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声 > 分节阅读 3

分节阅读 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车祸,两辆货车相撞翻车,导致整个高架桥十几公里的道路严重堵塞。上午9点,报社接市府办通知,新任市委书记杜庚亲自驱车赶往事故现场,要求报社派记者相随。

管交通口的记者去了省城探亲,总编室便临时调度了马晓丽前往。

原本以为这也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顶多是在头版发一则“市委书记亲临车祸现场视察”之类的几百字新闻罢了。回来后马晓丽写完稿子就递到了总编室,总编室审完后就转到了值班副总编刘琦那里。

按照惯例,这种稿子只要突出领导的正面形象即可。刘琦审完,见没有什么问题,刚准备签发,突然接到市委办主任宋亮的电话,说市委办要审稿。

关于一把手的新闻,市委办要审稿也合乎“规则”,刘琦也没有太在意,随手就将稿子传真给了市委办。可没有半个小时,宋亮打回电话来,说稿子即没有深度也没有高度,领导很不满意云云,必须要修改。

没办法,只好将稿子打回去,让马晓丽修改。一连修改了好几遍,可市委办那边还是不撒口,就连刘琦都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如果是普通的稿子,顶多是撤了不上版就是,可这新闻涉及市里一把手,撤是撤不得的,只好继续硬着头皮继续改。短短几百字的稿子,马晓丽和张纲两人几乎是字斟句酌,也没有发现有任何不妥之处。

马晓丽愤愤地起身,撂下一句话气呼呼地走了,“爱改不改了,老娘不侍候了。”

马晓丽发脾气走了,张纲手里捏着那张稿子神色非常烦躁郁闷,心里暗暗骂道,狗日的官僚主义,就这么一个破事儿,市委书记在车祸现场呆了几分钟还能体现出什么高度和深度来。

“张主任,可以让我看看稿子吗”安在涛在一旁听了半天了,大体上弄明白了怎么一回事。

“哎。”张纲叹息一声,随手将稿子递给了安在涛,“小安啊,新闻这碗饭不好吃哦,哎”

安在涛接过稿子看了一眼,也没看出什么毛病来。以他前世多年的媒体从业经验来看,这则新闻稿子非常中规中矩,是传统的正面报道。可,市委办何以对这么一则新闻揪住不放呢

安在涛沉吟着,突然眼前一亮。

滨海的高架桥是前任市委书记高洋当市长时所建,曾经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典型被广为宣传,成为高洋在滨海主政10年最具代表性的政绩工程之一。但安在涛分明记得,这高架桥分明在99年就已经拆了,取而代之的是两座立交桥和一条环城滨海大道。同样地,这也是继任者杜庚最耀眼的政绩工程。

难道安在涛心里暗暗笑了起来,原来如此。看来,这刚刚上任的杜书记有心要借题发挥,拆了前任修建的高架桥啊。

第一卷逆转 第006章初显

想了想,安在涛笑道,“张主任,要不让我试试”

张纲皱了皱眉,迟疑道,“小安,你行吗”

安在涛虽然是名牌大学的新闻系高材生,但新闻报道这东西,没有实践是很难出好稿子的。老记者弄出的稿子,上头都不满意,何况是这么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

不过,知道安在涛是黄总编安排进来的人,张纲也不愿意太过让他难堪,勉强笑了笑,“也好,你就试一试,我也去抓紧再去改一改,市委办还催着呢,哎,真是要命啊”

安在涛呵呵笑了笑,拿着马晓丽的稿子坐在了她的电脑跟前。略一沉吟,他首先将“市委书记杜庚视察高架桥车祸现场”的原标题,改为“杜庚亲临高架桥车祸现场调研”,然后又加了一个新闻导语“车祸频发、交通拥堵严重,高架桥问题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接下来的新闻主体部分就很容易写了。安在涛将马晓丽原本一笔带过的车祸发生的深层次原因高架桥路面狭窄,进行了大篇幅的渲染性“阐述”,在简单肯定了高架桥曾经的历史作用之后,笔锋一转“随着城市交通结构的变化,高架桥日益成为导致我市交通拥堵和危害公共安全的血栓”

不到半个小时的功夫,一则重写的新闻报道便出现在张纲的案头。张纲扫了一眼,有些惊讶地扫了安在涛一眼,即为他的文笔和对于新闻报道超强的驾驭能力感到吃惊,又为他的观点感到意外。

这则署名为滨海晨报“实习记者安在涛”的新闻被传真到市委办之后,也就是十分钟之后,那边就传过来同意签发的原件传真。传真上,有市委书记杜庚红笔写下的四个大字:同意,已阅。

这些,安在涛并不知道。弄完这个稿子,作为一个并没有正式上岗的实习记者,他结束了第一天的工作,步行回了家。

回到家,已经是十点多钟了。他的母亲安雅芝听见门响,便从客厅冲了过来,见他安然无恙地进门,这才松了口气,不满地嗔道,“小涛,你怎么这么晚才回家现在晚上街上这么乱,妈都担心死了。”

“妈,我没事,我今天不是去了滨海晨报嘛,黄总编让我即刻开始实习,顶多过了这个月,我就可以转正当一个正式的记者了。”安在涛笑嘻嘻地走过去习惯性地拉起安雅芝的胳膊,仍然像小孩子一般撒娇式地拽了拽。

母子相依为命这么多年,感情好得不能再好。虽然已经20出头大学毕业,但在母亲面前,安在涛还是不自觉地保留着幼时的“不良习惯”。

安雅芝叹了口气,“小涛,做记者又苦又累,哪如进机关好呀,旱涝保收金饭碗,要是混好了还能弄个一官半职的哎都怪妈没本事,妈”

安在涛听着母亲轻柔的自怨自艾声,情不自禁地抬头望着母亲风韵犹存的脸上,眼角周围泛起的浓密的鱼尾纹,心头突地一颤。

他蓦然想起今天是1998年7月13日,而一周之后,又正是他母亲安雅芝的忌日。他的母亲正是98年去世的呀前世,母亲出门为他跑关系,但一连两天都没有回家,突然失踪,而就在7月20日,有人从海滩上发现了安雅芝的尸体。事后,他才安雅芝的卧室里找到了她写在7月19日下午的遗书。

20多年相依为命的母子深情,20多年母亲单独养育自己的含辛茹苦,前世闻听母亲死讯后自己那撕心裂肺的痛楚,都一起搅动起来。安在涛的肩头猛然抖动着,他霍然一个转身,紧紧将安雅芝抱紧,眼圈一红,泪流满面。

“不,我一定不会让悲剧重演。”安在涛咬紧了牙关。

“小涛,你咋了这是是不是在外边受委屈了”安雅芝有些不知所措,轻轻抚摸着儿子的后背。

“妈,你答应我,这半个月你哪里都别去,留在家里,让儿子好好陪着你好吗”

“你这孩子,说话怪怪地”

“妈,我觉得做个记者也挺好的,我学的是新闻专业,学以致用多好呀。妈,儿子大了,你就别再为我操心了。”

安雅芝笑了笑,似是也不愿意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岔开话去,“对了,小涛,你今天去晓雪家里了吧她爸妈怎么说来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