地及外地论坛、博客广为转载,更引起了网民的各种猜测。记者浏览跟帖时发现,这些猜测实际上都指向了一个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到底是作秀,还是真有清官

在很多网民看来,即使安在涛确实为民办了实事,“送伞”这种带有封建式的做法,也不值得提倡。

报道虽然没有直接质疑,但“调调”却很明显,摆明了就是批评安在涛在作秀。安在涛恨恨地将手里的报纸扔在了一旁,他就知道会有麻烦,但没有想到还真是被有心人捅到了网上去。

“老板,要不要找找媒体沟通一下”彭军小心翼翼地说道。

安在涛叹了口气,摆了摆手,“不用了,随便他们报道去,我问心无愧。我无作秀之心,随便他们怎么讲。”

“是不是有人恶意捣乱”彭军有些郁闷得吐出一口气,“您给归宁做了那么多事,不要说也没有人故意组织老百姓出来送行,就是组织了,也不算什么”

“行了,彭军,不管这些了。你记住,不管是有谁来采访我,一概拒绝。对于这件事情,不做任何的回应。不解释、不回应,让他们吵吵几天就消停了。”

彭军点了点头,也不敢再说什么。

彭军刚走,马晓燕的电话就打了进来,电话里马晓燕几乎是要哭出声来。她也没有想到,这事儿会弄成这样。安在涛也没有怪她的意思,在电话里安慰了她两句,嘱咐她如果有媒体去采访,尽量不予回应。

谁知,安在涛“不回应”的态度,却引起了媒体更大的兴趣和炒作热度。除了房山市各媒体在黄则名的掌控下,没有跟风之外,省里外地市的媒体大多都做了跟进报道,一时间,“被送万民伞的市委书记安在涛”成为新闻焦点争议人物,见诸于各媒体的批评评论不绝于耳。

有人甚至在某报上发表评论称,“要查一查这个市委书记到底是假清官还是真作秀”

直到东山日报记者李湘的那一篇来自归宁的深度报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一个县市委书记的奋斗历程见报,媒体上对于安在涛的批评声音才彻底消停了下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