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声 > 分节阅读 130

分节阅读 13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了某种风声,据说是要泡汤。而路没有修起来,哪家企业会来资河投资除非是疯子或者傻子。

陈德令呵呵一笑,“小安书记真是让我们惊讶啊,刚刚把交通厅的领导送走,这就又引来了客商”

“这个民泰集团我也听说过,实力很强,以餐饮娱乐和房地产开发为主营业务,小安同志把这样一家民营企业引到资河来作甚呃,开酒店还是开夜总会”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邱昆也很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众人也都随之笑了起来。

安在涛默然不语。

直到开完常委会,他也一直没有发言,孙谷等人也没有在意,只是淡淡地都扫了他一眼,就散了会。

虽然孙谷他们并没有直接回绝,但其实谁都明白,后天的招商活动,恐怕县里的领导没有人会出席。领导要出席的都是风风光光可以露脸的场合,像这种明知道不会有任何成果的活动。怎么可能有人愿意去。就像上一次交通厅的刘芳来,动静搞得挺大,但却没有了下文。

散会后,安在涛默然起身拿着笔记本就往外走,刘彦轻轻扯了扯他的胳膊,压低声音道,“路兵在房山注册公司的事情基本上完事了,我找了中央日报和经济日报的三个记者来,你要不要再从东山晚报找一个最好能从省电视台找一找人”

安在涛微微一笑,“我都安排好了。奕辰帮我介绍了省台的一个乡村经济栏目的编导,他们答应明天派一个摄制组来对了,明天记者们都要到了,明天晚上你替我在归宁宾馆请他们吃一顿饭嗯,红包我都准备好了。”

两人边走边小声说着话,突然刘彦向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去自己的办公室。进了办公室,刘彦放下手里的会议本,轻轻道,“安在涛,你这样做有没有效果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你这样做会给人留下把柄的这些记者,有我的面子在里面,红包也不要太多了,只是这笔钱你从哪里出可千万不要留下什么尾巴”

“你放心,我早有安排。这笔钱肯定是要路兵出,这是在给他们民泰做免费的广告宣传。他们不出谁来出再说了,我们镇上经费这么紧张,也拿不出钱来。”安在涛微微一笑,“对了,今晚,你最好安排县电视台采访一下我们的路总,路大客商完了,在县电视台上播一播”

刘彦微微一笑,马上就明白了安在涛的用意。她点了点头,“这个你放心,我现在就安排电视台的人去做采访,你也去跟路兵说一声吧,免得他心里没有准备,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来。”

路兵这几天就没有消停,一直在房山和滨海之间忙着,忙着注册新公司,忙着成立新公司的班底,忙得不亦乐乎。安在涛这些日子看似闲在办公室里,其实是用电话遥控着路兵的运作。

路兵在房山注册新成立的公司,名字还是安在涛取的:阳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名字虽然很“通俗”,但安在涛却觉得作为公司名称来说。太花哨也没有必要。

按照路家老爷子的安排,这个新公司由路兵亲自担任总经理。实际上,对于老谋深算的路逢春来说,在安在涛身上押宝,就等于是给儿子路兵铺路,两个人的关系越紧密,他越高兴。说白了,路家的这次投资,与其说是看中项目,不如说是投资在安在涛这个人的身上。

表面上看去,路家这一次的投资有些盲目和风险太大,但其实不然。作为安在涛仕途上的合作伙伴,路家必将随着安在涛的逐渐升迁而获得更大的利益。从长远来看,这笔前期的投资并不吃亏。

之所以这么看重安在涛,不仅有路逢春长期以来对于安在涛的观察和了解,还与他得到的一个内幕消息有关。他最近得到消息,说是安在涛是中组部重点考察的红色后备干部,每年都要接受中组部的考察评定。这让政治敏感性极强的路逢春马上就意识到,这个年轻人真的像他判断的那样前途无量将来的仕途升迁,或许要出乎他们的想象如果在发展之初跟他绑紧在一起,将来民泰自然会获得更大的好处。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安在涛的老丈人夏天农如今是滨海势头正盛的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甚至还有可能取代蒙虎的位置。民泰的总部设立在滨海,安在涛作为夏天农的女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路逢春在投资的问题上不仅没有任何的犹豫,还嘱咐自己的儿子要进一步跟安在涛处好关系。甚至,还暗示路兵,只要安在涛在政治上需要花钱打点,路家都愿意无条件支持。

路家的心态安在涛当然是心知肚明。而他。所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能借力和借势的拥有巨大经济势力和影响力的合作伙伴。

新公司由文霞担任副总经理兼财务经理,而路兵又从民泰集团总部抽掉了七八个业务管理骨干,成为阳光生态农业发展公司成立之初的主创人员。这些人,将来都会是这个公司各部门的主管。值得一提的是,滨海高览县的农民孙强,也在这些人之列,被路兵以高薪聘请为公司的技术员。他这些年辛苦培育出的盆栽苹果,已经运了一部分到资河镇来。

李湘的弟弟李杰也在其中。路兵原本是看在安在涛的面上,给他一个工作的机会,但他后来发现,这个年轻人在经济预算方面有着极大的天分,或者以前也在这方面下过狠功夫,同时,做事也很认真,凡教给他的工作都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

这样一来,路兵自然就对他有些刮目相看,渐渐地让他参与到了公司创立的繁杂事务中来。将来,肯定也会给他一个部门的主管做做。

包括路兵在内,新公司一共十个人。文霞带着5个人留在房山,跑后续的一些乱七八糟的手续,路兵带着5个人在归宁,忙着做公司正式成立前期的准备工作。当然,资河镇副镇长孙晓玲也带着镇上的几个工作人员。协助着他们。

孙晓玲对于安在涛的这种近乎突发奇想的“举措”并不十分理解。在她看来,修路的事情肯定是出了岔子。这个时候,安在涛应该努力去解决这个修路的问题,而不该急火火地引入什么投资商。能有投资商当然是好,但路都没有修,再大的投资也是一句空话。

她能看得出来,这前来投资的民泰集团的路总是小安书记的好朋友,肯冒着如此巨大的风险来资河镇投资,完全是出于对朋友的信任。

这种想法,她找安在涛谈过一次。但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安在涛打断避而不谈。他只是泛泛地说另有打算,让她安心配合工作,就再不多言。

安在涛要做什么,连刘彦都没有弄得太清楚。但刘彦太了解安在涛了,知道他做任何事都有自己的主张和打算,再加上他为人心思缜密,自然不会是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闹着玩”的。

曹晓梅从一个乡镇广播站调入县电视台,由于形象不错,普通话也标准,就上岗当了播音员兼主持人。上班的第三天她就接到了上面的任务,要她去采访一个来归宁投资的客商。

晚上8点多,曹晓梅带着助手抗着笨重的摄像机和采访设备,坐着县电视台那辆破破烂烂的面包车去了归宁宾馆。路兵几个人住在这个宾馆,本来安在涛让他住在自己家,但他不肯,只好由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