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声 > 分节阅读 135

分节阅读 13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官去海外帮我打理报业集团的事情我可以给你五十万年薪,呵呵,是美金不是人民币不知小安同志愿不愿意”

肖作年也在旁边呵呵一笑,“小安同志啊,虽然你是我们省里培养的后备干部,年轻有为,但是,我还是希望你能认真考虑一下肖老的提议。毕竟,做什么都是为社会做贡献嘛”

安在涛微微一怔,他没有想到这肖金丰竟然对自己本人这样感兴趣。古怪的是,仅凭几篇报道和简单的了解,他就不惜开出高薪来请他,这似乎也并不像他说的这么简单。

如果是前世的话,他或者可能会答应了下来,因为毕竟他还是喜欢和热爱媒体行当的;但现在,他却不会有任何的犹豫。他已经设计好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方向,他是一个坚持信念的人,既然开了头就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绝不会半途而废。这不是他的性格。

至于五十万美金的高薪,对旁人来说这是一笔巨款,具有相当程度的诱惑力,但对于安在涛这样看尽人世沧桑和红尘滚滚的重生者而言,金钱再多都只是一个数字变化,没有本质的区别。如果需要钱,他会利用自己的头脑和超前的信息优势,轻而易举地赚到,没有必要“寄人篱下”去为人家做打工仔。

所以,安在涛只是稍微停顿了一下,就立即婉言谢绝了肖金丰的“勾引”,“感谢肖老的赏识,但我年轻学浅实在是不堪当重任,我还是愿意留在国内,踏踏实实地做点事情,谢谢肖老,非常抱歉”

肖金丰与肖作年对视了一眼,马上就笑了起来,“果然是一个有信念有坚持的年轻人,好,好,小安书记不愿意加盟,是我们肖氏报业集团的损失哦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强求了,这样吧,现在已经接近中午,就由我来做东,请肖书记和小安书记吃顿便饭吧,顺便,你也可以跟我的助理黄先生谈一谈捐建公路的事情。”

安在涛扫了肖作年办公室墙壁上的石英钟一眼,见已经是上午10点多,不由就有些着急。但是,这肖金丰不仅是要为资河镇捐建公路的财神爷,还是省委书记肖作年的同宗长辈,又是爱国华侨,他主动提出要一起吃个便饭,自己似乎真的不能拒绝。

但是李云秋那边

心里有事,他脸上就难免带出了几分为难和焦急来。一直在仔细观察他的肖金丰呵呵笑了笑,“小安书记似乎有事如果有事的话,我们就改天反正我还要在东山呆几天,改天抽个时间,我也去你们那里看看”

安在涛抱歉地一笑,“肖书记,肖老,实在是不好意思。我们市委的李书记现在正在我们镇上考察农村工作还要听我的工作汇报,县里要求我现在必须要马上赶回去,改天,我请肖老吃饭,您看这样行不行”

肖金丰哈哈一笑,扫了肖作年一眼,“肖书记哟,看来是我们让小安书记为难了不行哟,你这当省委书记的,可是要替小安书记说句话,免得小安书记在领导面前难做”

肖金丰虽然是华侨,但对国内的官场规矩还是懂一些的,他听了安在涛婉转的话,立即就明白了他的“难处”:市委书记到镇上考察,作为镇委书记,他不在现场陪同,这是很大的忌讳和不恭敬。要是真的出差外在也就罢了,可问题是安在涛此番接受省委书记的召见,却还不能公开。

肖作年微微一笑,“哦,呵呵,既然这样,小安同志还是赶紧回去吧”

肖作年没有说要给李云秋打个招呼,安在涛知道,他根本不可能打这个招呼。省委书记的这个招呼,可不是随便打的。

安在涛恭谨地给肖作年带上门,走出门去,正好遇到了张晓明。张晓明很是亲热地将他拉进了自己的办公室,跟他又寒暄了一会。肖作年找安在涛做什么,张晓明也不甚了了。但能被省委书记点名主动要见,作为一个跟着肖作年多年的秘书,张晓明自然明白面前这小安书记似乎很不简单。

见安在涛急着要走,张晓明笑了笑,“怎么,小安书记,急着要走我们初次见面,我还准备中午跟你吃个饭呢”

“实在是抱歉了,张秘书,我们市里的李书记正在我们镇上考察,我现在赶回去都有些迟了”安在涛故意叹了口气。

张晓明一愣,旋即笑道,“好,我明白了行了,这事儿你不用管了,我想办法跟李书记打个招呼就好”

张晓明这是在刻意示好,安在涛岂能看不出来。他赶紧抓住张晓明的手来,连连道谢,张晓明呵呵一笑,“小安书记客气了”

安在涛走后,肖作年深深地望着肖金丰,笑道,“三伯叔,您老这是试探还是真心哦”

肖金丰复杂的眼神向窗外扫去,清朗的面孔上红光一扫而空,神色微微落寞下来。良久,他才叹息一声,“真心也好,试探也罢,人家都看不上我们肖家身居海外打拼上百年,家资亿万,但岂料上天不遂人愿别人都道我富甲南洋,有几人知我内心的苦楚老了老了,身前无人侍候身后无人问津,只得拼着老朽之身,回到国内做些善事,将这亿万家资都散于故土吧”

“肖书记,将来我死后归于故土,希望你能帮我找一块容身的坟地,让我回到故乡来吧”肖金丰又是一叹。

对于这个前年刚寻根回来续上家谱的海外远亲,肖作年也暗自嗟叹。人世无常,肖金丰虽富甲南洋,但如今却沦落到一个无人养老送终的悲惨境地。他的儿子死于8年前的一场车祸,而他的女儿却死于4年前英国的一场空难。一子一女,一个亡于黄土,一个罹难天空,短短几年间,子女相继辞世,白发人送黑发人,怎么不令人感慨万千

他的老伴悲伤过度,也于前年辞世。而为了家业继承有人,他又续弦了一年轻娇妻。怎奈人老体衰力不从心,再生子几成梦想。最近一年多来,他已经心灰意冷,再不做生子考虑。于是,就生出了归国寻亲的念头。

对于肖金丰的回国寻亲,闽南的肖家顿时引起轩然大波。很多肖家的近亲,都提出来要过继一子给肖金丰,但都被肖金丰一一谢绝。他商海沉浮数十年,交往遍及南洋商界和政界,岂能不知这些远亲所图的不过是自己的亿万家业。

而就算是自己远在南洋的娇妻,也无时不刻不在期盼着他赶紧死去,好真正接收肖氏集团。一念及此,肖金丰几乎万念俱灰,生出了散尽家财造福故土的念头。所以,他第二次回到国内,准备在国内考察几个项目,做做慈善事业。

肖作年亲自把肖金丰送到了楼下,望着肖金丰上车离去,肖作年也是原地嗟叹一番。他已经身居高位,将来还有希望再升一格进入中央,像他这个层次的领导干部心里想的多是政治和权力,对于金钱的欲望早就淡了许多,因而他没有对肖金丰家资的“觊觎”之心,有的只是对于人生风雨的叹息和感慨。

第四卷经营小镇 第177章李云秋探病

李云秋带着一众官员去了资河镇上唯一的一家小饭馆里。在资河镇镇长焦煌的照应下刚刚入席,她就接到了一个电话。接完这个电话,李云秋的脸色很难看,但也没有说什么。但她这个难看的脸色,直接导致了众人吃饭兴致的低迷。焦煌本来准备了酒,但李云秋却手一挥,很霸道地就叫人将酒全部撤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