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声 > 分节阅读 228

分节阅读 22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摆了摆手,“阳光公司的度假中心已经上马,这个绝对不能停了。再说了,阳光公司当初我们请进来投资的,吃水不忘挖井人,人家已经投入重资,作为开发区,我们要保护投资商的利益。况且阳光公司建设的度假中心依山傍水,位置也更合适这样吧,老梁,你先跟左向东谈一谈,让他们把这个一个餐饮中心改改吧没有必要那么教条嘛”

见梁茂才似有些为难的样子,安在涛微微一笑,“如果他不同意,我会找他谈谈”

梁茂才点了点头,又道,“安书记,还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土地问题。资河东岸要全部划归富成公司经营,势必要征用大片的土地,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农民对于开发区的工作还是蛮支持的,只是安书记,农民没有了土地,就没有了收入来源,他们希望在得到补偿之后,能进入富成公司务工可富成公司却坚持认为,他们只能招收聘用20岁以上、35岁以下的适龄男女作为工人,而且还提出要有一定的文化程度”

听到这里,安在涛皱了皱眉。

第五卷头角峥嵘 第262章倒孙谷之三

梁茂才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安在涛的脸色。这才又继续道,“安书记,您也知道,如果按照他们的这些条条框框下来,能满足要求的人恐怕不多啊。40岁以上的不要,文化程度低的不要,有残疾的不要,有慢性病的不要由此,大量的劳动力就会剩余下来,没有土地、没有收入、闲散在家,这些人都是开发区里不稳定的因素呀。”

“要是这些人闹腾了起来,再去县里市里上访,我们可就要头疼了。”

说实话,梁茂才真的是感到很郁闷很无奈。

他是资河开发区赶赴香港代表团的成员之一,在香港,亲耳听到了肖老作为肖氏集团掌舵人的承诺,责令富成公司全力、不惜一切代价支持资河开发区的生态农业建设。这么听上去,谁都明白这个老人是准备花钱为自己的干儿子仕途升迁铺路了。

他本来以为,有了安在涛的这层关系在,富成公司会很好说话,投资也会很痛快。岂不知。来的这些人非常挑剔,做事不仅雷厉风行还非常较真,很多政策上、制度上以及规划上的细微毛病,都被他们挑了出来,一一揪住不放纠缠不清。

这两天,跟左向东这几个人打交道,梁茂才实在是苦不堪言。有很多东西他都不觉的有什么毛病,但富成公司的人却再三指出,给他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他手下的很多人都叫苦连天。

他却不知,富成公司始终是一个港资企业,拥有规范先进的运营体制模式和企业文化,再加上港商做事与内地人做事风格完全不同,很多细节性的、开发区认为无关紧要的问题,在他们看来都是大事。

譬如合同的用词和语句,一些模棱两可的话语开发区的人觉得无所谓,但落在富成公司的人眼里,那就绝对不可以。

用左向东的话说,“我们这是做企业,不是喝下午茶,一切都要规范规范再规范”

全力支持安在涛的事业是一码事,但规范运作却又是另外一码事,不能混淆而论。反过来说,开发区工作人员的表现也让富成公司的人很不满意,认为这内地政府机构不仅效率太低,而且做事很不严谨,拖拖拉拉、动不动就开始推诿扯皮。

一遇到事情。不管大小,就要先请示汇报,等他们绕一个圈子回来,黄花菜都凉了。左向东心里就琢磨着,过两天就亲自跟安在涛谈谈这事儿。

还有这雇佣失地农民务工的事情。富成公司的人提出了好多限制性的条件来,摆出了一副赤裸裸资本家认钱不认人的面孔,丝毫不准备让步。

安在涛叹了口气,“老梁啊,港人做事跟我们不一样他们是较真了一些,不过,反过来说,这也暴露出我们工作上的某些缺陷了,比如说不注重细节。有这样一本书叫细节决定成败,我看有必要买一批回来发下去,让大家都读一读,收获会很大”

呃安在涛自己这话才一说出口,他就知道自己说漏嘴了。这本书自然是后世风靡一时的管理学经典之作,但这个时候,这本书的作者恐怕还在写作酝酿当中吧记得这本书是2004年或者更晚

好在梁茂才等人只顾着点头也没有太注意,安在涛暗暗松了口气,这才赶紧又岔开了话题。“失地农民务工的问题不是一件小事,老孙,这事儿你靠一靠。一方面,多跟群众沟通一下,积极为群众拓宽就业渠道,未来开发区还会有很多企业入驻,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将来选择的余地会更大,把这个跟群众讲明白;另一方面,与富成公司再深入谈一谈。让他们再把条件放宽一点嘛,我看年龄可以放宽到40岁左右,毕竟,我们这是生态农业工程,与真正的工厂还有区别种植养殖的,也不是高科技企业,一般人经过培训还是能做的”

孙晓玲笑着点了点头。

其实,安在涛心里也很明白,富成公司之所以设定了这么多的条条框框,无非是降低企业管理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资本本能。这就是人家的管理理念,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不可能为了资河开发区就改变。只要好好地跟他们协调一下,看在自己和肖老的面上,富成公司的人也不会坚持到底。

事实上,港人一向精明,他们自是另有算盘:如果在一开始就不限制起条件来,一旦放开了口子,什么人都往公司里钻,就算是香港总部不计成本,但也会增加他们管理的难度。所以。一开始就设定了很高的门槛,等着安在涛来跟他们讨价还价。

“我们自己的工作首先要做细、做实。”安在涛想了想又道,“老孙,要拿出我们的诚意来,我们开发区要有一个理性的定位,我们既是政府派出的管理机构,又是为投资商服务的后勤保障机构只有定位明确,我们的工作才会做好。”

孙晓玲点了点头,“嗯,我知道了,安书记。”

说完,安在涛又瞥了梁茂才一眼,“老梁啊,你刚才的话说了半截,还有什么来着”

梁茂才端起马晓燕放在自己身前茶几上的一杯凉白开水,一饮而尽,“安书记,这个是一个大麻烦,必须要您出面协调了,您要是不管,我们的工作就没法干了。”

“哦”安在涛心里一奇,“怎么说”

“安书记,按照我们开发区跟富成公司签订的投资协议书。富成公司将分三期投资2个亿,他们的工程兴建带来了很大的辅助性工程量,比如那些土木工程建设之前,按照安书记的指示,市里县里的一些建筑企业下一步准备参与进来,也算是拉动地方经济了但富成公司的人明确表示,他们会在开发区成立一个母公司,然后再根据不同的项目要求成立不同的子公司,总投资细化分解到各个子公司去,由各个子公司独立运作,母公司实行监管这样一来。他们提出,工程所需的辅助施工企业由他们自行招标选择,要求开发区不能干涉他们”

梁茂才说完叹了口气,“他们的口气很坚决,似乎”

安在涛先是一怔,继而大笑起来,“老梁啊,人家这是摆明了不相信我们哟不过也不要紧,他们毕竟是人生地疏的港资,就算是自行招标也没有什么把本市的这些企业推荐进去就行了嘛我们给他们机会,他们能不能竞标成功,那就是他们企业自己的事情了”

2个多亿的工程,再加上开发区其他的项目投资,这可是一块肥美的唐僧肉。这些试图分一杯羹参与开发区施工的公司,都是市里县里方方面面关系“安排”下来的,其中不乏一些领导的关系,安在涛不好推辞,就只好来者不拒应了下来。

他从一开始就知道,富成公司肯定是要进行公开招标的

而就算是富成公司不公开招标,他也会促成招标。只有公开招标才能避免一些没有资质、实力弱小的公司进来浑水摸鱼,避免出现豆腐渣工程。

前两天,路兵还跟安在涛提出,民泰集团也要参与竞标。民泰集团的主营业务就是房地产和餐饮娱乐,在这方面的竞争优势还是很大的。如果没有“幕后操作”的话,几乎可以断定,此次竞标的胜出者9成是民泰集团

左向东一来开发区,在参观了阳光生态园区的管理模式和施工标准之后,就对民泰集团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私底下跟路兵接触过,流露出可以合作的意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