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声 > 分节阅读 102

分节阅读 10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学员们硬着头皮一个个走上发言台,开始发言。发言过后,还要回答在场官员和教授甚至是学生的提问。有准备的人还好,虽然只是在“体制改革”和“减员增效”这些老掉牙的观点上大做文章,但总算还是应付了过去。

但那些没有充分准备的人就有些慌神。发言磕磕绊绊不说,在接受提问时,也辞不达意话语凌乱,毫无逻辑可言。像张磊,他在接受东山大学一个教授提问时,竟然慌乱中将“国有企业”和“国营企业”的概念混为一谈。

全场的大学生哄笑起来,在座的官员纷纷摇头,就算是安在涛这些人坐在那里,也感觉到非常难堪。

东山大学经济学院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教授,架了架鼻梁上的眼镜,他站起身来向主席台上的孙焘笑了笑,“孙局长,各位领导,我是东山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良福我有一个小小的问题,想要请教一下在座的十几位年轻的后备干部,不知道可以不可以”

孙焘一怔,但旋即笑道,“可以,陈教授请出题。”

陈良福大步走到一侧的黑板上,用红色粉笔刷刷刷写下了几行字,字迹龙飞凤舞很是飘逸。

“房山市酱造厂”

“天南机电设备制造厂”

“绿岛电器有限公司”

“天南瑞阳股份有限公司”

陈良福微微一笑转过神来,望着安在涛13人,大声道,“请问各位,你们当中有哪一位能说说,在我所写下的这四家企业中,有哪一家是完全的国有企业请注意,是完全国有的企业,而不是国有控股企业”

陈良福所写的这四家企业都是一些不知名的企业,对其经济结构和产权归属,不要说安在涛这13个人,就算是台下的一些部门领导,也并不是完全了解。

陈良福站在那里等了十几分钟,见没有一个学员起来回答,嘴角一晒,就准备点名。

“这位同志,你能不能回答一下”陈良福指着最边上的张磊,笑了笑。

张磊犹豫了一下,还是起身答道,“应该是天南机电设备制造厂吧。”

陈良福嘴角的晒意越加的浓重,他本就看不上这种所谓的后备干部培训,认为这本就是权贵子弟晋身的一种形式,真正有能力、有素质的青年人,一般都没有背景和家世,怎么能进入到这中间来所以他心里颇不以为然。而听了前面几个学员的发言,心下更觉荒谬,今天站出来提问,是刻意来看笑话的。

别看他提的问题看上去很简单。的确,要是搞明白其中的关系,这种问题的确是很简单。但问题是,往往越是这种简单到近乎普通常识的问题,就越被人所忽视,也越容易出问题。

“为什么是这家企业呢”陈良福又问。

“机电设备嘛,应该是国家控制经营的产品”张磊愣了一下,还是想当然地回答道。

陈良福哈哈一笑,摇了摇头,“这位同志,看来你的经济常识需要加强,嗯,回去好好学学公司法或者其他的常识。你要是连什么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分不清楚,将来还怎么当官抓经济”

张磊涨红了脸,“请问陈教授,您倒是说说,究竟是”

张磊的话还没说完,陈良福就不屑地瞥了他一眼,默然无语。张磊尴尬地搓了搓手,自顾坐了下去。

刘彦皱了皱眉,她忍不住瞥了安在涛一眼,又轻轻扯了扯他的胳膊,低低道,“安在涛,你起来回答,这人是故意找茬来的。”

安在涛笑了笑,慢慢起身来,朗声道,“陈教授,我来回答您的问题吧我认为,这四家企业中,只有第一家:房山市酱造厂是完全的国有企业。”

陈良福眼前一亮,大感好奇地望着安在涛,见这年轻人英挺中带着飘逸,有一种学者气质,腰杆笔直,不由就多看了他一眼,“能不能说说原因,你为什么会这样判断”

“陈教授,我知道,关键就在于这个市字上只有国有企业才能在企业名称里带上这个市”字也就是说,只有国有企业才能冠名为某某市公司,而民营企业则不能,只能叫某某厂。而后面三家企业,显然分别是民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合资股份公司”安在涛的神色非常平静。

陈良福点了点头,鼓起掌来,“不错,不错这虽然只是一个细节问题,但正是这样的细节问题,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全面素质来。不错,小伙子,你很好,继续努力。”

发言继续进行。最后三个是刘彦、张欣和安在涛这三个临时党支部的成员。

张欣的发言很是有些狡猾,不过,这也正好符合他的性格。他泛泛地从国企改革的大环境出发,没有针对于哪一个点,一口一个中央的政策,一口一个贯彻落实,还随口引用了邓老当年一次讲话里的重要指示精神。对于他这样的发言,在场的官员也好,学者也罢,一来没有多少兴趣,二来不愿意惹麻烦,你提问题是不是意味着对中央的政策不满对伟人的指示精神不满

从刘彦的发言看出,她显然是做了充分的准备,虽然观点并不出新,但胜在四平八稳滴水不漏,让人挑不出毛病来。其实,刘彦本来就是擅长经济报道的新闻记者,谈这个本就是轻车熟路。

只是她受时代的限制,自然是无法与重生过来占尽先天优势的安在涛相比。

在准备这个话题的时候,安在涛就已经想到了99年的下半年,为实现中央提出的“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的目标”,国家自99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债权转股权计划,力图通过剥离银行不良资产达到防范金融风险和减轻国有企业债务负担的目的。

既然第四季度就已经开始实施,那么,说明,起码证明在当前,经济业界和中央领导层对“债转股”这个概念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他在发言中提出来,也不算是离经叛道,没有任何的政治风险。

果然,他刚刚说出“债权转股权”这几个字眼,台下经济学院的几个教授马上就都开始窃窃私语起来,而之前那个陈良福教授更是目光炯炯地望着他,眼中放射出异样的神采来。

陈良福站起身来,朗声问道,“请稍等,不好意思,我打断你一下。安在涛同志,我想问一下,你知道什么是债转股请问这是你个人的观点还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