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声 > 分节阅读 183

分节阅读 18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到这里嗯,资河镇党委书记的人选,县委还是需要再考察考察,尽量要把德才兼备工作能力强的同志提拔起来嘛”

这次常委会不了了之。但这对孙谷来说,已经是完全的溃败了。马晓燕没有进入筹建办任职,马明亮也没有当上镇委书记,他的这两个权力意图都没有实现。

常委们悄然散去,照旧是孙谷带头,夏庚随后,然后各人匆匆离开。察觉到孙谷瞥来的阴沉冷光,刘彦柳眉儿轻轻地一挑,扯了扯安在涛的胳膊,压低声音道,“你上我办公室里去一趟。”

说完,刘彦大步离去。

而安在涛则追上了夏庚,站在走廊上跟夏庚又谈笑着说了会话,这才又漫步进了县委办主任童洪刚的办公室。

童洪刚有些尴尬地站起身来,迎了过来,“安主任,今天实在是不好意思,确实是我的工作疏忽,我郑重地向领导表示道歉”

安在涛哈哈一笑,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轻轻探头亲昵地捅了捅童洪刚的肩窝,“童主任,我就是跟你开个玩笑,别当真哦。好了,好了,别一幅苦瓜相了,什么时候到市里去,我请你吃顿大餐算是给你陪个不是我还有点事情,先走了嗯,记住,到市里去一定要给我电话”

安在涛将手放在耳边做电话状,然后匆匆上楼而去。望着他离去的背影,童洪刚轻轻叹了口气,心里的那点疙瘩渐渐消散而去。他其实也很明白,安在涛完全是冲着孙谷来的,至于他不过是领导们之间互相示威的道具罢了。

刘彦等安在涛一进门,就轻轻将门关紧,然后给他递过一杯水来,皱了皱眉,“涛,我总觉得你最近好像太高调了一些其实,像那个孙谷,你完全没有必要跟他正面冲突起来”

安在涛微微一笑,“刘彦,不是我现在高调,是局势逼着我高调。如果我软弱,他就会得寸进尺,如果我不跟他们据理力争,将来他们设置在我前面的障碍就会越来越多。就说这筹建办的事儿吧,如果让孙谷放手去弄,我将来就算是回来接手,也会很挠头你放心吧,我会把握好一个分寸的现在不是低调的时候,什么时候该低调、什么时候不该低调,我很清楚。”

“况且,在外人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年轻干部,年轻人嘛,有活力有火气,本就该这样的嘛呵呵。”安在涛又笑了笑,“在基层工作,在我们这种不上不下的位置上,要想出成绩,要想引起上层的关注,就必须要有耀眼的政绩,就必须要学会推销自己你要相信,只要一切的落脚点是做实事、做成实事,有成绩摆在面前,在上面眼里,你就是一个有干劲、有闯劲、有能力的好苗子。”

刘彦叹了口气,“话是没错,但总给我一种走钢丝绳的感觉我怕你会摔下来哦。”

安在涛笑了笑,也没再说什么。只是感受到她的担心,探手将她拥过来轻轻地拥抱了一下,拍了拍她的肩膀。

在别人看来是“走钢丝”,其实在安在涛自己眼里,这不过是对于自己所拥有的成熟官场阅历和丰富人生体验以及前瞻性信息优势等进行某种“优化组合”,最大可能地给自己带来利益罢了。作为一个在官场上占尽先天优势的重生者,这一生要让他按部就班地从底层一步步向上层攀登,那根本就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

刘彦温柔地依偎在他的怀里,柔声道,“今天还回市里去吗”

望着刘彦充满期待的热烈眼神,安在涛心头涌起一股子温情来,摇了摇头,“今天就休息一天吧,等下午竹子放了学,我们一起出去吃火锅去”

“嗯。”刘彦伸出修长白皙的柔荑,圈起安在涛的腰身来,轻轻地在他的后背上轻柔地划着圈圈,神情竟然是那么地专注,直到嘟嘟的敲门声传来。

第四卷经营小镇 第220章果然是有黑手

见刘彦的办公室里来了汇报工作的下属。安在涛就匆匆离去。在家里休息了一天,晚上又跟刘彦和竹子一起上街吃了火锅,然后在县里的大剧院看了一次新上映的美国大片。

第二天上午,他回到市里。刚进办公室里坐下,彭军就走了进来,开始将昨天以及今天上午各地当事媒体的反应向他汇报起来。

东山晚报的记者张春燕的稿子见报之后,见涉及自身,很多媒体反应一是非常强烈,二是非常迅速。一方面发表声明“本报无记者涉嫌收取黑心矿主封口费”,另一方面在自己的报纸上发表社论或者专门的评论,强烈要求房山市有关部门彻查此事,还新闻媒体一个公道和清白。

而省委宣传部也当即做出了反应,立即派工作小组赶赴滨海,要求滨海晚报尽快就这次虚假夸大报道拿出一个处理意见来。

一时间,省里内外的媒体上,这事儿都成为了热门焦点话题。媒体讨论之热烈程度,远远超出了安在涛的想象。东山电视台甚至专门派出采访小组,在房山录制了一个专题节目,连续两天滚动播出。

在各地媒体的强烈要求下,房山市新闻办先后又召开了两次新闻发布会。

但滨海方面却突然没有了动静。

既没有见省委宣传部处理滨海晚报,也没见滨海晚报就虚假夸大报道做道歉。就在安在涛和很多媒体焦急地等待结果的时候。滨海晚报突然公开发表了一篇评论:回避问题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评论中指出,滨海晚报的报道有理有据,同时表示“既然我们的新闻媒体行业中有害群之马,就必须要坚决地清除出去”

最后,评论还反问道,“请问房山有关部门,矿难后的瞒报是不是事实有某些记者收取黑心矿主的封口费这是不是事实”

滨海晚报的反戈一击,让安在涛当时觉得有些错愕。他原本以为,在省委宣传部的压力下,滨海晚报肯定是不可能“争辩”什么的,第一反应就应该是道歉加处理,以息事宁人和平息上层舆论主管机关的不满。毕竟,他们的报道确实是很不严谨的,甚至可以说是怀有某种趁机炒作自己的恶意。

但滨海晚报的反应却着实出乎了他的预料。而更诡异的是,省委宣传部也旋即没有了下文。

这种情况,意味着什么

已经是11月初了,天气慢慢开始转寒。凛冽的西北风没心没肺歇斯底里地刮着,房山市委机关大院里一地的落叶都被席卷而起,在空中飘飘荡荡着。

天色有些阴沉,沉沉的阴霾笼罩着天空。

安在涛站在办公室的窗户前面,望着外面的大院,心头不由有些烦躁。为什么会这样难道这背后果真有黑手在操纵

要功亏一篑吗他这两天心里非常堵得慌。

眼看炒作即将成功,只要在各地媒体和省委宣传部的双重压力下,滨海晚报的当事记者受到处理,滨海晚报再公开发表一个道歉声明,此事就圆满划上了一个句号。

然而,滨海晚报突然“振振有词”地反戈一击。这让事情不仅变得复杂化,而且,因为省委宣传部的保持异样的沉默,省内各地媒体也就“知趣”地慢慢消停起来,不再炒作这件事。

而与之对应的是,滨海晚报、滨海日报和滨海晨报这三家滨海的媒体,这两天开始大肆地连篇累牍地报道房山市的矿难事件,重点渲染的就是瞒报和记者收红包。

一阵冷风吹来,窗户嘎嘎作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