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声 > 分节阅读 198

分节阅读 19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涛沉吟了一下。各地市委机关报的社长兼总编一般都是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任,之前,房山日报出了记者领取封口费的事件,搞的沸沸扬扬,张鹏远心生不满,想要借机整顿一下房山的舆论宣传战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刘彦是京城中央媒体记者出身,又非李云秋的嫡系,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就个人而言,安在涛肯定是不舍得刘彦离开自己身边的。但他也知道,刘彦其实对媒体仍然是有些留恋不舍,能重新干回老本行,从她内心来说是愿意的。否则,她就不会专门当个事儿,郑重其事地跟安在涛商量。

安在涛笑了笑,俯身在刘彦的脸颊上吻了一下,“小彦,既然你喜欢做媒体,我看你还是去吧。反正市里县里都无所谓,也离的近但是,我不许你到市里住,你每天下午都要赶回来”

刘彦见安在涛同意下来,心头一松,她是愿意去干回老本行的,但心里却担心安在涛不会同意她离开。她嘻嘻一笑,“涛,你好霸道哟好了,别挠我我肯定是每天都要赶回来的,我的家在这里,我不回来还能去哪呢”

说到这里,刘彦眼中投射出万千柔情来,又温柔款款地将身子依偎进安在涛的怀里。

“呵呵,这是好事哇,小彦,你这回是升官了呀啧啧,从副县到正县,不到一年的时间,这种升官的速度,真是令人羡慕哟坏了坏了,以后你就是俺的领导了刘部长好”

安在涛哈哈笑了起来,刘彦板着脸,回身来狠狠地掐了他的腰间一把,“少贫嘴”

第五卷头角峥嵘 第235章做实事,不留骂名

初七上午,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敬富就带着组织部的人来宣布市委对于刘彦的任命。

会议室里。几个常委和一些非常委的县领导望着张敬富在孙谷和夏庚的陪同下走了进来,心里都暗暗有些打鼓。也难怪他们心里不安,这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张敬富来归宁宣布组织任命的次数也着实有些太过频繁了一些。

上一回,来任命安在涛为市新闻办主任,而紧接着,又突然来任命安在涛为县委副书记和资河开发区书记兼主任,调走了两个副书记;那么,这一回,又该轮到谁了

不要说他们了,就算是夏庚和孙谷,心里也有些郁闷。这叫什么事儿,组织部门三天两头地来折腾,小孩子过家家吗

一开始,孙谷和夏庚还以为是,市里又充实进来了一个或者两个县委副书记,毕竟夏侯强和陈德令调走之后,党群书记和政法委书记的位子一直悬空着,工作分别由孙谷和夏庚两人分管了起来。

但跟张敬富接上头之后,却才知道并非如此。原来,张鹏远是把刘彦调走了。

刘彦调走。孙谷觉得无所谓,但夏庚却有些失望。刘彦虽然不怎么掺和县里的权力纷争,但毕竟她是跟安在涛站在一起,而安在涛又倾向支持自己,就等于是在常委会上“夏派”多了刘彦这一票。如今刘彦一走,“孙派”和“夏派”之间因为夏侯强和陈德令调走而产生的力量失衡,似乎又有了再次达成某种力量平衡的迹象。

张敬富在夏庚和孙谷的中间就坐,他望了望台下的一些县里的老熟人,最后将目光落在了坐在那里神色淡然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冷漠的刘彦身上,心头暗暗摇头。

这女子美则美矣,就是太骄傲了。如果不是因为家世背景,恐怕很难在官场上立足。张鹏远要让她去整顿房山日报以及整个房山市的宣传思想战线,恐怕

定了定神,他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同志们,我受市委领导委托,来宣布市委最新的干部任命。经过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调任归宁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彦同志为房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彦同志同时兼任房山日报社长、总编辑,房山晚报社长。”

这话一出,台下顿时嘈杂起来。众人怎么也没有想到,竟然是刘彦升官了。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是正县级,而兼任市委机关报的社长兼总编,这又是获得了二级单位的实权,也算是一个肥缺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从副县级干部一跃成为正县。这种速度着实令人惊叹呀

几个县领导羡慕的目光隐隐投射在刘彦的身上,但也只是一闪而过。这女子骄傲冷漠,一向对众人都不买账,谁也不会去触这个霉头。

房山晚报是房山日报的子报,其总编原本是日报的一个副总兼任,因为“封口费事件”跟日报总编一起被免职。按照惯例,子报的社长一般时候由母报副总兼任的,但这回,张鹏远竟然让刘彦同时兼任起来,很明显地就流露出对现任房山日报领导班子的某种不信任。

刘彦去了市里工作,但天天都返回县里来。她五点从市里开车往回走,6点多就到了家,路上买些菜,刚好赶回来做饭。

不过,从过了年之后一直到出了正月,安在涛因为太忙基本上没有回家,住在了镇上。这一段时间,资河开发区已经进入了高效的运转阶段。

阳光公司的生态农业园区工程继续开工,看工程的进度,应该在五一前后就能正式投入运营了。路兵这一段时间,也靠在了工地上。

安在涛原本推出的生态农业项目。不过是针对资河镇这一个乡镇而言,可如今有了更广泛的资河开发区,原来的规划方案和发展方案肯定是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

这两天,他让孙晓玲去天南市联系了省里规划设计院和农科院,请来了几个规划和农业方面的专家来,在开发区区域内沿着资河两岸展开了周密的考察,拿出了一个总体的规划建议来。

安在涛对着专家的建议仔细考虑了两天,觉得还是可行的。但是,他有自己的思路,也不会完全照搬专家的建议。

资河开发区容纳了之前的三个行政乡镇,资河镇、陵南乡和店子乡。这三个乡镇中,资河镇以前因为道路不畅加上处在山区,经济发展很落后,几乎没有任何的工业基础,全镇农民以种桔梗和贫瘠的山田为生。但陵南乡和店子乡却不同,这两个乡镇因为靠近县城,交通发达,再加上资河水的灌溉,土地肥沃,很多农民都靠种植蔬菜大棚和果园发了家致了富。

陵南乡和店子乡分别处在资河的两岸,而资河镇则在河源头处。如果说资河是一条纽带,那么,这三个乡镇所构成的资河开发区就是一个金字塔型。底部是平原,土地肥沃,越往上海拔越高,土地也就越贫瘠。

结合专家的建议来看,安在涛慢慢定下了基本的框架思路资河开发区的生态农业整体规划应该遵循这样:一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的不同特点发展不同的生态农业;二是充分利用原有的农业优势,扬长避短在统一的规划中大力发展特色生态产业;三是将资河尽可能地开发利用起来。

用省农科院专家的话说。这条资河就是上天赐给这片土地的巨大宝库。以资河为中心,围绕资河进行系统立体的生态农业开发,是资河生态农业开发区能不能走出一条成功模式的关键因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