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声 > 分节阅读 382

分节阅读 38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是省委组织部的副部长,也是组织部的老人,所以就轻车熟路地约见了陈近南。

推开门,陈近南微笑着居然起身来,主动向他打了一个招呼,“来了,鹏远老弟。”

张鹏远心里微微有些激动。他很了解陈近南的为人,陈近南架子很足官威很盛,作为省委核心领导之一,掌握全省干部调配大权的组织部长,下面的厅级干部进他的办公室,他根本就不会起身来。

之所以对自己这般礼遇,无非还是为了他的儿子安在涛吧。

两家如今的关系很深,又有了安在涛和张浩这两个晚辈,也算是亲戚了。在私底下的场合里,张鹏远在对陈近南的称呼上也就随意了一些。

他笑了笑,自顾走到沙发上坐下,也没有说什么废话,直接就道出了来意,“近南兄,我是为了小涛这孩子来的。”

“当前,我们市里有个副市长退居二线,目前条件已经成熟。虽说小涛的年龄小了一些,但政绩足够、工作能力公认得很强,再加上我在市委的推荐,我认为,小涛起来进市里工作,还是可以的。”

“不到三十岁的副市长严格说起来,是27岁的副市长”陈近南叹了口气,“我终归还是有些顾虑,生怕会引起一些闲话来。”

“提拔使用年轻干部,是中央的新政策,况且,小涛是进入了红色接替人序列的中央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我想,应该问题不大。”张鹏远斟酌着自己的话,他其实很明白,以陈近南的强势,他之所以在自己儿子升迁的问题上犹豫不绝,终归还是因为他自己目前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

接任省长

“不能不说,小涛这孩子还是很聪明的。他这些年在归宁做得这些事情,全部都通过媒体公布宣传了出去,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归宁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自己的前途奠定了足够的本钱。”

张鹏远接着道,“而事实上,他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归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在老百姓的口碑里,我们这个小安书记的名望可是很高的。”

陈近南的神色微微有些变幻,他心里确实有些犹豫。

自己儿子的前途重要,但自己的前途也很重要。他隐隐担心在这个时候,如果因为安在涛的事情出点什么纰漏,会给他接任省长带来意外的波折。

在他看来,只要他能接任省长,安在涛的前途终归是有保障的。现在不当副市长,明年后年也还可以上。

想到这里,他苦笑了一声,“鹏远老弟,我是这么想的啊。小涛呢,终归是年轻,资历浅薄,而官场终归是一个讲究资历的地方。他虽然有亮眼的政绩,有工作能力,但人言可畏啊”

“所以呢,我准备让他过渡一下,缓冲一下,不要一下子就坐到那个位子上最近,团省委缺了一个副书记,我正琢磨着看看能不能先把小涛弄到这个位子上,先在省委机关里锻炼一年,然后再放下去”

团省委副书记张鹏远心里一动。

团省委副书记也是一个副厅级岗位,但是机关里的副厅级与地市的副市长还是有些差别的,不仅在于权力的大小,还在于这个岗位不引人注意。

张鹏远沉吟了一下,笑道,“近南兄,这倒也是一个办法。只要级别上去了,接下来的下放,说不定有更好的选择”

“只是,近南兄,我所担心的是,小涛这个孩子会不会愿意呢他可是跟我提过很多次了,他坚决反对进机关里当一个喝茶看报纸的闲散干部,你也该明白,这孩子其实是想做些实事你要真把他弄到了机关上,恐怕对于他来说,纯属浪费时间,消耗生命。”

陈近南叹了口气,脸色缓和下来,“鹏远老弟,你比我还要了解他哟。这样吧,你先别这个告诉他,我再考虑考虑,斟酌斟酌鹏远老弟,虽然我们党历来讲究举贤不避亲,但是我作为组织部长,还是要注意一些组织原则的嗯”

“如果这孩子不是有些能力,有些成绩,我也不会让他在政府里呆着在报社当个记者不就挺好”陈近南又追加了一句。

张鹏远心里暗道你老兄还是真虚伪,在我面前还来这一套。

“呵呵,近南兄,其实我们可能都想得太多了。别人把官位看得很重要,可小涛这孩子却未必哟你想想看,他如果不从政从商的话,该有多大的发展凭借他背后的资本力量,以小涛的能力,他会走得更高更远”

“只是这孩子显然是有些与众不同,对金钱看得很淡。他想要做些实事既然是这样的话,我们这些当长辈的,给他铺铺路也很正常。”

张鹏远摆了摆手,笑道,“我倒是非常相信,在新的岗位上,小涛这孩子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

陈近南犹豫了一下,笑笑,“嗯,鹏远老弟,容我再考虑考虑,再等两天,也不急于一时嘛”

张鹏远走后,陈近南犹豫良久,才拨通了燕京的一个电话。这个电话打了半个多小时,放下电话听筒的时候,陈近南的脸色既有兴奋之色也有凝重味道。

京里的消息表示,陈近南接任程元刚任东山省省长,上面已经决定,但是京里的老岳父也再三叮嘱他,只要中央还没有正式任命,一切都还会有变数,在这个节骨眼上,一定不能出任何的差错。

今后争取中午更新,哎,如果工作忙,也就只能晚上了。我尽量,请大家谅解。

第七卷激流勇进 第418章临危受命2

陈近南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也是一个行事冷厉果决的人,所以他的官威十足。某种意义上说,陈近南是一个典型的职业官僚,他天生就是搞政治的材料。

但在安在涛的提拔使用问题上,他却显得有些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如果依着他的本心,目前正是自己继任省长的关键时刻,为了自己的前途,安在涛就先留在归宁继续当他的市委书记,免得出任何问题,防止留下话把儿,让某些“有心人”趁机兴风作浪。

所谓凡事有轻重缓急,这不能说是陈近南自私,而是他这事儿明显要比安在涛的提拔更重要和重大。但显然,这一次对于安在涛来说,也是一次不错的机会,错过了这次机会,还要等待下一个机会。

同时,他自觉亏欠这个儿子太多,如今好不容易才慢慢缓和建立起良好的父子亲情关系,如果他这样做陈近南又担心会引起安在涛的“强烈反弹”。对于这个儿子外方内刚的脾气和性格,他可是领教得太深太深了。

当初父子俩第一次见面,他就能指着他的鼻子骂。

他会不会不高兴会不会再跟我吵吵陈近南心里闪过几个念头,有些心烦意乱。

犹豫了好半天,他才抓起电话打通了安在涛的手机。

陈近南的电话打过来的时候,安在涛正在新修建的归宁外环路工地上检查工程的收尾工作,交通局的领导、建委的领导,还有市委办的主任童洪刚,都跟在了他的屁股后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